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小學教育階段的應用意義
時間:2022-07-28 10:16:55
導語:心理學在小學教育階段的應用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小學生心理問題受到了社會和相關教育部門的廣泛關注。在小學階段進行心理學教育,能夠及時發現小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和障礙,穩定小學生的情緒,并對其加以引導,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對心理學在小學教育階段的應用意義進行闡釋,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分析,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心理學;小學教育階段;應用意義;效果
1引言
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使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普遍受到關注。小學教育也不再局限于基礎知識的學習,逐漸將心理學納入小學教育體系中。但是,由于我國小學教育心理學發展水平有限,大多借鑒西方心理學理論,使得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個體思維之間存在相應的差異,在應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小學教育階段心理學研究力度,實現心理學在小學教育階段的應用,并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
2心理學在小學教育階段的應用意義
小學生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尚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用心理學,能夠及時幫助小學生消除負面情緒和消極心理,及時發現其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礙,并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心理學,能夠掌握學生的心理,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課堂設計,確保學生能夠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進而優化課堂效率,降低教師的日常教學難度和學生的日常學習難度,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同時,心理學在小學教育階段的應用,能夠引導教師及時了解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疏通和引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小學生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小學是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兒童學校教育的起點,這個階段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作為日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注重小學生德智體美同步發展。同時,借助適當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促進小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3心理學在小學教育階段的應用效果分析
(1)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用心理學,提高了課堂質量和課堂效率。教師作為小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參與者和引導者,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社會位置和對小學生的影響。其作為向學生傳播知識的主體,將心理學納入日常教學過程中,把心理學和教育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體特點,選擇小學生能夠接收和認可的教育方式,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夠提升小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的滿意度和認可度[1]。
(2)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用心理學,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小學生更愿意與家長和老師進行溝通。并及時將自己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困擾向老師和家長進行反映,使家長和教師對小學生的心理狀況具有明確的認知,進而對其進行引導。目前,心理學在我國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相對比較缺失,這也是現今兒童問題較為普遍的根源。比如,教師將心理學納入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對心理學知識具有初步的認知后,面對課業和生活中的困擾,更容易去尋求老師或者家長的幫助,有效防止了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
(3)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用心理學,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小學生處于人生和學習的初級階段,對世界的認知比較模糊,心理問題較多。教師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用心理學,能夠通過心理疏導,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心理學知識進行應用,并結合學生的個體特性,加強與他們之間的溝通,能夠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心智不成熟,使小學生在日常學習和交往過程中容易與同伴發生矛盾。教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認識到友誼的真諦和內涵,進而為其構建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習氛圍。
(4)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用心理學知識對小學生進行及時疏導,促進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和發展。小學生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很容易受到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影響。教師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用心理學,能夠讓小學生過早的接觸心理學知識,對家庭關系和學校關系具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積極的與家長或者老師進行溝通,而不是獨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所措。其有利于提高小學教育質量,減少小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問題,使其處于一個良性的成長和學習狀態下[2]。
(5)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用心理學有效培養了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受年齡和心理的限制,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普遍比較薄弱。將心理學作為日常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能夠讓小學生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有效避免來自外部的傷害,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近年來,網絡上普遍出現虐童案、綁架案和小學生性侵案等。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小學教育過程中心理學教育的缺失。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學教育,能夠培養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應變能力,從而使其受到的外部傷害降到最低。
4結語
心理學是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教育部門和教師都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結合小學生的具體特點,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我國心理學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缺失進行彌補。明確心理學在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意義,并不斷借鑒外國的先進教學經驗,創建適合小學生的心理學理論體系,并對其進行普及,最大程度避免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提高小學整體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作者:范淑杰 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城小學
參考文獻:
[1]劉何.我國小學教育心理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J].亞太教育,2015,26:155-156.
[2]丁琳琳,劉振宇.當前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及對策芻議[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06:28-31.
- 上一篇:小學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 下一篇:小學教育專業教師口語課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