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有關一堂多媒體課的設想準備和反省
時間:2022-05-05 04:23:00
導語:談有關一堂多媒體課的設想準備和反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多媒體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在當今的教學中如何有效的利用并在課堂上發揮它的最大效用,已成為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通過幾何畫板這個平臺,不斷的嘗試、反思、改進課堂教學的思路和策略,進行了以提高課堂效率為目的的嘗試。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反思
對于新課改,在很大程度上,教師是通過多媒體教學來體現。經過好幾年的實踐與反思,人們不再會簡單的認為只要通過上多媒體課這種更先進的模式就可萬事大吉,而是更加理性的剖析多媒體課的優勢以及隨之而來的不利因素。還有諸如如何將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學手段無縫融合等問題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一、課件的開發與選擇
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由一個困惑數學教師的問題:課件的開發和課件的選擇問題。現階段“教師要不要自己做課件,或選擇什么樣的軟件來開發課件,做怎樣的的課件”的話題在廣大數學教師中引起強烈的關注。實踐證明,學會制作課件對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是大有好處的,廣大教師應積極參與,新大綱指出“要提倡教師自制教具,自己設計教學課件,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課件”融入了教師本人對教材的理解、處理及教學對象的適應,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廣大教師應按照新大綱的要求,學會自己做課件,不可能完全依賴現成的課件。另外,根據教學需要,教師也可以自己利用積件組成新的課件。
要自己做課件就要選擇好的軟件平臺,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由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推薦的“幾何畫板”就是一個很適合中學數學教師制作的課件的軟件平臺。它具有功能強大、操作簡便、容易上手的特點、而且把幾何畫板與Powerpoint結合起來,制作的課件效果會更好。目前,比較適合中學數學教師制作課件的軟件平臺還由張景中院士開發的“Z+Z智能教育平臺”軟件等
二、運用片斷式課件嵌入式教學
目前,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課件制作經歷了從“課件”到“積件”的發展。目前,一些學者從數學教學的實際出發,提出了整課式課件和片斷式課件的觀點。整課式課件可以促使教師更多的思考信息技術在課堂中應用的時機、位置以及課件的數學化等問題,增進課件與數學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的協調、融合。整課式課件是指把整節課的教學內容完全電子化,它把整個課時所要講解的全部知識點都機械的納入課件、而不考慮某些知識點若結合傳統教學手段可能會更方便間接地達成教學目標;片斷式課件僅僅將教學重點、難點納入課件,用來幫助教師講清楚用其他教具難以講清楚的問題,充分發揮了計算機的靜動。抽象具體等之間轉化的優勢。為學生在個別知識點提供充足的思維參與的時間和空間。整課式課件常表現為單純的“演示”知識結論。缺乏靈活性,對課堂突發的事件缺乏應對。通常準備整課式課件要花去教師較多的時間,大大增加了原本沉重的負擔。片斷式課件以其簡單、靈活、有效的特點完全彌補了整課式課件的不足。
三、合理提供形象素材
計算機輔助教學能提供豐富的形象素材,構筑起表象與本質的橋梁,促進學生充分理解高度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實質,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形象思維。但是如果不能把握提供的“度”的問題反而會阻滯數學思維的培養,因為數學表象在思維中多角度多側面的呈現和熟練靈活的運用,對于發展數學形象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教師提供形象素材過度會造成學生過分依賴現成的形象素材,失去尋找和運用數學表象的機會。從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來說,形象素材使市委活動積極化,和形成感性印象,幫助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教師應不失時機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概括,把認知提高到理性階段,如果過度提供形象素材勢必會延緩折椅過渡,阻滯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使學生養成局限于考慮具體材料的習慣,活導致抽象方法的錯誤運用。如何正確處理好數學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辯證關系,對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在新課程標準中“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的“恰當”二字,正是對這一問題的極大關注。基于以上問題應以輔助的內容,時機,程度等方面研究提供的度
四、合理有效的使用策略
1、目的明確,創設情境,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
