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師虐童事件反思幼兒教育管理
時間:2022-03-06 09:05:50
導語:從教師虐童事件反思幼兒教育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2年溫嶺虐童案件的發生,引發了一系列關于虐童行為的觀察與思考,同時也使得積弊已久的幼兒教育的弊端呈現在大眾面前,而不得不對其進行深刻的反思.幼兒教育是人類的啟蒙教育,應該是健康的、美好的,如果幼兒時期身心受到嚴重危害,對于孩子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為了創造良好的幼兒教育環境,必須要認識到虐童事件的危害性,并且客觀的分析其發生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形成完善的兒童福利與權益保護體系,保證幼兒可以享受健康的、有益的幼兒教育.
關鍵詞:幼兒教育;虐童事件;教育管理
2012年,浙江溫嶺某幼兒園女教師的虐童事件在網上曝光,其他地區的虐童事件也接二連三被爆出,一時間,虐童這個被長期忽視的社會問題,引爆了廣泛的社會輿論,無論是政府管理部門,還是教育部門,都成為了輿論的焦點,虐童事件的發生究竟是誰之過?幼兒園是開展幼兒教育的基地,本應充滿純真與美好,但是頻發的幼兒園虐童事件,如何為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本應承擔著師者責任的幼兒教師,為何將罪惡的黑手伸到孩子身上?如何才能為孩子們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值得整個社會深思的.
1幼兒園虐童事件的危害性
虐待兒童是幼兒教育的一種極端行為,對于幼兒產生的傷害是巨大的.一方面,在軀體方面.虐待兒童是通過各種形式的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對幼兒的身體產生損傷,包括肢體上的損傷和臟器損傷.另一方面,體現在幼兒的心理傷害.軀體的傷害可能會造成幼兒肉體的疼痛,但是心靈上的影響卻是無形的,也是長遠的.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打罵、嘲笑、挖苦等等不良的行為,都會對幼兒的人格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有的孩子在受到虐待之后,會形成孤僻、自卑、膽小等不良情緒,甚至會做出一些攻擊他人的行為,有些變相體罰不會在幼兒身體表面留下直接的傷痕,但是卻對幼兒的內在產生嚴重影響,甚至造成幼兒心靈的扭曲,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2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的原因分析
幼兒園虐童問題的發生,除了幼兒教師自身的教育觀念偏差以外,還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教育資源的配置、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幼兒教育管理等,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1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存在偏差
幼兒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同樣擁有獨立的人格尊嚴,也應當受到尊重.但是,很多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出現偏差,認為幼兒不懂事,必須要通過體罰、責打才能讓他們養成正確的習慣,因此而導致有些教師在教育行為上失當,產生打罵孩子的現象;另外,也有個別幼兒教師在心理上存在缺陷,對幼兒缺乏愛心,通過打罵幼兒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或者從中獲取快感,這也是導致虐童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
2.2幼兒教育資源的配置不科學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尚未完全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中,加之學前教育本身具有公益性,國家在幼兒園的建設與管理方面能夠投入的力量十分有限,尤其是很多民辦幼兒園,幾乎很少有國家資金的投入,只能依靠民間集資或者地方企業贊助;在幼兒園的辦學條件、幼兒教師的薪資等方面的投入都較為匱乏,這必然會導致幼兒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幼兒教育的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
2.3幼兒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的孩子正處在不會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克制的階段,所以幼兒經常會出現打鬧、不聽話等現象,這也成為很多幼兒教師責罰孩子的理由,動輒打罵,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受到幼兒教師打罵時忍氣吞聲,大多孩子由于受到教師的威脅而不敢將事件的發生告訴家長,所以很多家長都無法在第一事件發現孩子的異常,也會因此而導致虐童問題的惡化.
2.4幼兒教育管理的缺位
通過對虐童事件的總結與觀察發現,虐童問題大多發生在民辦幼兒園,而這與政府在幼兒教育管理方面的缺位有直接的關系.公立幼兒園在辦園條件、教師福利、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有政府足夠的投入與管理,但是民辦幼兒園需要依靠社會力量進行建設,而且缺乏有效的監管制度,而且民辦幼兒園的幼兒教師準入門檻很低,甚至沒有專業的幼兒教師資格也可以從事教育活動,所以幼兒教育的開展無法得到有效保障,虐童問題也常常被忽略.
2.5缺乏法律的有效干預
浙江溫嶺虐童事件在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以“尋釁滋事罪”將當事女教師處以刑事拘留,22天后被無罪釋放,面對判罰結果,社會公眾存在巨大疑問,為何如此惡劣的行為卻不用當事人承擔刑事責任,這也反映出我國在幼兒教育法律法規建設方面的缺陷.從當前的法律體系來看,沒有一部專門針對或者涉及到幼兒園虐童應該如何判罰,所以只能根據現有法律體系中的虐待罪、故意傷害罪等法律法規進行判處,但是有沒有達到一定的危害程度,沒有嚴重侵害社會秩序或者國家利益,所以缺乏具有說服力的法律依據對當事人進行判罰.
