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3 10:02:00

導語:班級管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級管理研究論文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良好的班風、學風是一個班級的形象,班主任要注重正面教育,理解關心、尊重和愛護學生。

【關鍵詞】班級管理尊重關愛"現在的中學生真難管!"經常聽到一些學校領導和老師發出這樣無可奈何的話。作為班主任,我充分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積極性得到發展,我所管理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紀律嚴。如何進行班級管理?我主要從尊重和關愛學生兩方面談談我的做法:

1尊重學生

尊重是一種品格,是對他人人格和價值的充分肯定;尊重是一縷春風,可以化解他人內心的不良情緒;尊重是一種期望,可以激勵他人奮發前進。教育也是一種尊重,尊重和信任學生,是對教師基本品德的要求。

1.1尊重學生的個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并非每個人都能成為學者、作家、演員,并非每個人都能發明火藥,但每個人應當成為自己行業上的能手--此乃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班主任要善于運用教育技巧,在理解、信任、尊重、寬容的基礎上,對于不同性格、不同類型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批評方式,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例如對脾氣暴躁、容易沖動的學生,采用商量式的批評;對于自尊心強、固執己見的學生,多采用循序漸進式的批評;對于依賴性強、試探性心理比較突出的學生,易采用能動式批評。批評時要考慮學生的處境和態度,一時不能接受的,可以轉移話題,緩和氣氛,采取冷處理的方法。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能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育。學生冉求膽小,遇事退縮,孔子有針對性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緊,馬上去做。學生仲由敢做敢當,但不夠穩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囑他凡事要請教父兄后再做。孔子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對后世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1.2尊重學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選舉權。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這樣一句話:記住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因此我在剛接手新班級時,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明確班規的意義。先向學生講述班規與《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不一樣,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靈活性。其次,全體學生參與,讓每個人都成為"立法者",征集"金點子",然后確定班規,使學生覺得這不是老師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對自己約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效性。再者,強調班規面前人人平等,充分發揮班規的作用。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民主參與,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1.3尊重是溝通的橋梁。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于讓學生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我是一個勤奮的腦力勞動者,是祖國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兒女,是一個有著高尚志趣、激情和不斷進取的完美的人"。教育也是一種尊重,尊重和信任學生,是對教師基本品德的要求。對成功的學生給予尊重,表明自己對學生成功的祝賀、贊美和激勵;對失敗的學生給予尊重,表明自己對學生失敗后的安慰、鼓勵和鞭策。教師應該是一名播種者,而尊重就是播種機,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寬厚播種在學生的心田中。

2關愛學生

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的愛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偉大力量","嚴、愛"相結合使教育更生動

2.1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育的前提。每一個學生要想健康、快樂地成長,需要老師的關愛和鼓勵。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理解并信任學生。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習上悉心指導,思想上耐心引導,積極鼓勵。多做過細工作,用父母之心關愛學生。

2.2關心學生,就是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感、健康等方方面面,用愛心溫暖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嚴、愛"相結合使教育更加生動。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學會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愛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總之,渴望被認同、渴望被賞識,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精神需要,被賞識是個人精神生活的陽光、空氣和水分,它體現的是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因此,對于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和頑強的毅力,始終保持"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態度,堅持反復抓、抓反復,常抓不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在變,作為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工作,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沒有永恒的資本,只有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