學前教育教學法課程實踐探索
時間:2022-07-18 03:30:00
導語:學前教育教學法課程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2018年11月7日)明確提出:大力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強調完善教師培養體系,學前教育專業教育要創新培養模式,優化培養課程體系,加強兒童發展、幼兒園保育教育實踐類課程建設,提高培養專業化水平[1]。近年來,對畢業生的回訪及分析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發現原有的課程設置已不能適應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現了嚴重脫節。這說明僅強調基礎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的傳統專業課程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素質教育以培養實踐能力為主的需求。根據201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幼兒園結合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是學前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專業理論課程基礎上,提高領域教學法課程的教學效果就成為了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重點。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領域教學法課程大多受課時、班容量限制,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很難給予學生充分的技能訓練保證,因此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關注“翻轉課堂”并廣泛應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是五大領域教學法課程之一,它滲透到學前教育的每個領域,語言教育的組織實施方法可以對學前教育專業其他領域教學法課程提供借鑒參考,因此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進行研究,將對整個專業課程的改革,特別是領域教學法課程的提高有著很強的指導性意義。鑒于已有大量學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其特征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比較成熟的觀點,筆者對此問題不再贅述。本文主要以“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為例,闡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符合學前教育專業領域教學法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與具體流程。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2.1“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屬于專業必修課程,本課程隸屬于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法課程中,是專門研究學前兒童語言發展及其教育的應用性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設計與實施語言教育活動的實踐能力[2]。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們普遍采用“教師理論講授——觀看教學視頻——模擬教學實訓———教師點評”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多為接受性學習,缺乏主動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無法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其參差不齊的接受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生獨立根據主題設計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能力較弱。加之教師的講授占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不能保證充分的模擬教學實訓,導致學生實踐教學效果不佳。因此,迫切需要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語言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實踐能力。2.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2.2.1“翻轉”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翻轉課堂的實踐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習活動不是在外界的壓力和要求下進行的,而是一個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遇到困難會積極思考,主動與同伴交流。在“幼兒園語言教育”課程中,有些簡單的知識點,學生通過自學就能完全掌握了。在課堂中需要小組討論、教師講解的部分,都是學生有疑問需要解答的內容,在問題導向的學習驅動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這一點是傳統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2.2.2“翻轉”實現了教師身份的轉變,具有很強的示范性。《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3]。而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在于教師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主動走下講臺,與學生“平起平坐”地互動學習,與每一位學生進行交流,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對學生在設計與指導幼兒園活動時,對自身角色的把握有很強的示范作用。2.2.3“翻轉”保證學生模擬教學實訓的時間。翻轉課堂將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講授內容和觀看教學視頻的環節,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將原本大量占用課堂教學時間的理論講解、資料分析時間轉移到了課下,能夠節約大量課堂講授時間,為學生技能訓練提供時間保證,顯著地提高了學生獨立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實踐能力。因此相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加適用于領域教學法課程。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把結構化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任務或真實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來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4]。要保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關鍵在于課前學習內容的設計、課堂教學環節的實施和課后學習效果的反饋評價。借鑒眾多學者的觀點,根據“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教學大綱,結合本課程的目標、內容及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出符合本專業領域教學法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3.1課前。3.1.1教師制作匯總相關教學資源,設計學習任務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有效開展的前提是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制作并搜集所有有利于學生自學的相關教學資源。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學習任務單,內容包括:學習的目標、重難點、自學的內容、學習的方法、學習時可以利用的資源以及自學后需要完成的任務。“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以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我校”)為例,我校“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已建成校級精品課程,建立了課程網站,網站中包含了豐富的學習資源。3.1.2學生利用教學資源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反饋課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學生可以通過隴南師專校園網進入精品課程網站,利用網站中的課程資源,圍繞學習任務單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同時通過QQ群、課程微信群交流討論,提前一天向教師反饋自主學習的情況,以及需要答疑解惑的內容,以使教師為課堂交流做好充分準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2課中。3.2.1提問檢測與答疑解惑。按照課前學習任務單要求,為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通過提問,隨機抽查學生回答總結的過程。針對學生的疑惑之處,將重點問題進行匯總、集中講述。3.2.2任務展示與課堂評價。根據任務單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要求學生通過PPT以說課的形式分別匯報自己的活動設計,可以按照“活動名稱、設計的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設計的創新及亮點”這樣的邏輯線路展開匯報。展示后的課堂評價環節按照“自我評價、小組補充、同學評價、教師評價”的步驟進行,教師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修改完善設計方案。3.2.3優秀設計模擬試講與點評。在學生任務展示之后,從中選取2-3個優秀活動設計進行課堂模擬試講,第二次進行“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從自己的實踐中再反思、再總結經驗,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獨立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能力。3.3課后。根據課堂教學的反饋情況,各小組對活動設計進行修改和完善,在實驗幼兒園進行教學實踐,錄制幼兒園教學短視頻上傳微信群,供大家參考學習,分享自己的收獲、感受。一章內容結束后,教師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收集關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的相關信息,對教學的效果做出客觀評價,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與改進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下順應教育信息化浪潮的一次教學變革,能促使我們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反思,有效地解決學前教育專業領域教學法課程教學中面臨的學生積極性不高、實訓時間不足、教學示范性差等問題,明顯提高了教育實踐類課程的教學質量。但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對于“翻轉課堂”中課堂的生成性,需要教師有很強的教學機智,同時對于習慣了講授式教學方式的學生,對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實踐中應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
總之,要充分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巨大優勢,廣大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不斷探索,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教學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Z].2018(11).
[2]王丹丹.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探究———以《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17,1(5):56-57.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7.
[4]宋生濤,楊曉萍.翻轉課堂的基本原理與教學形態[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5(2):98-104.
作者:朱燕 單位: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院
- 上一篇:高等繼續教育課程建設研究
- 下一篇:高中生數學建模能力培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