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電子信息類創新人才培育模式研究與實踐

時間:2022-03-21 11:24:00

導語:小議電子信息類創新人才培育模式研究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電子信息類創新人才培育模式研究與實踐

摘要:以培養電子信息創新人才為目標的教學研究定位于電子信息領域人才培養和創新理論創新方法的成果轉化,明確夯實基礎、強化實踐、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著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理念,在教育教學方法手段等多個方面進行探索,推動創新人才建設。

關鍵詞: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創新教育

一、教改措施

縱觀國內外教學和創新實踐,制約學生學習發展的主要問題有教育模式落后、教學形式單調、教學內容落后、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實踐環節薄弱等。以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創新能力培養,促進教學科研工作,很有必要。為此明確了教改理念和教改目標,。

(一)明確教改理念,激發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明確夯實基礎、強化實踐、教學科研相結合、著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改理念,重視授課形式外其他方式引導學生創造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教研活動,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課堂上精心將每一課題細化,提出若干具體問題,通過類比、分析等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并組織討論。這種教學方式已在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中使用,反應良好。

(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和組織學生參與科技創新和科研工作

教師有目的地把問題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先圍繞此問題進行自主學習,以小組形式展開研討。在此過程中,學生利用和處理信息能力、對問題洞察力及質疑能力得到鍛煉。同時教師給予部分科研補助,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實踐活動如電子設計大賽、科技創新活動、橫向課題等,這也可為大學生就業帶來機遇。

(三)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在實踐中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

通過實訓、參加科研工作等安排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把實踐性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起來,歡迎有創新實踐要求的同學利用課余實踐從事科技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四)建立教學、科研的信息交流網絡平臺

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習遷移。要促進學習遷移,還須搭建一個平臺。這要求師生不僅要達到課堂上互動,還要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進行交流,使學習遷移真正落到實處,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對教師教學和科研活動也有好處。通過一段時間實踐,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二、教改實踐及效果

為確保實踐和創新教學,我們承擔了本科生專業指導導師工作,利用假期等業余時間培訓了十多名骨干學生,在河北省重點學科支持下,開設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良好實驗和創新環境。項目組成員已結合相關科研及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公開選修課,如網絡信息檢索及搜索引擎開發、Linux/Unix企業應用等,廣受好評。

創新型教育培養模式結出碩果。在2010年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網絡信息檢索及搜索引擎系統開發》能為更好開設選修課創造條件;我們已在2009年成功申請計算機軟件登記2項;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獲得了包括2009年電子設計大賽省級優秀獎、2009年挑戰杯大賽省級2等獎、2007年挑戰杯大賽省級1等獎、2005年電子設計大賽省級3等多個獎項。2009、2010年課題組教師指導的學生的畢業設計分獲校、院級優秀畢業設計。

三、結論

本項目將教學與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和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學生日后求職、從事研究工作奠定基礎,同時也改進教師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科研水平。這必將對教學科研、產學研結合等產生積極和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吳寶瑞.高等教育學[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126-189.

[2]潘懋元.新編高等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32-336.

[3]陳文藝,張繼榮.通信工程專業工程技術型人才培養方案探索[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6,11(4):121-123.

[4]李陶深,蘇一丹,宋玲,等.建立適應創新教育的計算機與電子通信類專業的課程體系[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9:1-3.

[5]柳永念.創新教育觀下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8,3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