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學能力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養成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5 04:40:00
導語:學生自學能力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養成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從“學會”到“會學”,無論是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角度看,還是從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激發興趣,誘發學生自覺學習的情感1.設疑激趣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時,我特別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要求學生必須邊讀邊想,學會質疑,并能主動解決。
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在學生讀完課題之后,我設疑:“從課題中,你發現了什么?”“這是誰說的話?為什么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這樣設疑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再如:在教學《凡卡》一文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一走進教室,我就揮著手中的一封信說:“同學們,這是一個9歲的俄國男孩寫給他爺爺的信,這封信中寫了些什么?他爺爺究竟有沒有收到這封信呢?你們想了解這些情況嗎?”學生們的眼睛一下子盯住了我手中的信。在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后,我就從這封信入手開始進行教學,結果整堂課師生配合默契,教學效果良好。
2.情境引趣對于一些寫景寫物或抒情的課文,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情境中,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如《長城》、《我愛故鄉的楊梅》、《桂林山水》等文章,要么意境深遠,要么感情強烈。在教學時,呈現出來的形式,通過播放配樂課文、錄音或圖片展示,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再如:在教學作文課《春天》
時,我首先帶領學生進行了一次春游活動,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春天的景物,然后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最后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春天景色記述下來。在整個活動中,學生興趣盎然,真正體會到了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際的真理,充分調動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給方法,強化學生自覺學習的技能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地把“鑰匙”———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
例如:在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時,首先抓住作者為什么愛故鄉的楊梅,其次品讀楊梅的形狀、顏色,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還可拓展思維,讓學生按此方法介紹自己家鄉的一種事物,學生積極性高,不僅讀懂了課文內容,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方法并且學會了應用。看圖學文《長城》的教學,我首先讓學生搜集有關長城的民間傳說,查尋長城的歷史發展資料,搜集不同角度反映長城的圖片,頌揚長城的詩詞文章,讓學生在自學中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感受長城建筑的雄偉,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之后再指導學生看圖,弄清觀察點,理解照片的主體和背景,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長城的遠景和近景圖。公務員之家
學生學習課文,一邊閱讀一邊想象古代人民的勞動場面,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注重質疑,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要巧用矛盾,激發學生質疑興趣。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能調動其積極性,打開其思維,積極進行探究,不斷提出疑難問題。
在學《狐貍和烏鴉》一文時,我采用的是以圖質疑(文中的插圖以簡筆畫的形式出示),學生看到剛從洞中鉆出的狡猾的狐貍和嘴里叼肉的烏鴉,興趣盎然,提出了一系列有關課文內容的問題:狐貍對烏鴉說了什么?烏鴉會怎樣想?狐貍吃到肉了嗎?如果狐貍吃到肉,烏鴉失去肉,那它們各自又會怎么想?由于學生抓住了課文內容,我就放手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讀課文,去尋求答案,很快就弄清了課文主要內容,并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四、關注差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新課程指引下的語文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自主意識、積極態度、合作方式、探究精神。例如:在教學古詩《春夜喜雨》時,在引導學生理解古詩意境這一環節中打破以往的教學方式:喜歡朗誦的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喜歡音樂的同學,自己給古詩配上合適的音樂后朗讀,也可以自己拿樂器伴奏朗讀,讓他們在音樂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古詩;喜歡畫畫的同學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把古詩的內容畫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樣,學生就能在不同的區域中發揮自己的智能,發展自己的個性,同時也輕松愉快地理解古詩的意境。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讓學生增強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四、持之以恒,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任何習慣的形成,都必須經過持久的強化訓練。
教師堅持引導學生在語文園地里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做到習慣成自然,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中、課下認真讀書,能搜集有關資料,善于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主動收聽廣播等習慣,并貫穿于每一節課。在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時,學生收集到“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要是野外迷了路,還可以讓天然的指南針———大樹的年輪來幫忙,還可靠積雪;學習《狼和小羊》一文時,學生抓住狼和小羊的對話,反復感悟朗讀,不知不覺就運用了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從而體會出小羊的溫和及狼的兇惡、狡猾。
自學能力的培養與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創造機會,運用多種方法,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為學生服務,才能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艷。
- 上一篇:工商行政規范化服務研究論文
- 下一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移送違法案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