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教育及氣質培養綜述

時間:2022-04-15 10:02:00

導語:幼兒心理教育及氣質培養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心理教育及氣質培養綜述

幼兒心理教育氣質培養是當前幼兒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學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征與學齡兒童有很大的區別。教師要利用所學的知識對兒童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工作,培養其健全的人格,使其對社會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一、什么是人的氣質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人格特征。氣質是兒童人格形成的基礎之一,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氣質在新生兒時期即有表現:如有的嬰兒安靜,有的好哭,這必然影響其父母或哺育者與嬰兒的互動關系,從而影響人格的形成。因此,判斷和培養良好的氣質,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幼兒教育中正確區分孩子的不同氣質并因材施教

1.氣質類型及特點關于兒童氣質的類型,目前研究比較認同的是凱根的劃分,他從抑制程度進行分類,將兒童氣質分為抑制型、非抑制型和自我保護型三種,這三種類型各具特點。(1)抑制型氣質:其特點是兒童在接近陌生的人或物時,表現出一種非常拘謹的神態。他不去主動接近陌生人,而是會看著陌生人,退回到家人身邊或某個角落中,表現出一種緊張和焦躁情緒。(2)非抑制型氣質:特點是兒童面對陌生的人和物時,不會有拘謹表現,而是會旁若無人地繼續自己手邊的活動,甚至能主動接近陌生人,大方地交流,表現得極為放松和自然。(3)自我保護型氣質:這種氣質類型的兒童是介于上面兩種之間的,他們在陌生人的面前不再表現出害羞,但是仍對陌生事物和環境存在防備或回避心理,內心多少會有一些緊張的因素存在,他們往往是通過不予理睬、逃避等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緊張情緒。

2.不同氣質的兒童的教育方式(1)非抑制型氣質。就是外向型的兒童。一方面要繼續鼓勵他們多參加各種有益活動和與人溝通交流;另一方面要重視和加強他們在日常活動和規則方面的教育。(2)偏抑制型氣質。即性格內向的兒童,這類兒童多數比較敏感。因此,日常生活中教師或家長要通過表揚的手段,鼓勵他們主動和大膽參加活動,用一個眼神或動作為他們加油鼓勁,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3)自我保護型氣質。對于這一類兒童,教師和家長要格外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要鼓勵他們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保持和他們交流感受,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表達自己、健康成長。綜上所述,教師只有把握教育的普遍規律和兒童的氣質特點所在,才能真正有效地促進兒童有個性地均衡發展。

三、供參考的建議

1.避免兒童心理教育的一些誤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好孩子的早期心理教育至關重要。以下幾個方面的誤區是家長們要警惕的:①嬌慣溺愛。這是很多家長容易犯下的教育誤區,家長“開口不離‘好’,出門不離抬,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兒童任性的性格。父母的這種愛子心最終可能導致“溺子”和“誤子”,現實中很多青少年犯罪說明了這一點。②袒護縱容。平日里,很多孩子明明做了錯事,家長看在眼里,卻以各種借口加以袒護和掩蓋,其結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和錯誤。③哄騙。很多情況下,家長有意或無意地編造假話欺騙孩子,得一時清靜。其實這樣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模仿父母,養成虛偽和不誠實的品格。除此之外,諷刺、苛求、放任、打罵體罰、依賴等也是要避免的。

2.孩子可培養的一些氣質(1)培養優雅的氣質。優雅的氣質是通過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來展現的。父母平時應當以身作則,在舉手投足、言行舉止間做孩子的表率,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此來使孩子逐漸形成高雅的談吐和得體的衣著等優雅氣質。(2)培養浪漫的氣質。浪漫的氣質重在培養孩子學會熱愛生活。家長可以從生活中的點滴入手,給孩子創造更多體驗生活的機會,讓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大膽地憧憬和實踐美,進而塑造浪漫氣質。(3)培養灑脫的氣質。灑脫的氣質有兩種表現:一是要學會放棄。家長應當從小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會放棄,讓他們懂得“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樸素的道理。因為過分計較和拘泥于細節的孩子長大后肯定不會是一個灑脫的人,他們往往也難以有大的成就。二是敢于質疑。質疑設問是孩子拓展思維,表達主體意識的體現。對于孩子的質疑,家長應當積極配合和鼓勵,培養他多問多思的習慣,打破現有框架的束縛,這樣孩子自然會變得灑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