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滲透策略
時間:2022-11-12 11:34:42
導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滲透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幼兒園屬于學前教育機構,主要針對三到六歲幼兒開展統一的德育、智育培養活動,為幼兒身體、智力、心理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持。幼兒教育是教學體制的基礎內容,影響著幼兒的發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有助于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文章主要分析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心理健康教學;滲透策略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持續增加,教育界越來越關注這一問題,但我國心理健康工作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幼兒園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1]。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了相應的滲透策略。
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社會的長期發展中,幼兒教育已成為教育體系中的關鍵內容,現已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肯定。現階段,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幼兒智力開發和知識教育是其中的關鍵,幼兒教師極易忽視幼兒的心理教育,普遍認為幼兒年齡小,不適合心理教育,雖然很多幼兒園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逐漸成為一種形式,普遍針對性格內向、行為問題的幼兒進行教育,無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幼兒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二)幼兒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幼兒園中的虐童事件越來越多,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與幼兒教師的自身素質息息相關[2]。目前,很多幼兒園認為幼兒課程是基礎知識,幼兒教師不具備專業教學水平也可以上崗,但幼兒教師既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又要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有效地開展幼兒教學活動。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普遍是中專畢業,自身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教學過程中缺乏耐心,嚴重影響著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三)幼兒心理教育內容形式單一。現階段,在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普遍實行單一的教學形式,嚴重脫離了幼兒的實際活動,無法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并且,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普遍局限于教學課堂中,缺乏對日常生活教學情境、游戲活動教學的重視,導致幼兒失去心理健康課程興趣,幼兒心理健康課程效率有所降低。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滲透策略
(一)心理教育與課程教學進行融合。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單純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將其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目前,幼兒對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完整的認識,單純地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解理論性問題,導致幼兒理解遇到很大難題,這就需要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全過程中,在長期的發展中幼兒的心理問題會得到改善。例如,在幼兒體育課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加強幼兒之間的合作、幫助,提高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學會和同學進行情感溝通的方式,及時地消除幼兒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進一步提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水平。(二)創新心理健康教學活動。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實行單一的教學模式,在長期發展中學生會產生視覺疲勞、聽覺疲勞,導致教育教學效果有所下降。幼兒的好奇心比較強,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實行開放式、游戲式、合作式教學模式,加強幼兒之間的交流、合作,發揮出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實際教學中。在開展“走獨木橋”游戲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保護,有效地緩解幼兒的不良情緒,鼓勵學生不斷向前。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趣味性、競爭性親子活動,如夾棒跳、走迷宮、過河跨跳等,加強家長和幼兒之間的聯系,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這樣幼兒可以勇敢地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難,還可以通過合作制作玩具,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進而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三)家園密切配合,鞏固和發展幼兒健康心理。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關鍵教育內容,不僅是簡單的課程,需要學校、家庭的共同支持。父母是幼兒最親近的人,在幼兒的成長、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家長需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成長發育。通過相關研究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極易產生心理問題,這就突出了家庭教育在幼兒身心成長中的作用,尤其在生活壓力持續增加的背景下,很多幼兒父母將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工作中,缺乏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關心。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問題,幼兒父母需要在工作之余,抽空陪伴幼兒的成長過程,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日常生活中,且父母不能在幼兒面前正常,避免為幼兒帶來心理陰影。除此之外,幼兒家長需要加強和學校之間的交流、溝通,鞏固和發展幼兒健康心理。(四)注重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各個幼兒的特點都存在很大差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據幼兒生理、心理的個體差異,實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師既要注重幼兒群體的心理健康,又要關注個體幼兒的心理健康,對其進行個別教育,還可以采取個別輔導形式,如針對問題突出的幼兒,應加強和家長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并對其進行心理治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社會各界需要注重幼兒教育教學活動,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將心理健康教育和課程教學進行融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創新、優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實行家長和學校密切合作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兒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兒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張越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途徑及策略:以幼兒園教學活動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73.
[2]楊欽芳.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3):28-29.
作者:張文星 單位:呂梁學院離石師范分校
- 上一篇:遠程高等教育下翻轉課堂研究
- 下一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治理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