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融入美術慧學課堂

時間:2022-12-21 10:59:42

導語: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融入美術慧學課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融入美術慧學課堂

摘要:慧學課堂,即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著力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以此為根本展開教學活動。讓創新精神創造能力融入小學美術慧學課堂,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料,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

關鍵詞:陶行知;慧學課堂;創新精神;創造能力

慧學課堂,即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著力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以此為根本展開教學活動。這樣的課堂以學生的生命成長為出發點,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讓知識與能力共生。讓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融入小學美術慧學課堂,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料,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教育開拓者。從陶行知的“創造教育”理論,認識到: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我們認識到: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是為創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礎;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是為學生打開創新思維的源泉;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學習操練。從而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們的課堂效率,讓學生在教學中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達到“慧學”的方法,提升“慧學”的能力。

一、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愛的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的營養。有了適當的營養,才能發生高度的創造力。”師愛以及家長的愛猶如心理發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兒童的心靈發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是創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記得有一次,學生在繪畫創作時,我來回巡視,發現有一位學生在紙上就畫了幾條線,原因是他不知道怎么畫、不會畫。我鼓勵他可以參考老師的范畫來進行臨摹,并且在紙上示范了小部分的繪畫,緊接著耐心地引導,讓他自己作畫,并在一旁不停地鼓勵和表揚,眼看著一張畫就這樣畫好了,他露出了笑容。這時讓他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在畫面中,一步步從臨摹到有自己的創作想法。最后在評價環節時,我特地讓這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樹立起他對繪畫的信心,激發他的學習興趣。經過這次之后,他在美術課上的表現越來越積極,繪畫作品完成得又快又好[1-3]。

二、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

過去的教育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更是強化了“三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用灌輸的方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教科書上的知識,使學生遠離社會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教育是為了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改進,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這就要求教育要從課堂和書本中走出來,去關注社會生活,即關注生活重于關注書本。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知識變活,而且使師生開闊視野,從社會生活中吸取綜合的、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思想和精神力量。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要求教師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的建設、國家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外,我們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展書法小組;校園主持人大賽等。每組織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盡可能好的實效。這些教育實踐,為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創造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會學習才能創造。學習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學習是人主觀的精神活動,要獲取知識,人必須積極地使用并協調自己的感官,發動自己的大腦,并做出主觀的意志努力。可是在我們的傳統教學中,學生只是依樣畫葫蘆,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灌輸花時多,效果差,學生學得苦,求知欲沒有了,創造力也就抑制了。這樣的教學狀況怎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呢?因此,在教學操作上,我們必須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例如在上五年級美術《色彩的純度》一課中,是讓學生了解純度的含義,如果只由老師來講授這些知識,學生肯定會覺得枯燥。所以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顏料等工具,通過一次次小組的實驗和觀察,讓學生自己說出純度的含義,并把改變純度的方法也一并總結了出來。這節課一改以往“我來說學生聽”的課堂模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參與性極高[4-5]。

慧學課堂是“簡約”“靈動”“扎實”的課堂;慧學課堂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堂;慧學課堂是讓學生學會方法,遷移運用,融會貫通的課堂。慧學課堂是愛的教育,是為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礎;慧學課堂是生活教育,是為學生打開創新思維的源泉;慧學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今后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以陶行知先生為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造的教育理念,為培養學生成為“真人”,并具有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參考文獻:

[1]徐巍.用生活燃起學生創作的火花——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J].中華少年,2019(3).

[2]王小桃.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78).

[3]周克林.構建慧學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主角[J].小學教學研究.2015(35)

[4]成曉云.發現生活之美,讓美術課堂綻放別樣精彩——淺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對美術教學的啟示[J].藝術評鑒,2018(12):117-118+97.

[5]萬小青.策略引領.智慧教學[J].江西教育,2018(24).

作者:周蕓 單位:昆山市花橋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