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研究
時間:2022-07-27 03:11:32
導語: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努力為學生創造自由、和諧、開放的教學環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促使他們在學習中發展個性,自我創新。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和諧;開放;創新
小學美術教學是學生藝術啟蒙的奠基石,是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關鍵,切實做好小學美術教學極為必要。而構建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以適應當今美育的要求,這種教育思想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原動力。
一、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的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美術教育要實現應有的價值和功能,就有必要對當前的美術教學現狀進行反思,及時了解存在的問題。(一)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素質教育實施美術開放式教學會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學生如能打好美術基礎,對于他們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受益和幫助。美術學習,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審美情趣,增進他們對文化的藝術感悟。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有一部分家長和老師往往急功近利,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文化成績,對于上不上美術課,會不會畫畫則毫不關注,這是現存的比較突出的問題。(二)美術教師綜合素質不足。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教學環境等的影響,雖然小學美術課堂一周兩節課正常開設,但是,美術教師一直都沒有像主課教師一樣受到重視,導致有部分美術教師的教學工作消極怠慢。另一方面,因為缺少正規的學習培訓,加上平時不注重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有部分美術教師缺乏豐富的美術知識與教學經驗。因此,在開展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過程中敷衍懈怠,由于缺乏“開放”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學習興趣不足,阻礙了學生的發展。(三)學生個性差異的影響。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主要精神是:“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展。”教育部制訂的《美術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但在實際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有部分老師對有著個性差異的學生采用“一刀切”教學,不管學生聽得懂、聽不懂,只要完成教學內容,布置學生完成一幅美術作品就行。
二、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的對策分析
(一)對小學美術教學的建議。首先,學校必須重視小學美術教育,多途徑切實提高小學美術教師的工作熱情。其次,要構建具有個性、符合本校特色的開放式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框架,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從已有的美術專業知識出發,循序漸進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藝術素養,定期開展、接受專業的培訓活動,這將會對今后的教學有很大的助力。(二)創設開放、綜合的學習環境。創設開放、綜合的美術學習環境,是以美術課堂為中心,利用各種機會、學習資源,通過各種途徑,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與其他學科融合的綜合性學習環境,使學生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自覺地從學校、家庭、社會、自然汲取豐富的營養。例如我在執教《保護母親河》《自行車局部寫生》等一系列教學內容時,我覺得讓學生在教室里聽課或討論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我帶領學生到校內外去觀察,去了解,去調查,去寫生……通過對這類課程的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同時倍增了對美術學科的喜愛。(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塑造創新人格。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這也是當今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所在。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開放的美術教學要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激發學生創新的思維,啟發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發現問題,在教師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發揮出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說、敢畫。例如:執教一年級《美麗的天空》,老師讓學生畫美麗的天空,不應該固定天空一定是一片藍色再加幾朵潔白的云,而是通過引導并鼓勵學生畫出龍卷風的天空、雷電交加的天空、烏云密布的天空、飄滿精美風箏的天空、晴雨交加的天空、一輪彩虹掛枝頭的天空,大雁往南飛的天空……(四)設計不同層次的教與學。新課程強調的核心理念為關注學生,“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會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與學,設計有差別的美術作業,有效解決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愛好之間的矛盾,抑制學生掌握知識水平兩極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例如人美版《植物寫生》,由于四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線描寫生,而且他們的繪畫能力水平不一,所以在設計作業時進行了分層,一星作業:按照老師所給的植物寫生范作進行臨摹。二星作業:仔細觀察植物的局部,用線描寫生進行寫生,注意線條疏密、虛實的變化。三星作業:仔細觀察植物,用線描寫生的方法表現花和葉高低、錯落、穿插、遮擋等變化以及線條的疏密變化運用。分層的作業設計符合學生個性特點,再加上教學環節的層層遞進,學生們在教學中均有收獲。(五)實施開放性的評價。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言堂”的評價方式占比很大,這種評價模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學生美術學習的實際情況,而且評價缺乏新意,學生并不接受。開放的美術教學具有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除了師評外,還有學生自評、互評以及小組長評價等,評價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如“課堂紀律”“知識掌握”“技能掌握”“欣賞表述”“創新意識”等,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學習過程性評價、學期總結性評價等。記得執教《拼貼添畫》一課,有學生將自己生活照的頭部剪去一半,我當時覺得奇怪,請他說說創意,這名學生起身回答:“我喜歡聰明的我,希望自己腦袋里裝滿奇思妙想……”同桌對他的創意進行點評,“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塑造一個全新的、智慧的、生動的他”。這種開放性教學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的構建,關鍵在于“開放”。開放、和諧的師生關系;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允許個性差異;培養創新意識;實施開放性評價。讓教師們在探究中不斷發現問題,調整教學行為,提高美術教學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使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的建構優質高效。
作者:李彩芬 單位:蘇州市吳江區蘆墟實驗小學
- 上一篇:小學高段美術課堂導入策略研究
- 下一篇:小學版畫教學中板材的選擇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