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兒創造能力在自主活動中的養成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5 05:20:00

導語:大班幼兒創造能力在自主活動中的養成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班幼兒創造能力在自主活動中的養成策略論文

【摘要】大班孩子在自覺性、能動性與創造性方面不斷地得以發展,創造性欲望強烈。本文從如何為大班孩子多創設一些自主性的活動,發展孩子的創造能力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大班幼兒;自主活動;創造能力

實踐研究證明:大班孩子已經能夠提出比較明確的行動目的,各方面的意識特征,如自覺性、能動性與創造性不斷得以發展,最突出的是他們創造性欲望強烈,越來越渴望進行那些能夠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和創造欲望的活動,而且在活動中他們漸漸有了自己為自己做主的強烈愿望。因此教師應為大班孩子多創設一些自主性的活動,發展孩子的創造能力。

一、寬松、自主的生活活動,有利于創造意識的萌發

創造力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需要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知識和經驗來源于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因此,我們應努力為孩子創設寬松、平等、自主的生活環境。我們在自主的生活活動中使孩子擁有更多的動手實踐、動腦思考的機會。抓住幼兒自主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豐富幼兒的印象,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晨間來園時,孩子們自由選擇自己要做的事:照顧自然角的植物和小動物或者整理自己的玩具柜,有的孩子把桌子和椅子排得整整齊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洗手了,讓孩子們自己安排洗手的次序,怎樣才能不擁擠,他們討論、商量,用簡潔圖示的形式,隨時提醒自己應該怎么遵守生活常規。同時制設一些生活上的小障礙,讓孩子學會分析問題。生活中常有各種事情發生,當有問題出現時,不要急于給孩子答案,而要讓孩子去想辦法,這樣會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從而鍛煉孩子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平時幼兒吃的各種各樣的水果、餅干等實物,就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看它像什么;吃蘋果了,孩子們自己動手切,我啟發他們橫切或者豎切,想象有什么不一樣,教師和幼兒一起說,看誰說得多,不斷激發他們的奇思妙想。

又如鍛煉幼兒自主解決生活問題會找不同途徑的能力,問孩子:“皮球掉在大坑里了,怎樣才能拿到皮球呢?”孩子會說“用繩栓住吊著”、“往大坑里加水”等。再如,問孩子:“怎樣才能使滾燙的水快點變涼呢?并且要注意環保哦?!焙⒆訒f“用嘴吹”、“用扇子扇”、“加冷水”、“加冰塊”“放在兩個杯子里換”“放冰箱里”等。幼兒在生活中動手實踐,親自解決問題,在解決這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得到了充分鍛煉,創新意識的火花在這時迸發。

二、豐富、多元的主題活動有助于創造思維的形成

大班幼兒的獨立性、行動目的性逐漸增強,在活動中他們已經有了自主的意識。為此,我們創設了豐富、多元、選擇性強的主題活動,滿足幼兒自主學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創造思維的形成。

在我們開展的《汽車王國》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從家里拿來了很多款式的汽車,我們把這些汽車布置成汽車城,教師只是幼兒活動的參與者,并不對幼兒的游戲多加干涉,孩子們可以隨意的自己玩或找合作的小伙伴一起玩喜歡的汽車。教師在布置主題環境時刻意在周圍放置一些材料,如:方紙轉、小盒子、紅綠燈,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非常自然的開始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他們利用方紙磚搭成馬路,并利用紅綠燈自己創編角色游戲!有的幼兒還利用小盒子作為障礙,考驗自己的“開車技術”。孩子的想象其實是很無意的,他們的創新并不是經過冥思苦想得來的,而往往是在輕松的活動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的,它的價值在于敢想而不在于想到什么。

我們還提供豐富的主題活動材料,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探索、操作是幼兒認識客觀世界的途徑,拼拼擺擺,也包括種植、飼養、科學小發明、小實驗、小制作。幼兒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敲一敲、打一打等操作活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幼兒不斷發現創造的過程。因此,幼兒要想有更多探索操作的機會,就需要教師準備豐富的材料,供幼兒去發現、去創造。

