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說明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21 08:39:00
導語:網絡技術說明文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說明文教學一向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此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這也就為語文課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的特點與說明文文本之間存在很多相關點。本文通過對多媒體及網絡環境下的《死海不死》的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旨在思考多媒體及網絡技術介入語文教學(說明文教學)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探討多媒體及網絡技術運用于說明文教學的新模式。
主題詞:多媒體及網絡技術說明文教學合作學習
一、問題的提出: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推動著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茖W技術越來越多的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很多時候,舊有的觀念還沒有更新,就已經開始使用新的技術了。但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卻擺脫不了舊有思想的束縛,結果是極大的限制了新技術的使用效率,甚至使一些人產生了排斥的思想。
新技術的出現,也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機會,也帶來新的挑戰。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環境下發展語文教育教學的新思想,拓展語文教育教學的新的空間,是這個時代語文教師面臨的新的問題。傳統的說明文教學因其固有的弊端,教學效果始終不能令人滿意,
二、關于多媒體及網絡技術與說明文教學關系的思考
1.目前,傳統說明文教學的弊端很明顯:內容陳舊、枯燥,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反映出對說明文教學單元的反感。說明文的內容簡單,注重科學性,少有趣味性,遠不如其他文體那樣豐富多彩。加上教學手段非常落后,平時的教學最多看一看錄像,而那些錄像的內容和質量都跟不上時代。這些都造成了說明文教學效果一直不盡人意的現狀。
2.針對這種現狀,近幾年來很多老師為改變這一現狀做出很多嘗試。其中之一就是運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為語文課堂注入新鮮血液。在課堂實踐中,多媒體及網絡技術有明顯的優勢:直觀性強,形象生動,網絡信息量大,資源豐富,能夠為學生提供很多與教學內容直接相關的資料。有一些問題只從文字上理解是十分困難的,多媒體及網絡技術能夠將難點轉化為形象,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網絡的大信息量能有效拓寬學生視野,同時培養學生對信息加工整合的能力。
3.社會發展帶來的新的要求:我們可以預見到,隨著現代網絡的發展,將來的閱讀決不會只是對傳統文本的閱讀,還將包括在網絡概念上的,以超級鏈結勾連的,以閱讀者的隨機閱讀選擇為線索的超文本的閱讀。簡單一點說,將來的超文本閱讀是不具有固定性的結構和文字及其它信息的。如同一百個人眼中,會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所有人的選擇都不固定,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單一作品了。并且,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對有效信息的整理和搜集也是一項重要機能。這當然不是簡單的搜索,還有對已經掌握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分類,歸納,概括,并形成自己的詮釋。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在給學生帶來圖文并茂、聲像并舉的數字化信息的同時,也引出了一些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人類開始全面的動員感官與身心,回應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的沖擊--信息的豐富形式得到了恢復,傳統的書寫文化的統治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最集中體現書寫文化特點的語文課,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在運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的同時,能夠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且進一步發展。
三、在這種認識下的實踐活動
1.《死海不死》的教學設計:附件:《死海不死》教案(見后)
教案已經能較清晰的展現我的教學思路,以及其中使用的一些技術手段。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我還需要重申。
(1)首先,我想突破課文的內容的限制,鑒于說明文的簡單,我必須給與學生很多新的東西,增加課堂容量,以全新的資料給學生以思維的沖擊。所以,我的課件中有很多非課本內的內容。而且形式很多,有圖片,有文本,有網頁。
(2)為了充分表現媒體技術的優越性,我盡可能的把所有內容都做成了帶有圖片的幻燈片。給學生以視覺的沖擊。比如,我把死海的成因,死海的特征用圖片的形式展出。這遠比文字要吸引人的多。而且從現實狀況來看,老師和學生都沒有這樣的感性認識,可以想象當我的圖片展出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是多么的集中!
