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自主讀書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3 09:51:00

導語:學生的自主讀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的自主讀書研究論文

【摘要】新課程中的亮點之一是自主學習,自能讀書是它的最好體現。自能讀書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功能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推動學生的積極思維,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關鍵詞】自主;多讀;主體;主導;實踐Theindependencewhichdiscussastudentstudy

LiuXian-bo

【Abstract】Newcourseinofalittlebitbrightonisanindependencestudy,fromabilitystudyisitofhadbetterbodynow.Fromtheabilitystudytowantfullbodynowteacherofpredominancefunctionandthestudent''''scorpusfunction,thuspushstudentofaggressivethinking,successfullycompletionstudymission.

【Keywords】Independence;Muchread;Corpus;Predominance;Practice

自主讀書,指的是學生“不待老師講”、“達到不需要教”的讀書活動。從閱讀教學的本質和宗旨方面看,自主讀書是指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相機啟導下,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以讀促思,自能通解,積極主動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并獲得語言文字綜合訓練的閱讀實踐活動。

“自主讀書”能夠真正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更好地體現教師的“主導”功能,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在閱讀教學中,面面俱到的講解、沒有思考價值的連環設問、少數尖子生“壟斷”課堂、表面上的氣氛活躍,造成了閱讀教學的少慢差費,事倍功半。自主讀書改變了課堂教學結構,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職能,激活了學生的內在動因,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的教學變繁瑣的“講”和“問”為適時的“啟”和“導”,變牽著學生走為服務于學生的學;學生的閱讀變被動的“聽”和“答”為主動的“讀”和“思”,變少數學生發言表演為人人自覺參與自主學習。這樣的閱讀教學,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何訓練學生自主讀書呢?

1.要給學生讀的時間和思的空間訓練自主讀書,首先要解決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問題。統得過死,教得過細,求穩怕亂是無法訓練到位的。因此,課堂上,教師要毫不吝嗇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敢于留給學生較為充裕的自學時間。

一般來講,一節閱讀課的教學,學生自由讀書和獨立思考的時間應在1/2-2/3之間。這1/2-2/3的時間(不宜一次性集中)應該完全由學生來自己支配,包括確定讀書形式,進行圈點色畫、攻克理解難點、向老師和同學質疑等等。

當然,強調學生自能閱讀并不是讓教師撒手不管,任其自然。無論什么時候,學生的學都不能離開教師的導,如自讀前明示讀的要求,自讀中把握讀的動態,自讀后檢查讀的效果。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自學過程中學習態度和學習紀律的掌握及調控,以免少數學生“濫竽充數”混時間。

2.要讓學生跳著摘下果子如前所述,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這是訓練學生自主讀書的核心。教師要在訓練學生的“能”(包括學習潛能)上下功夫,花氣力。由于學生閱讀水平的差異和課文難異程度的不同,學生每學習一篇課文,在閱讀理解方面總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教師要訓練每一個學生都跳著摘下果子,一是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盡量自己弄通弄懂,二是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三是不要急于給出現成答案,要善于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提示,善于引發學生的思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跳”得勤一點、高一點,要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頓悟”的喜悅。

3.要注重學法指導自能讀書強調以自學為主,這樣,學法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將閱讀過程中如何操作的有關知識和實現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關技巧教給學生,使學生對于閱讀理解的操作過程做到心中有數。

教師還要訓練學生在掌握關鍵性操作要領的基礎上,講究操作的靈活性,使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文章選用不同的學法,主動地把握理解的契同。學法指導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講究科學注重滲透,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巧妙地滲透學法,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同時自然領悟并牢固掌握。

4.要善于溝通學路在學生自能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準確把握并及時溝通學生的學路,讓學生之間產生閱讀理解的“互感”。如在檢查閱讀效果時,當學生對某一個閱讀問題作出解答后,教師可以進一步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能談談你是怎么理解的嗎?”)這類追問能夠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維過程,不僅便于教師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路,及時反饋信息,調整教路,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其他同學從發言者的解答中受到啟示,得到裨益,使更多的學生“豁然開朗”,從而學到閱讀分析的正確思維方法。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之下,老師能一如既往地引導學生養成一種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的習慣,這將能使學生不斷提升閱讀能力,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