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發言興趣探析
時間:2022-01-16 03:59:00
導語:小學語文課堂發言興趣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滿足學生愛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和基礎,是推進學生學好語文課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學習興趣;興趣激發;語文課堂教學;發言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生學習的最積極的因素,是學生學好語文課的入門向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發言興趣?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課的開場白即導語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本節課效果的好壞。良好的導語像樂章的前奏、戲劇的序幕,令學生心馳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學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讓學生啟開思維的大門,點燃智慧的火炬……教師或激情演說,或引用詩文佳句,或講動人的故事,或巧設懸念質疑激趣,或溫故知新,或常識介紹,或學法指導,或激發想象聯想,或展示精美的圖片,或播放動人的音樂等等導入,先聲奪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緊緊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出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整節課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激起學生的興趣
創設情境,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這是上好課的第一步。
1.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的角色便是調動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助者。例如《翠鳥》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寫翠鳥行動的敏捷,這一段學生較難理解。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從哪些地方看論文出翠鳥行動的敏捷?”學生很快找出“難以逃脫”、“銳利”、“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等詞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葦桿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這樣的關鍵句子。此時,通過演示翠鳥釣魚的情景,使學生如身臨其境,看到翠鳥活了、飛了,動作是那么敏捷。教師順勢提問:“葦桿的搖晃和水波的蕩漾持續的時間長嗎?翠鳥到哪里去了?”學生茅塞頓開,理解了句子的含義。再反復朗讀課文,品味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精煉。
2.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教師必須相信學生有潛在的嘗試能力,對學生的探索活動要充滿信心,循循善誘。創設師生心理相容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師長,也是最可親近、可以與之交心的朋友。一般情況下,上課半小時以后一些學生因為端坐時間較長,感覺不太舒服,導致精力的分散和課堂效率的下滑。有經驗的語文教師會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站起來模仿一個動作,齊誦一句口號,分組朗讀一組對話等。在課堂上,我發現坐在最前面一個學生似乎有點不耐煩,就急中生智地請他上臺表演了一個節目:課文中描寫老鷹飛翔的一連串動作。我配音朗讀,他依次表演,學生的精彩表演贏得聽課師生的熱烈掌聲。一個隨意的安排,竟成為一個亮點!
三、課堂上開展各種學習競賽,有效地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兒童好勝心強,樂于表現自己,課堂上適當組織一些競賽,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識字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進多種學習競賽,增強競爭意識,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增添學習語文的樂趣。
四、從作文入手,培養學生愛寫作,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作文比賽,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哪怕一點點的成功,及時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鼓勵,增強他們的滿足感,培養他們的作文興趣。如“看誰的作文開頭最吸引人”、“誰的作文結尾最能給人以懸念”、“誰的過渡句用得好”、“誰想象得最合理、最豐富”、“誰的描寫最精彩”……這些比賽的形式很容易讓學生接受,能不斷激發學生向更好的方面發展。批改中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其閃光點,指出其“不同凡響”之處,更能起到鼓勵引導的作用。例如:班中在位學生寫《記一次勞動》,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學在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干得熱火朝天,任務提前完成。但文章內容“言之無物”。對這們的文章如果讓他重寫,那就會打擊他的積極性,使他的寫作興趣喪失殆盡。于是,我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長處:語句通順,選材較好,中心明確,同時又指出他的不足,并啟發他努力回想一下當時勞動的情景:大家是怎樣干的?勞動最好的同學是誰?他是怎樣干的?再告訴他文章應該怎樣言之有物,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結果這位同學沒過多久就寫出了一篇好文章。從此,寫作成了這位同學的一大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才能使語文成為孩子們的最愛。
- 上一篇:商業公司全年工作要點
- 下一篇:小學數學教學發言評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