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資源對服務衡水精神文化研究

時間:2022-11-20 10:17:40

導語:藝術教育資源對服務衡水精神文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教育資源對服務衡水精神文化研究

摘要:衡水市的藝術教育資源近幾年呈現出了“起步晚、發展快”的發展勢頭,無論是以衡水學院為龍頭的高校教育資源,還是以各類培訓為主的社會培訓機構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無論在數量上,還是方向上都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各類藝術資源都為衡水市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如,更多的音樂會給大家帶來了享受,衡水市春晚舞臺上也更多的出現了衡水市各類機構的身影。當然,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各種資源對自身的價值認識不夠充分,有些資源沒有很好的對接,造成了資源浪費,而有的資源沒有借助一些外力進行內化和提升,如何將各種資源很好的對接起來,也是本文的重點研究方向。

關鍵詞:教育資源;文化市場;資源對接

一、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參與更多的社會生活層面

(一)各類社會辦學機構很大的層面上服務了人們的業余生活

雖然藝術培訓機構在發展中有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例如,教師的師資隊伍專業性薄弱,流動性比較大,穩定性不強等缺點。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藝術培訓機構作為少兒藝術發展中最重要的一點參與到我們生活當中,因為其在形式上首先最能走入家長的心中,得到家長的認可,培訓學校無論教學水平怎樣,卻仍然是絕大多數家長在藝術學習上的首要選擇,因為機構是被普遍認可的,所以看來培訓機構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覷的,這些培訓機構作為藝術發展中重要的一個環節,連接著無數的資源,首先,這些培訓機構的專業教師來自于本地的中小學藝術教師,還有地方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這樣,培訓機構既為孩子和家長提供了教學,又為在校的大學生提供了實習的機會和場所,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經濟效益。在這個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隨著藝術培訓機構被認可,可是專業性的教師卻在高校中不為人知,這樣學生家長和專業老師之間就造成了斷層,說明了高校教師必須走入培訓機構,提高培訓機構的專業能力,從而推動整個地區的專業能力。

(二)藝術培訓機構有著經濟和文化的雙重作用

藝術培訓機構現在逐漸發展以琴行和藝校雙重合一的經營模式,藝校為琴行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市場基礎,而藝校又為琴行提供了更高的藝術層次,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各類的演出,考級是琴行商家非常重要的廣告途徑和方法,而演出考級又是為學生提高舞臺藝術實踐的機會,而這些演出又在增強經濟利益的同時提高了地區的文化水平,而靠口傳的良好口碑更使各類樂器有了很好的銷路,藝術培訓機構的雙重作用在社會中越來越明顯,相信培訓機構不斷發展,在社會生活中必定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往往藝術培訓機構的作用在社會生活中會不斷延伸與擴展。

二、藝術教育資源與服務引領衡水市人們精神文化高雅音樂進入到衡水

衡水是藝術發展比較晚的地區,應該說衡水的藝術資源比較豐富,可是卻沒有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由于經濟落后,更是對外來的藝術接受緩慢,近幾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政府更是傾注很大力度在發展上面,為更高的演出提供了可能,隨著地域優勢和經濟發展,吸引來了很多藝術落戶衡水,保利劇院做為最有影響力的劇院也落戶衡水,從此打破了原來只有一個演出場所的場地局限,隨著保利劇院的落成,藝術中心的專業性直接影響音樂會的專業性,這些演出場所將吸引大批的國內、國外的演出團體來衡水演出。真正的開啟衡水人民享受高雅藝術的時代,對于提升城市人民的文化素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社會藝術機構舉辦各類文藝演出

藝術培訓機構的各種演出很多,無論是以擴大招生為目的還是以樂器展示為目的,這種演出在影響人群上可能會更加的廣泛,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欣賞水平,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養孩子的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進入培訓機構學習藝術,而且,由原來的沒有目標性提升到現在的指向性非常強,不但在學科上的意識強,在老師的水平,學習的階段性也有了更多的關注。這說明藝術培訓機構影響著人民的意識形態,而培訓機構的商家更是在機構的規模和經營方式上不斷拓展不斷創新,開分校,組織演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演出輪番上演,在演出的場地上更是豐富多樣,無論是商場的大廳還是廣場,都成為了藝術培訓機構演出的場地,讓人民能夠隨時隨地的感受到文化的氣氛和氛圍。這樣,社會效應,文化效應和經濟效應就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

