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音樂教育中舞臺表演中的應用

時間:2022-10-27 09:49:01

導語:高師音樂教育中舞臺表演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音樂教育中舞臺表演中的應用

一、示范教學的有效性

1.教師示范

在舞臺表演課程教學中,教師親身表演示范與講解,是提高其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最為直接的教學手段。學生在初步吸收表演知識的同時,建立了表演意識和感知,這樣較容易帶動學生的表演興趣,便于學生進行模仿學習,更直觀地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從而達到啟發學生目的。

2.學生示范

實際上,形象的動作比簡單的語言描述所獲得的教學效果要好很多。在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動”起來,這個“動”并不是隨意的動,教師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要求。盡量采用啟發式教學,這樣很容易發現個別學生具有很強的表演天分,教師可以讓此類學生示范,以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利于整體的掌控課堂氣氛,引導個別表演欲望較弱的學生較快地進入表演狀態,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糾正做錯總結經驗,相互找缺點,繼續發揚優點,改正不足之處。教師也給予正確的評價,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點和閃光點,以肯定和鼓勵為主,讓學生建立自信并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以達到學生相互學習之目的。

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實踐性

高師音樂教育中,舞臺表演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往往與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舞臺表演能力成正比,教師只有具備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作為授課基礎,才能比較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舞臺表演藝術的教育教學規律,才能在舞臺表演教學與實踐過程中達到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之目的。在舞臺表演課堂訓練中,我們應該合理、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且教學內容應豐富多彩,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有計劃地進行教學和訓練,才有利于舞臺表演教學質量的提高。

1.生活體驗

藝術來源于生活,通過一些現實生活中比較具體、形象、生動的舉例說明,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表演知識,在理解后自己能形象自如地表現出來。在此教學過程中,分別給學生一些學習任務,帶著目的去觀察和體會生活中的事,鼓勵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東西寫下來,并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無論做得好與否,教師都應該給學生予以肯定,并指出不當之處。讓學生充分了解舞臺上的表演跟生活是息息相關,只有豐富的生活體驗,我們的舞臺表演才會更動人。

2.音樂與動作

在課堂訓練的過程中,音樂與動作的訓練十分重要。音樂可以讓學生釋放自己、解放天性,在優美的音樂中忘掉緊張和膽怯,漸漸融入和沉浸到音樂中去。音樂與動作的學習和訓練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學習訓練過程,教師用語言在規定的音樂中引導學生做相應的動作,進行即興創編、游戲活動或情景表演等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親自帶著做動作,或者讓學生輪流做自己想做的動作,讓學生相互觀察,模仿個人覺得較好的動作跟著一起做。實際上,在音樂與動作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們挺喜歡這種以音樂為中心的動作表演,這也是筆者在實踐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例如:以民樂《小河淌水》作為背景音樂來引導同學們做動作,跟隨音樂進行動作的模仿及情感的熏陶。讓同學們嘗試為音樂配上形體動作,跟著音樂的起伏、呼吸,來實現音樂與動作的協調統一。如在兒童歌曲《粉刷匠》中扮演一個聰明能干的粉刷匠,讓學生充分體驗這首歌曲,回到童年、回到屬于自己孩童時的那份天真與活潑。因此,教師在選擇音樂方面,應該選擇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音樂,讓學生體會在不同音樂中動作的變化,讓學生盡可能在不同的音樂中進行規定的情境表演,在音樂中真正解放自己。

3.綜合素質訓練

(1)形體與氣質訓練

每個人在舞臺上的一招一式直接影響著他在舞臺上的整體形象,如出場、敬禮、進場,或者是一些有意無意間的一些小動作等,也直接影響觀眾的欣賞角度和欣賞注意力。在訓練過程中,把學生分組進行氣質訓練,如站姿、坐姿、行姿、敬禮、微笑、眼神交流等多項氣質訓練,讓學生面對鏡子展現自我,邁開自信的步伐。把在訓練中表現較自信、較好的同學請出為大家做示范,讓學生們相互學習,對不自信的同學提出不足并要求反復練習,讓學生們在訓練中找到自信。

(2)律動訓練

在律動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選擇一些節奏型較強的舞蹈音樂來進行訓練,學生們相互選擇搭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相互配合,邊唱邊跳。通過對這些律動訓練和肢體協調訓練,增強學生自身音樂節奏感和韻律感,提升自我對音樂的表現力。

(3)應變能力訓練

這一項訓練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手腳協調能力、集體配合能力、記憶力、注意力和觀察模仿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在舞臺上所必需的舞臺應變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可采用肢體配合節拍練習、節奏動作游戲、命題模仿游戲等。在教師的規定節奏型或者是學生的自編節奏型中進行手腳協調訓練,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模仿訓練等,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善于記憶,注意觀察,重復表演,語言敘述,以達到訓練舞臺應變能力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語言訓練

在舞臺表演教學中,語言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此訓練過程中采用繞口令、朗誦練習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應變能力。在訓練過程中用一些經典的繞口令、經典劇本、古詩詞、現代詩詞,或讓學生自行創編與表演,以達到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的目的,并在訓練過程中注意“依字行腔”“字正腔圓”“收聲歸韻”。

三、舞臺表演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在舞臺表演教學與實踐中,需要教師具有較豐富的表演知識、高超的表演技術技巧、綜合表演素養,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這樣才能使舞臺表演教學和實踐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針對學生間的差異情況進行集體教學、個別輔導、單獨訓練等,這樣才有助于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和舞臺表現力。舞臺表演基本功的掌握也必須有正確的方法,現代舞臺表演藝術的發展,在各個專業領域里都已形成一套系統而科學的訓練方法。因此,舞臺表演基本技術與技巧的學習,需要在有經驗的教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不講方法、急于求成的學習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的。舞臺表演的基本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具有把學到的知識、技術靈活地運用到具體的表演中去,這也需要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總結學習經驗,不斷訓練,創造性地將舞臺表演知識與技術運用到舞臺實踐中。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學生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這種具有高度靈活性與創造性的表演技巧比基本功的訓練更難,在這種高難度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學生的舞臺表演技術的指導,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四、舞臺表演教學與實踐展望

舞臺表演教學與實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業,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較高的藝術修養對舞臺表演的作用,值得我們每一位表演者重視。《樂記》說:“為樂不可以為偽。”這就要求表演者只有自己具有深刻的文化修養、人生體驗和豐富的情感,表演才足以真實動人。在高師音樂教育中,無論是對于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還是非專業的學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舞臺表演教學與實踐中,讓學生釋放天性,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表演氣質、舞臺應變能力等舞臺表演的綜合素質。對于學生來說,舞臺表演課的學習是非常寶貴的學習經歷,也是一種對生活體驗的提升,并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對于教師來說,這只是一個教學與實踐探索的開始,也為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教師應在每一次的教學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學習,爭取在每個階段的教學和實踐中有新突破、新發現。

作者:彭黃 王碩 單位:玉溪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