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小學化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19 08:44:45

導語:幼兒教育小學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育小學化分析論文

摘要: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學前教育就已經出現。家長的需要、入學年齡的差異、兒童的興趣、目前考試現狀等多種因素共同驅使下為幼兒教育小學化提供了生存空間。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標準沒有明確的規定,師資水平、幼兒教育政策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增大了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難度。當前解決這一問題的專業途徑和法律途徑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對合理的解決途徑進行探索。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合理性思考

多年以來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已經在我國廣泛存在,幼兒教育小學化這個問題經歷過幾次改革,但是效果甚微,它需要家長、學校、社會、政府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進行解決。因此,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程。

1近代我國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治理過程

在我國正規學前教育機構產生的時候,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就已經開始存在。1980年左右,幼兒教育也有小學化的表現。在不同的時期,政府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都進行了關注。1.1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歷史: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就開始了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討論,進行的識字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對小學化教育的探討。后,幼兒教育開始向著正常化發展,有研究者分析,小學附設的學前教育是造成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原因。改革開放后,社會力量不斷加入到辦園中,不少地方社會辦園的數量達到一半以上。但是都存在師資力量低的特點。1.2我國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政策發展軌跡:1980年以來,在幼兒教育領域就開始了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歷程。各地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加以控制,比如:檢查、督導、整改、罰款等。國家教委先后在全國五省一市進行了改進與加強學前班的試點工作。2010年頒布并實施了《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其中就直接談到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

2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時代困境

長久以來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批評很多,但是這種問題一直存在,是一個具有較長歷史性的問題,要想更好的治理這一問題,我們不得不面對以下的挑戰。2.1幼兒教育小學化標準不統一:20世紀90年代,幼兒教育對小學化教育提出過相對比較系統的觀點,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基本與小學一樣。這一觀點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但是在對小學化教育的理論方面缺乏一定的研究。2.2幼兒教育師資水平難以去小學化:我國幼兒教師由于受到我國歷史方面的原因,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方面相對偏低,教師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的影響,導致很多優秀的教師流失。目前大多幼兒教師都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工作,沒法按照幼兒的自身特點進行教學,一部分教師雖然受過專業訓練但是也缺乏一定的愛心、耐心不利于幼兒的成長。2.3缺乏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目前的學前教育方面缺乏一定的政策指導,導致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政策乏力,增大了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難度。由于沒有配套的經費支持,大量公辦園不斷減少,民辦園不斷增加,民辦園為了節約成本使用大量未培訓人員上崗,使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存在成為了可能。

3治理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路徑選擇

針對目前幼兒教育的現狀,理論上可以通過專業途徑與政策法規兩種途徑解決。但是理想的途徑還應該把家長的合理需求考慮進來。理論上的兩種方法雖然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都沒有考慮家長的需求,導致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難以解決。3.1治理幼兒教學小學化的專業途徑與法律途徑:用專業的角度來思考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解決途徑成為專業途徑;運用法律手段及國家政策等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法律途徑。專業途徑又可以分為課程途徑與師資途徑兩種。根據幼兒銜接的要求,假設存在一種可以完成幼兒銜接工作的課程模式,不存在小學化傾向。但是由于社會環境的復雜,課程途徑已經被認定為行不通的路徑。師資途徑重點強調教師素質對幼兒教育的影響,認為提高教師的素質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是面對家長及社會考試方面的因素,參加過培訓的教師還是按照原有的模式進行上課,小學化并沒有得到改善。運用法律武器,通過行政手段使得幼兒教育脫離小學化是政策法律途徑的主要任務。通常是教育部門引導相關的治理小組對轄區的幼兒園進行監督和檢查。但是這種檢查方式不具備常年監督的效果。也有一部分家長通過新聞媒體進行舉報的方式要求幼兒園進行整改,但是這種方式使用的人數較少,得不到想要的結果。3.2幼兒教育去小學化的合理途徑應該定位于學前教育改革:重視幼兒身心發展、家長的需求、幼兒銜接為基礎的途徑才是合理的途徑,同時反對對中班及小班的兒童進行小學化教育,對于大班的兒童采取結合義務教育的方式對現行的幼兒教育制度進行改革,這種改革方式被稱為制度途徑。理想的途徑應該是考慮到家長的需求與幼兒的身心發展,但是現行的制度往往有迎合家長需求的嫌疑。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國是隸屬于兩個教育部門,兩者沒法及時的溝通協調為小學化提供了條件。雖然我們一直強調幼兒園與小學分開教育,但是兩者之間的關聯是密不可分的。受到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幼兒在家庭的教育水平越來越高,也為小學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我們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基礎,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采取不同的側重點。對于較小的以游戲為主,較大的重點關心身體的健康和良好的品行,反對小學化傾向。

作者:郗艷紅 單位:山東省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參考文獻

[1]北京教育科學研究所.陳鶴琴文集:第二卷[G]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636-638.

[2]張滬.張宗麟幼兒教育論集[G].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1.

[3]黃永馨.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值得注意[J].瞭望周刊,1987(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