(二)藝術培訓機構與當地社會辦學的對接

藝術培訓機構需要當地社會公立學校在招生方面的支持,而公立學校在藝術層面上同樣需要藝術培訓機構的藝術支持,隨著素質教育進入學校,學校需要學生在校進行藝術學習,就需要培訓機構進行師資的入駐,這樣,才能使學校的課外藝術課程真正的實行起來,對藝術培訓機構而言,這樣不但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也擴大了招生的范圍,而且有了很具體的品牌效應。在專業層面更讓人接受。

三、藝術教育資源與市場如何更好的對接起來

(一)商演的社會作用

商演作為特別重要的社會藝術資源的傳播形式在衡水的發展也很快,商演期初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模式和噱頭,在商場開業或者店慶時組織的演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這樣的演出活動,年齡也從大學生到老年人,歲數不等,形式更是多種多樣,在演出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演員,立足衡水地方的教育資源,有的演出團體把演員的定位到了在校大學生當中,這些大學生不等同于社會上的演員,所以無論各方面的素質都是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在演出中,肯定會把在學校學的專業東西無形中投放到演出當中,首先為學生的社會實踐創造了條件,其次,也為這些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方向,現在大學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學生自主創業又多了一條可以選擇的道路。而對于老年人來說,參與商演不但豐富了晚年的業余生活也提高了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素質,對個人對社會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新時代下,商演的模式也煥發出新的姿態,社會文化資源與學校的資源對接,文化與商業完美融合。

(二)以高校教師為主的高校教育資源如何更好的做到與市場的對接

曾經的高校教師以科研為主,現在需要高校教師更加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首先,市里的各種大型活動都有衡水學院音樂學院教師的身影,無論是春晚,還是各種主題晚會,都有學院老師的身影,這是演出的層面。其次是排練與指揮,衡水的大型活動的策劃和執行都有學院老師的參與,市里舉辦的大型合唱比賽,還有國際馬拉松開幕式的表演等等。衡水學院的老師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既提高了實踐教學水平,也提高了藝術水平。衡水的文化淵源流傳,文化底蘊深厚,可是卻沒有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研究,除了眾所周知的武強年畫,鼻煙壺以外,衡水還有本土的音樂資源,如深州的老絲弦,打花榜,都是衡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衡水學院的老師深入地方研究老絲弦,了解其譜曲結構和唱腔及樂器,做了很好的整理和研究。衡水學院舞蹈系的老師把打花榜的民間老藝人請到學院教學,使這個民間舞蹈在高校中展現出新的生命,很多老師帶領同學對打花榜進行了更加系統的研究,學術論文十幾篇。真正在文化傳承上對這個民間藝術進行了保護研究。高校教師可以立足自身,參與到社會辦學,給予了更高的技術支持,衡水的老師到培訓機構進行課程培訓,在老年大學進行課程講解,真正做到了立足地方,服務地方,做好主力軍與智囊團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進行微課教學,開設公益課堂,組織參與較為大型的演出活動,為社會活動注入更大的力量,充分發揮作用。

四、各種力量互相協調、互相補充、互相接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衡水的藝術資源隨之會越來越輝煌,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會向更加多元的方向發展,在發展的同時,肯定伴隨著相應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衡水社會的教育無論是以培訓機構為主的社會化資源還是以高校為核心的高校資源都會在新時代迸發出更加精彩的內涵,社會資源互相借力,互相補充,相互依托,一定在收獲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社會的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趙夢甜,隋欣.面對當前大環境下藝術培訓“熱”的“冷”思考[J].藝術研究,2015,04.

[2]陳律翰.淺談少兒藝術培訓市場發展[J].藝術科技,2015,06.

[3]鄧曉彬.淺談校外藝術培訓機構的發展與思考[J].戲劇之家,2014,07.

作者:趙文昊 張楠 單位: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