學生對數學學西的興趣、動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是學生能否學好數學的關鍵。傳統的教學手段,雖然也能出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但于現代教育技術相比,其效果相差甚遠。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螟蟲分的挖掘了數學的潛在美,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使學生在數學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增長知識。例如在運用幾何畫板教三角函數圖像變換規律時,通過課件的動畫模擬。展示了圖像變換隨三個參數而改變的特點,學生有了更加只管的感覺。類似的實踐表明,計算機多媒體的運用,改變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情境,達到了抽象問題具體化,實際問題數學化,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由原來的怕數學。厭惡數學,變成了開始對數學產生興趣,逐漸對自己有信心。
2、提供試驗,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在學校教學中,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都有教學的演示實驗和學生自己動手的實驗,而美聽過有數學實驗。數學課包括幾何被認為就是計算和推理,就是解題訓練。學生一般使從老師那里被動接受知識,結下來的任務就是記憶定理和套用例題。有了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情況有了改觀。數學課同樣能給學生以更多的動手機會,讓他們以研究者的方式學習數學。例如在三角函數y=Asin(x+ф)圖像變換的教學中,可作這樣的活動設計:利用《幾何畫板》與同學共同制作出圖像,通過改變A、ω、ф的值,引導學生共同觀察圖像的變化,再把觀察的結果概括出來,而后進行數學的嚴密思維。從而使學生準確生動的把握了A、ω、ф對圖像的影響。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學試驗,學生可以從數學家的角度對數學知識加以歸納、類比、聯想、猜測和驗證,解決了傳統數學教學中難以做到的、作不好的或做起來繁瑣的內容;利用這種數學實驗,也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并有原來機械的模仿轉向積極主動的思考;利用數學實驗,也能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自我發現,自我探索,并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狀態中,變“聽數學”為“做數學”,用較短的時間獲得較多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控制容量,謹防“機灌”
正是因為多媒體具有強大的直觀顯示功能,使得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大量的教學內容成為可能,當這種可能成為現實時,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沒有學生有效的數學學習,反而帶來了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課堂教學的容量過于飽滿。例如在三角函數y=Asin(x+ф)圖像變換的教學中,如果既要求學生用描點法作出y=2sinx及y=sin2x的圖像,又要求學生通過幾何畫板作出圖形,并據此討論變化的規律,然后改變改變A、ω、ф的值,驗證歸納,并用數學語言準確的描述出來,恐怕一堂課的時間不能充分展開,達不到預期的設想,甚至連例題也只能匆匆帶過。
4、淡化形式,注重實效
計算機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確實有著傳統媒體無法替代的的優勢,擔著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的教學內容都能適用。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它和我們之前所使用過的其他教學工具地位是平等的,它們之間并不能互相替代。如學生通過描點法作出y=2sinx及y=sin2x圖像所獲得的經驗,是完全不能通過看計算機作圖獲得的。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能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切不要片面地追求形式——“教學媒體的高檔化”。
誠然,多媒體手段已經越來越被廣泛的應用,甚至成為公開課的必備手段。人們對這種手段的使用也更加理性。從課堂效果看,它確實有傳統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其遠期效果的研究還未見到資料;學生上過多媒體課后,是否還會自覺或不自覺的用老方法再學一遍,使得教學效果打折扣;多媒體是否從根本上促使學生投入思考;用的久了,新鮮感沒了,是否會漸漸弊大于利,這些課題依然只得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許興夜等.關于計算機輔助中學數學教學的問題及其解決[J].數學教育學報,2003.4
[2]曹建軍.利用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應合理提供形象素材[J].中學數學教學,2003.4
[3]王小東.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體會和思考[J].福建中學數學,2003.10
[4]羅新兵.數學輔助教學:問題與對策[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4.1/2
[5]張桂芳.對片斷式課件輔助數學教學的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5.1/2
- 上一篇:談信息技術復習課中知識結構網絡圖的構造
- 下一篇:透析食品科學中的生態自然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