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音樂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時間:2022-03-03 10:22:41

導語:高師音樂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音樂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摘要]教育實習是師范院校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我們的教學是一個檢驗,對學生將來能否勝任教師工作是一個考驗。本文針對高師院校音樂專業學生的教育實習,剖析實習中的三個現象,以期對高師音樂學生教育實習的順利完成,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等師范音樂教育;教育實習;問題與建議

筆者作為高師音樂學院的教師,有幸參與音樂專業學生的教育實習工作。指導的學生中大部分在重點中小學校里完成自己的實習,可以說實習的教學環境非常得天獨厚。在認真指導學生們完成即將成為一名音樂教師的最后一項課程,同時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我很欣慰地看到學生們能夠運用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克服種種困難,把自己所學加以創造性地加工運用到音樂課堂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同時,在講課評課的過程中面對實習學生的提問而發現一些問題,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一些淺見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音樂教學法的選用問題

在給教育實習班的學生們放全國中小學音樂課(錄像)評比優質課集錦的時候,有同學提出這樣的疑問。同學們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法課上不光學習了如何進行音樂教學,而且還學習了很多的國外著名音樂教育體系,比如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柯達依音樂教學法等等,也就很自然地把優質課中音樂教師運用的教學手段歸類。音樂教育的目的何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強調,通過音樂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在這個過程中,經驗豐富的音樂教師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運用所有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本國的、外國的,或兼而有之。優質課之所以優質,原因是在于音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僅成功地把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心情愉悅、情緒高昂中接受消化、理解吸收,當然這個教學內容的實施手段是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而且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身心得到美的體驗和享受,進而激發個體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這些都是我們進行音樂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成為優質課給推廣來的主要任務和目的。啟發廣大的音樂教師能集思廣益,相互借鑒相互學習,把有血有肉、生動活潑、充滿睿智的音樂課獻給所有的學生。不能說優質課就是運用了某一種或者某一個教學法,它應該廣泛地吸取各家之長。中國古代的學者就強調: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無法之法,乃為至法。沒有一種固定不變的方法,這就是最好的方法。

二、圖解式的授課方式是否適合于任何的晉樂教學課的問題

是不是越多的多媒體和圖片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昵?在中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育實習中的學生們越來越知道多媒體教學軟件使用的長處,知道學習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意義,以及運用適當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及可能帶來的種種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是從以具體想象思維為王要思維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思維形式。但是,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的確應該注意到中小學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這一特點。因此不少人開始在這上面苦下工夫,教學過程中清一色地讓學生看電視屏幕上的圖畫,或者看老師自己制作的多媒體軟件,卻很少進行講解,其實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想避免枯燥的講解,把抽象的音符轉化為動態的圖畫運動形式,讓學生能夠更易理解。可是另一方面,教師可能會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智力的多元化,解決問題的創新性。德國心理學家唐克的“功用上的固定性”實驗,邁爾的定勢(心向)實驗等都表明當一個人實際上看到某一物體起作用時,要看出同一物體起其他作用較困難。如果初次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難看出其他的新用途。即先入為主的心理。讓孩子們在看圖片的時候把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具體化、泛化、概念化,像被教師制作成的模具中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樣,孩子的想象力、聯想力被無意中剝奪,被扼殺在統一的圖片圖畫中,當老師問起一個樂曲所表達的形象時,孩子們回答的千篇一律就不足為奇了。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其基本理念中就有注重學生個性發展,鼓勵音樂創造,其價值之一就是創造性的發展。誠然,“思維定勢”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但是應注意到教師提供的是參考(可能性),不是絕對的、泯殺孩子創造力的權威定勢。

三、全面提高音樂教師教學技能問題

諸多繁雜的教學工具,變化紛繁的教學手段等等,在平時的音樂課上每一節都實施是可能的嗎?學生們在看完本次實習評選出的優質公開課后向我提出了這個疑問,讓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我的一個親身經歷,在我教育實習的時候剛剛上完公開課,我臉色紅潤、心跳加速的,使出渾身解數成功地把課講完后,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說:“這樣的音樂課是比較精彩的,但在我們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你想想看,一個年級都有若干個班級,每個班級又幾十名學生,只有一個音樂教師,那么這個音樂教師每節課都要創造性的備課(做出一大堆的教學用具,好幾張掛圖),每節課都全身心的投入(即最后保證每一次講課的時候都像講第一堂課那樣神采飛揚的講下來),看來是有難度的。特別是面臨著升學任務很嚴峻的初中和高中,讓音樂教師花大量的時間來準備所謂“副科”的音樂課堂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今天同樣遇到這種疑問,我不禁深思我們做優質課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所有的音樂課上的都像公開課一樣熟練、全面、精彩呢,還是為了讓同學們通過優質課來達到喜愛音樂的目的呢?筆者認為音樂教師在平時的音樂課(包括公開課)上,要力求用常見簡潔的教具、真實的教學環境、有效的教學方法,貼近中小學校的實際情況,注意用日常的上課狀態來準備音樂課,同時加強提高音樂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教師綜臺學科素質,綜臺協調組織能力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優質課沒有“變味兒”,真正地走進實際教學課堂,成為音樂教師授課的典范,學生們喜愛音樂的橋梁。

作者:姜晨華 單位:遼東學院師范學院音樂系

[參考文獻]

[1]李興昌.高師院校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及對策[J].延安大學學報,2002.

[2]戎茜.高師學生教育實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1998.

[3]王彥華.關于高師音樂教育實習改革的幾點思考[J].音樂時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