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策略探討

時間:2022-10-25 10:13:39

導語: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策略探討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評價方式很多,但是目前很多評價大多重視課堂中的內容,對于學生信息學習的整體評價方面表現不足。在信息技術已經得到快速發展,教學課時卻減少的時期,對學生的教學評價知識簡單從課堂教學或者競賽結果著手明顯是不夠充分的,它會限制現代小學校學生的進步。所以結合教學實踐,對目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評價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對策措施,希望能為小學信息教學提供相應依據。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有效評價;策略

一、當前信息教育評價中的不足

1.重視形式,忽略內涵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十分多樣,但是在大量的評價中,很多都只是在進行表面形式的評價,沒有真正內涵,這就讓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在小學信息教育中存在著較多不足。不少老師在課程結束之后,只是讓學生快速完成課后的評價表;很多雖然在課程中進行了組別評價,也在黑板上進行計分,但往往只注重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內涵,讓很多組別沒有得到分數;還有的雖然計分了,但是在課程完成之后并沒有進行反饋,使評價失去了作用,在促進學生競爭和獲取知識進步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

2.重視課堂,忽略課外目前,不少教師在對學生信息、學生成果的評價中只重視學生課程學習的過程,但是學生在課后使用、學習信息教學,或者沉迷于玩游戲等行為卻沒有被結合到相關的評價當中,因為現在很多學生運用計算機的水平已經比家長更高,讓學生在課外計算機學習中的行為沒有人監督管理。很多地區的信息課程只有在特定的年級開課,所以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時長往往會比規定的時長少很多,所以只是課堂中的評價是不充分的。

3.重視當前,忽略發展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大部分都只重視當前課堂學習以及作業的評價,對于學生整個學習階段或者這一學期的評價方面有所缺乏,學生學習了信息技術如何運用到學習新的知識,沒有進行系統完整的評價。

二、建立有效評價的方式

要想使用既有效又便捷的評價方式到小學信息技術的教育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1.使用“積分制度”,完成評價的過程性和累積性積分評價的制度在對學生的管理過程中使用較多,在信息技術的評價中也十分有效。我們可以給每個學生都設定一個信息技術積分表,積分表為橫坐標,學習任務為縱坐標,使用每周統計的方式,來得到獎勵。比如,可以使用不同的印章來當做學生表現出色的表揚,分別評價學生的課內與課外。在每周提前說明獎勵的內容,如果表現出色的學生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勵,每個學生一周最多能得到兩個,一個學期最多的為四十個。2.注重記錄與反饋,提高評價效果在評價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成為主體,主動進行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還能減少教師由于評價工作而多出的任務量。在信息技術的評價過程中,給每個學生制定的積分表要讓小組長在上課之前發給學生,在下課后進行回收,積分表使用個人記錄,互相監督的方式。在課程進行時,有符合標準的,學生可以立刻記錄下來,在課堂中回答正確、學習任務認真完成、有個人想法的表現、團結合作情況良好的教師都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肯定,告訴他們加分以及扣分的情況。這種方式能夠讓教師的評價工作更加認真地進行,貼近學生,養成習慣,而不是只進行表面工作。在課后,要鼓勵學生能夠互相分享與展示自己的學習心得,同時在積分表上進行記錄。同時,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評價能夠真實有效,及時進行反饋,才能讓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及功能。我們可以經過查看學生積分表中的項目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看出學生在哪些方面的優勢與不足,進行針對性教學,監督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這種加強對于學生鼓勵與監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

三、建立有效評價的原則及效果

1.結果呈現與過程努力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

在進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前,教師要用有效的方法將學生帶入到計算機課堂中,因勢利導,充分利用我們周邊發生的生活現象和事件來引導課程的進行,配合生動的語言,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好奇,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產生興趣。認識到計算機貼近生活的一面,然后進行有效評價,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專業學習的樂趣并享受學習的過程,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巧妙把今天的課題和專業知識與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在一起又能夠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大家就會提高興致,再對學生進行引導,圍繞著剛才的話題讓學生辯證,產生濃厚的學習氛圍。

2.知識學習與情感培養相結合,注重與學生的溝通

如及時在作業中寫下鼓勵學生的話。鼓勵學生對課堂大膽提出見解,尊重學生的意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都要正面回答或者進行正確引導。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多支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下和課外活動中也要和學生進行交流,成為學生的朋友,增加老師的個人魅力,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3..個人努力與團隊合作相結合,形成學生的團結與競爭意識在學習競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在游戲競爭結束后,每個學生開始自我評價,并且對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進行互相評價。教師進行合適的點評與總結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需要對競爭失敗的小組進行激勵和指導,對任務中學到的知識點進行加深和歸納。學生在實踐中可以使用這些學到的知識,可以按照自身實際與其他同學一起選擇競爭或者合作,教師要注意在結束后的評價歸納是不能缺少的。

4.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個人素質

傳統的教學觀念是緊抓學生的成績,但這種教學理念是應該被摒棄的。老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目標。小學教學基本都是啟蒙式的,只有在一開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續的學習才會事半功倍。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要將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要表揚那些善于思考,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要對學生的想法表示尊重,要積極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引導,激發他們對于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在完成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后,我們還使用引導學生進行文明小博主的課后任務,讓學生能夠文明使用網絡平臺,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交流,分享關于學習中的趣事。學生在發表、經營自己的博客時,也能夠提高對于計算機的操作水平。使用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課堂中以及課外的教學進行綜合評價,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外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有目標以及相應的監督管理,還能鼓勵學生自己學習使用計算機,讓信息技術教學的積極影響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作者:張曉策 單位:重慶市萬州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苗志鵬.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袁魯禹.探究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評價策略[J].教師,2015(11):62.

[3]安琦.基于加涅學習理論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研究[D].云南大學,2015.

[4]陳欽鯉.新課標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和評價[D].遼寧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