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
時間:2022-04-08 03:47:28
導語:小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創新問題顯得越發重要。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成為了教育發展領域的新一個目標。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實踐中究竟該如何得到培養和發展,這一問題顯得至關重要。本文就在小學生的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提出了幾個方法。
關鍵詞:創新意識;小學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的研發,我國教育事業需要不停的進步,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教育中小學教育究竟該如何培養學生已然成為了教育界的關注點。創新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基礎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日后的發展做鋪墊。少年強則中國強,只有發展國家的教育問題,才能為國家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1教師團隊富有創新意識
基礎教育期間,老師是學生的領路人,一個老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世界的認識,影響到學生未來發展的走向。因此,教師團隊需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才能給小學生們引領一條正確的道路。老師往往是一個孩子的發展目標,老師在學生們心目中的形象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個教師并不具備創新意識,又該如何培養學生,恰如無源之水。因此教師需要有良好的創新意識,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改革體制,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能力。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僅是文化的繼承者,還是文化的傳播者,文化的啟蒙者。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會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恰當的肯定,維護孩子們心中對于創新的追求與探索。即便是這一想法看似不符合常理,也要給予維護,畢竟每一項新的創造都是從不符合常理這一道路走來的。
2改變教學理念,培養開放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避免以往的教學模式,死講課本,單一枯燥。應該提倡開放式教學,給學生提供開放式教學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自己的邏輯思維,積極運用大腦,而不是單一的局限在課本的范圍內。將課本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發揮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多多提出聯系實際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培養學生解決困難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應用題時教師可以發散給同學們,比如一共有100元錢去買文具,鉛筆的單價為2元,本子的單價為3元錢,鋼筆的單價是5元錢,問要求100元全部買文具會有多少種買法。其中每一種文具的數目不得低于五種,讓大家發散性解決實際問題。提倡師生平等,平等是當今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準則[1],只有在一個平等的環境下學生才有一個快樂的心態,勇于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大膽對于老師提出疑問甚至是質疑。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掌握動腦技能,真正的開放式教學。例如在語文課上,老師提出向學生提出問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加強學生之間的自主討論
要想辦法克服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懂得自己去動腦思索,或者是合作完成新的任務。老師在每日的教學任務完成之時可以適當布置新的任務,要求學生自行組建團隊,共同解答這一問題,避免了個別學生思維遇到瓶頸的問題,有效的提升了團隊協作意識,與此同時也加強了每一個人在團隊中的貢獻意識,發揮個人所長,積極應對老師提出的任務。眾人拾材火焰高,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各有所長,各司其職,才能讓學生更早的認識到自己的自主性,以及團隊的合作意識。例如在學習椎體體積時,可以通過讓每一個小組對圓錐和圓柱的體積進行測量。實際應用當中可以選取鉛筆進行實驗。對同等長度的鉛筆和削過的鉛筆進行體積測量,分別放入等量的水中。同學們分別負責數據統計和動手操作,比較哪一小組最先完成實驗測量以及結論的分析。當一個問題得以解決時,學生在這次成功中獲得的滿足感和喜悅將使得學生的興趣得到提升。有利于教育事業良性的循環發展。大大提升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做學習的真正主人。
4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
質疑是發展和改變的開始。不迷信權威,善于自己動腦思考是一個學生應該在基礎教育中學習到的能力,在基礎教育中,一個學生最重要的就應該是學習技能的培養,基礎教育中知識畢竟是少數的,只有妥善利用基礎教育期間對于學生的技能培養才是最重要的,這些技能中大膽提出質疑無意識十分重要的。要讓學生明白,質疑是思維的開始,勤問善問是一個良好的開始。那么究竟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成為了需要考慮的問題。教師講授的內容和教材實際上知識學生學習的一個“劇本”[2]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疑,讓學生們進行自主思考,自己尋求解決的方法。教師的善問是為學生樹立了問的榜樣,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善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對于學生的提問給予肯定和鼓勵,為學生大膽質疑提供可能。甚至是能夠發現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這些都是極其值得鼓勵和贊賞的,當一個學生能夠對于老師講課過程中出現的遺漏提出看法時,就證明了學生對權威的質疑性,有了自身的強烈思考能力與意識。不迷信權威的意識應該從小養成,明白權威也是從普通人走來的,也會出錯,沒有什么是一定正確的。要有自己的判斷思維,有自己的意識去選擇正確的事物以及觀點。
5增強戶外課程
在當今社會,電子產品日益發展,學生們的課外活動正在大幅度減少。然而戶外是學生們開拓思維的圣地。學習需要貼近生活[3]因此需要逐步調整學生的中心,增強課外活動與鍛煉,加強體能的訓練,在玩耍中強健身體,在游戲中培養創新能力。游戲中往往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可以培養樂觀的性格,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在學習物體的形狀時,可以帶學生走到室外,讓學生找到不同形狀的應用。比如圓形、三角形、梯形。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感受知識的美妙,感受學習的樂趣。長期在室內學習,首先空氣質量的不新鮮會給學生帶來疲乏感,其次長時間的學習會產生怠惰情緒。勞逸結合本就是新的發展形式,戶外中的發揮的創造力往往高于平時數倍,為培養孩子創造力奠定了基礎。
作者:周光池 單位:重慶市長壽區長壽實驗三小
參考文獻:
[1]潘澤南.形成創新教學課堂氛圍的五大因素[J].課程.教材.教法,2004.2.
[2]張天寶.鼓勵創新: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J].課程.教材.教法,2004.2.
[3]任雁翔.新形勢下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1,06(01):33—39.
- 上一篇:小學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體會
- 下一篇:小學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