3加強幼兒教育管理、消除虐童現象的反思與建議
幼兒教育是一項具有公益性特征的教育事業,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并且保證每個適齡兒童都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針對虐童問題的發生,也同樣需要國家和社會的努力,從多個方面著手,構建完善的幼兒教育管理制度,創造安全、可靠的幼兒教育環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3.1加快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的進程
從本質上來說,學前教育是一項公共事業,而享受學前教育是每個適齡兒童的權利,也是國家和政府的責任.從當前來看,虐童事件的發生集中在民辦幼兒機構,如果不能對民辦和私立的幼兒教育機構進行全面,不僅會導致虐童現象的惡化,更會偏離幼兒教育的發展規律.因此,需要加快學前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的進程,不斷加大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資.首先,在公辦幼兒園的規模方面需要不斷擴大,并且明確幼兒園的辦園標準和限制條件,徹底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的問題;其次,提高幼兒教師的入園門檻,尤其是注重對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考核,為幼兒教師提供更好的薪資和福利待遇,提高社會對幼兒教師的尊重和認可程度,從根本上加強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才能杜絕虐童事件的發生.
3.2加強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培養
教師是幼兒教育的根本,如果幼兒教師不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懂得關愛幼兒、尊重幼兒,就無法保證幼兒教育的有效開展,虐童事件的發生也無法避免.因此,要注重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與強化,為人師表,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幼兒教育,充分尊重并且理解幼兒的一切語言和行為,在人格上堅持與幼兒平等的地位;其次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為幼兒進行知識、禮儀以及藝術等方面的素養培養,而且幼兒教師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擁有豐富的胸懷,才能以和藹的態度去應付幼兒的哭笑和打鬧;最后,幼兒教師要會欣賞,學會欣賞幼兒的純真,可以在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融入到幼兒的心靈世界中,這種正面情緒的影響下,自然呈現出和諧、溫馨的教育氛圍,自然可以遏制虐童事件的發生.
3.3著重關注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
幼兒教師的心理問題,是引發虐童事件的一個重要誘因,所以需要著重對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更多關注.一方面,作為幼兒教師要時刻懂得加強自我心理保健,培養自己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健康的心理狀態,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面對幼兒的哭笑和打鬧也可以平常心待之;另一方面,幼兒園方面也需要加強對幼兒教育環境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并且為幼兒教師創造學習和深造的機會,使幼兒教師充分了解到自身心理健康狀況對于幼兒教育活動開展產生的重要影響,也可以定期開設心理輔導講座,幫助幼兒教師解決心理上存在的疑問和困惑,消除他們的顧慮,可以保證幼兒教育活動的健康開展.
3.4促進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
虐童事件的頻繁發生不僅反映了幼兒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更折射出社會對于幼兒教師的忽略,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體系做保障,使得虐童事件一再發生,卻無法對當事人作出合理的判罰.對此,必須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完善,可以借鑒日本、美國等在兒童保護方面立法相對較為完善的國家,結合我國當前的國情,對虐兒行為的判定標準進行嚴格劃分,制定符合中國特色的兒童保護法、防止兒童虐待的處理辦法以及針對虐待兒童做出的判罰標準等等,對虐童的幼兒教師進行嚴厲處罰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幼兒教師的法律意識,使他們清楚認知虐待兒童的邊界,從而在思想上杜絕傷害兒童念頭的產生.
3.5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
要從根本上杜絕虐童案件的發生,除了政府部門的努力意外,還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參與,而在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如香港地區有80%的兒童保護工作是由社會力量完成的,而且社會力量與政府之間建立了商業合作關系,政府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合適的社會組織,并且賦予其保護兒童的權利和義務,通過社會力量的有效參與,可以促進幼兒保護工作的全面開展.另外,也要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著重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自衛、求助的方法,可以減輕傷害,為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爭取更多有利的時間.總之,幼兒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子掌握基礎的知識和節能,更重要的是為幼兒的人格培養奠定基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才能在未來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成長為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質人才.虐童行為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對孩子的軀體和心靈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尤其是對幼兒的性格、情感等方面都會產生永久性的傷害,因此必須要重視虐童問題,通過政府部門、教育部門以及幼兒家庭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努力,為幼兒創造一個充滿安全感的教育環境,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作者:高桐江 單位:綏化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慧琴.我國幼兒園教師職業倫理制度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張起志,張淑滿.透過虐童悲劇反思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J].山東教育,2013(05).
〔3〕于濤.我國幼兒園教師資格政策的內容分析[D].西南大學,2013.
〔4〕崔婧.對當前幼兒教師道德失范的研究[D].中北大學,2014.
〔5〕馮寶安.幼兒園突發事件管理機制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3.
〔6〕“虐童”事件頻出折射當前教育制度嚴重弊端[H].21世紀,2012-11-15.
〔7〕張建欣.“虐童事件”發生原因芻議[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4).
〔8〕李梅.幼兒園“虐童”事件探析[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3(02).
- 上一篇:從商務英語的特點探討翻譯技巧
- 下一篇:大班額下學前教育實習的困境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