(3)處理本課說明對象的特征時,我注重引導學生,不只是了解特征是什么,不只是簡單的記憶結論,還要能跳出課文,以其他形式的信息為基礎,充分調動主動性,深入的了解特征的形成。同時,培養學生對多種信息的整理,比較,觀察,并自己總結出合理結論的能力。
(4)最后,給學生提出的課題,是對課文內容的突破。同時,也力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學生在對資料的整理后,以恰當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研究結論。培養它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5)突出合作學習,始終注意發動學生之間的討論,鼓勵求異思維,共同解決問題。
2.課后小結:
(1)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由于各種資料的納入,學生開拓了視野,獲得了更多的知識。
(2)在對問題的研討中,學生利用資料,相互合作,運用各種學科的知識,很好的解決了問題。培養了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3)多媒體的介入增強了生動性和形象性。網絡資源使課堂的容量增大,課外知識的補充使學習不再局限于語文學科。
(4)在看到種種優勢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①在課堂中,幻燈片代替了老師的一部分引導和提問,但沒有很好的融入整個教學中,使得教學過程不能行云流水的順暢進行。
②運用圖像和幻燈使學生的想象力受到抑制,原來單純接受文字,現在單純接受圖像。圖像的出現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的展開。
③過分強調了技術的重要性,整個課堂充斥了技術的要素,反而使語文學科的特點不能很好的貫徹。
④吸收其他學科的內容沖淡了語文學習的特點。
四、嘗試帶來的思考:
1、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運用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說,說明文的閱讀沒有文字和知識理解的障礙,可是,這也造成了學生的厭煩。解決問題的一個途徑就是使語文教學在課堂上就能帶著學生足不出戶便可以"走向世界"。同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其他學科的知識引入語文課堂,豐富語文課堂的內容。語文不是一個封閉的領域,我們也必須要能有打破學科界限的勇氣,樹立大語文觀。
2、技術運用可以為語文教學的發展提供新思路,新空間。這一節課上,我只是利用了網絡的資源,可是,我并沒有真正讓學生走入網絡的世界。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INTERNET環境下,實現真正的學生自主的學習,那么,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條改變語文目前的尷尬境地的途徑。
3、在了解新技術優勢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技術并不是萬能的。多媒體及網絡技術介入語文教學也應注意一些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新技術運用的前提不是會不會使用,而是在于你是否已經具備了教育的新觀念。沒有觀念的指導,技術也只能是嘩眾取寵的工具。變"人灌"為"電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培養學生素質的問題。同時也要意識到,技術只能是一種手段,而不是語文教學的“救世主”。在教學過程中,決不能為了實用技術而使用技術,更不能因此放棄了語文學科的特性。
附件:
《死海不死》教案
教學設想:
利用網絡資源,利用學校的硬件優勢,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說明文的教學中去,改變傳統說明文教學模式,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教學中注意以課本為基礎但不拘泥于課本。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文的基本能力。
教學目的:
1、掌握本課的說明對象的特征。
2、理解文章內容,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3、培養學生收集多種信息,并選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通過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內容,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2、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學環境:
網絡教室,局域網,top2000教學控制系統,office2000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幻燈片powerpoint"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學到更多的知識,只是從書里學是不夠的。還要遠行萬里,增廣見聞。借助于現代技術,我們足不出戶也可以獲取許多我們想知道的知識信息。今天,我們要學習《死海不死》這篇說明文。[播放幻燈片]
死海位于西亞的約旦。我們今天的旅行就從約旦開始吧。
[播放幻燈片約旦簡介]
(幻燈片內容講解:我們從四個方面來了解約旦。首先我們可以看到,約旦位于亞洲西部,東非大裂谷延伸到這里,造就了世界上最低的地方--死海。約旦既有傳統的歷史遺跡,也有現代化的建筑。是個優雅美麗的古城。約旦婦女的裝飾讓我們領略了異國風情。約旦的物產還是很豐富的。但是這里的氣候還是比較惡劣的。國土中荒漠的面積相當大,這些都與死海的形成有密切的關系。)
二、學習課文:
(一)
1、提問: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請思考死海"問什么會叫"死海"呢?能否從書中找到答案?
2、為什么死海中沒有生物呢?真是因為上帝的懲罰嗎?
3、學生回答
4、[播放幻燈片:生物細胞的滲出實驗]目的:從生物學的角度了解死海的名稱的由來。
(二)
1、提問:既然叫"死海",為什么說"死海不死"?
2、學生回答
3、[播放錄像:關于死海浮力現象的實驗]
4、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內容,掌握課文中的重點。
(三)
1、死海的浮力到底有多大?人真的能浮在水面上嗎?
2、[播放幻燈片:在死海中遨游]
3、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在死海最不需要的職業恐怕就是游泳教練了。那么,為什么死海的浮力超乎尋常呢?
4、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死海的本質特征--含鹽量高,浮力大。
(三)
1、為什么會在這里形成這樣一個奇特的內陸湖泊?這里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請同學們瀏覽關于死海的資料,聯系課文里的內容。歸納死海的成因。想想死海的未來會怎樣?
2、學生瀏覽各項資料,討論回答。
教師設計:引導學生不僅要關注課文的內容,也應該能從別的資料中找到相應的證據。如:關于死海的成因可以從死海的衛星圖像中看到死海周圍的狀況。關于死海的未來不要過早下結論,"一些圖像和網頁的內容可以給我們新的信息"。
3、死海有這些特點,你會利用死海做什么?
要求:集體討論寫出提綱,利用所有資料,做到言之有理,富于創新。
4、學生討論回答,總結發言。
(四)
教師總結,結課。
今天我們通過網絡和多媒體是同學們更加生動形象的了解死海。實際上,只要你在鍵盤上輕輕一點,互聯網就可以讓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讓你了解你想知道的知識。未來的學習會更加豐富多彩。將來的說明文不會僅僅只有一段一段的文字,而是圖文并茂的,甚至還會有錄像、聲音穿插其中,你們要學會更多的手段寫這樣的嶄新的說明文。
(五)布置作業:我們已經遍覽了死海的風光,也探討了很多關于死海的話題?,F在,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方面,寫一篇關于死海的文章。
- 上一篇:工委副書記素質與黨建調研報告
- 下一篇:直機關黨工委的調研報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