在主題活動《神奇的蛋》的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豐富的材料: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烏雞蛋、綠殼山野雞蛋、苯雞蛋、咸雞蛋/鴨蛋,松花蛋,孩子們通過摸一摸、比一比充分感知了蛋的外部特征。為了能真正讓幼兒充分感知蛋,我們不但讓幼兒從蛋的外表來感知還從蛋的味道上進行了感知。我們準備為幼兒煮蛋,而且準備了很多種調料,還有一些能夠點綴的有顏色的水果和蔬菜。在煮蛋之前,我們請幼兒來說一說蛋的制作方法。幼兒不但說出了蛋的平常的食用方法,還創造出了自己的方法,皓皓說可以做水果雞蛋,拿根小棍,把雞蛋煮熟了,切開把水果放在上面,串起來。想一想可能真的會很好吃。我們煮了很多種蛋,下面就由幼兒自己來制作。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作料,而且還利用那些輔助材料把自己的蛋布置得很漂亮,有的在蛋中間放上一顆小櫻桃,有的在蛋旁邊放上綠色的小蔬菜。然后品嘗、互嘗,有幾名幼兒蛋咸了,于是他們開始想辦法,有的放了點湯,有的放了點糖,有的則又加了一個蛋。這樣一來就不咸了。這品嘗、點綴、添加作料的過程以及運到問題想出各種方法來解決的過程不正是幼兒創造的過程嗎?同時在美工活動中我們開始利用這些蛋進行創造活動。孩子們在各種蛋殼上通過自己的想象進行繪畫,有的畫成各種表情的小娃娃,有的畫上小房子并說這是給蛋寶寶蓋的房子,孩子們的想象千奇百怪。在進行蛋殼粘貼的活動中,我們也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蛋殼,他們除了可以用蛋殼粘貼出自己喜歡的事物而且還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顏色的蛋殼。有了這樣豐富的材料就會給幼兒的想象創造更自由的空間。孩子們粘貼后有的根本看不出什么,但是他們卻能娓娓動聽的給你講述出來。用綠殼蛋粘貼的是草地,藍色的鴨蛋粘貼的是藍天,白色的是小女孩的白裙子;還有糖葫蘆、火車、小雞吃米等等,從他們的講述中你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主題活動中,教師如果為幼兒提供了自由的空間,豐富的材料,并能夠抓住時機適時開展活動加以引導,并尊重他們的探索精神,幼兒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創造表現。創造思維也就會得到健康發展。

三、自主、自由的區角活動有利于創造能力的發揮

創造能力的發揮,是建立在幼兒充分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基礎上的。區角活動注重幼兒生動、活潑、自主地展開學習,啟發幼兒的創新思維。公務員之家

我們在開展區角活動中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想參加活動的區角。這樣幼兒都參與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在活動時也就表現出了較好的堅持性,與同伴的合作、協商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在最初接觸區角活動時,讓幼兒自由選擇,有時也會出現某一區角選擇的人多,現“暴滿”現象,而另一區角都是“冷門”。面對這個問題,我讓幼兒主動積極展開討論—有什么好辦法?孩子們積極思維起來,你一言我一語,最后在區角游戲牌上注上每個區角的人數,這樣一看就知道區角參與的人數,不會出現擁擠的狀況了。對“冷門”的區角,讓孩子討論為什么不受歡迎,大家獻計獻策,提供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充添。在這個環節中孩子的主動創造性得到了很好地發揮。

我們在區角提供開放性的物質材料。供給幼兒足夠的操作材料、教玩具,可促使幼兒在不斷地嘗試中激發創造的火花。我班在材料的準備過程中除了教師自己創作、收集材料外,還動員孩子和家長共同收集多種可再利用廢舊材料。同時注意材料的多功能性,可做到一物多用,能滿足不同幼兒的不同需要。如在藝術坊為幼兒提供大量的紙盒、瓶子、布頭、不干膠紙、紙杯、果殼、吸管、瓶蓋等,幼兒可以用這些在成人眼中毫無用處的廢舊材料做出汽車、房子、花籃、娃娃等玩具。這樣每位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每種材料在每位幼兒手中都有它不同的用處,使孩子們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地發揮。

給予幼兒自主活動的空間。幼兒有自己的天地,有時當他們獨處時,可以無拘無束地做他們想做的事,絲毫不受干擾。如他們在美食區活動中,他們會因為做蛋糕而自發想起辦生日會,還會一起扮演家人一起祝賀。這些本沒在教師區角安排內,但這正是因為給了幼兒活動的空間而表現出的創意。創意每個人都有,倘使加以發掘,創意可能被壓抑甚至消失。區角活動則是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

在區角活動區時教師可與幼兒共同商討,讓幼兒參與區角的環境布置,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多用啟發性語言、思考性的問題,這將會誘發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刺激幼兒思考、分析及創新欲望。在藝術坊,孩子們用硬紙板做面具。施雯小朋友拿了一個較硬的紙盒,想用剪刀在上面挖個洞,反復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此時,她已表現出焦慮的心情,這時我走過去提醒她用什么工具可以挖洞洞??梢?,幼兒在活動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在他自身能力范圍內所不能解決的事情,此時就需要教師及時地指導、幫助,進行點撥,而不是急于提供給幼兒答案。教師肯定、鼓勵的語言,都能給幼兒信心,是幼兒創造的源泉,可使幼兒在失敗時感到安慰,并引導他們進行多種選擇和多重玩法,也可以提供替代物的選擇和建議,這樣可以使幼兒增加許多辦法,創造性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