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音樂教育發展論文
時間:2022-08-17 09:48:53
導語:農村中學音樂教育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學觀念的改變
1.對音樂育人功能的正確認識。音樂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能夠促使人腦的均衡發展,諸如智力方面的感知、記憶、想象、敏捷、專注等能力都可以通過音樂活動而獲得提升,而非智力方面的意志、性格、理想等也能通過音樂活動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學階段是青少年的身體和心靈發育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比較強,所以學習音樂不僅能夠使他們的感受美的熏陶,而且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審美力和創造力。2.應試教育觀念的改變。音樂課程在許多農村中學仍舊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這主要是“升”者生存,不“升”者淘汰的應試教育升學壓力觀念的阻擋,想要改變這種觀念,必須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們一致的努力才能實現。同時還要正確認識音樂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養人”,這句話里的培養人應該是培養全面的人,就是讓學生除了知道這個世界除了“語、數、外”之外還有美妙的音樂,必須讓他們知道學生學習音樂并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有助于其他科目的學習,
二、教師執教能力的提升
在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中學的音樂教育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同時也對教師的執教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種要求主要體現在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技能素養兩個方面。1.音樂理論知識的提升。音樂理論是創作和組織音樂材料的前提,是對歌唱者、演奏者、作曲者必不可少的要求。不學音樂理論,就無法深入了解音樂作品的內在構造和聯系,它是人們了解音樂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橋梁。農村中學音樂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音樂理論素養,以適應課堂教學的需要,常見的音樂理論知識內容包括基礎樂理、作曲理論、音樂欣賞、中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理論以及音樂美學等課程,這些課程的提升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要想對這些理論科目的完全掌握,確實是需要花費一番苦功夫的。教師對音樂理論知識的熟練掌握必然能夠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帶領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精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農村中學音樂教師提升自己的音樂理論知識途徑一般可以通過農村中學教師專項規培、學術研究與交流以及自學等途徑實現,這些理論知識在音樂教學中為學生音樂技能素養的擴展與延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音樂技能素養的提升。音樂技能素養主要包括視唱練耳、聲樂表演、鍵盤樂器演奏、合唱指揮以及舞蹈編排等幾個方面內容,這些內容在教師們讀大學時都訓練過,也就是屬于音樂實踐的范疇,教師對這些音樂技能素養能力的掌握同樣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的教學內容。視唱練耳包括五線譜和簡譜兩個方面的內容,中學音樂教材上的譜例基本都是簡譜形式的,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兩個方面都要注重。聲樂演唱是這些技能素養中的最基本的一項,但是對教師的演唱水平要求比較高,教師的演唱水平直接關乎演唱效果的呈現,關乎中學生對作品內涵理解和審美情趣的提高。而教師的鍵盤演奏水平同樣也是很重要的,對于農村中學來說,一般都或多或少的有一臺鋼琴或風琴,這對于沒有見到過這兩種樂器的農村中學學生來說,這兩種鍵盤樂器的演奏必然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的合唱指揮和舞蹈編排技能同樣也是農村中學教師應該熟練掌握的,盡管它們只有在一些比賽或慶祝節日的演出中才會用到,但這兩項技能能夠鍛煉學生們的合作和協調能力,最能體現農村中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成果,所以教師們務必重視。對于以上的五種常見技能教師們除了在讀大學時掌握的一部分之外,再就是靠自己課余時間的學習了,或者假期參加一些專門針對農村中學音樂教師的培訓獲得,教師對這些技能的熟練掌握必然會反饋到課堂教學中,無形中鍛煉了學生們的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執教思維的改變
執教思維應該說追求的是一種符合思維規律、認知規律、記憶規律、分析規律兼及鑒賞評價的一種教師教學思維方式,讓學生巧妙地把玩與學、做與學結合在一起,變被動為主動。思維關系著學習,思維可以訓練,教師的教學必須研究思維規律。1.創設情境、大膽創新。一是利用音樂敘事的方式創設情境。比如給學生介紹比才的歌劇序曲《卡門》時,教師可以先播放音響,然后以音樂敘事的方式給學生逐段講解音樂的內容,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斗牛場上激烈搏斗畫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二是圖片與音響相結合的方式創設情境。如給學生講解貝多芬的小提請奏鳴曲《春天》時,可以先在ppt上安插許多大地復蘇的圖片,然后播放這段音樂,以及演奏音樂的樂器圖片,鋼琴有什么特點,小提琴有什么特點,這樣學生就可以知道這兩種樂器的不同構造特點。2.營造氛圍、問中求解。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布魯巴克說:“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問題”。這句話符合西方人的人文認識論和哲學思想,因為西方人不管做什么,首先都會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對這個問題進行論證,最后解決問題,也就是尋求一個結果,不管這個結果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悲傷的還是歡樂的,它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對這個問題的論證過程。那么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應根據實際不斷激發同學們問問題的習慣,使學生由被動變主動,不斷接觸新鮮事物,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這種問問題的方式特別適合分小組教學,如分聲部排練合唱時,學生會因為某些現象產生疑惑,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有時候顯得更加重要,畢竟學問的探究總是從問題開始的。3.計算機音樂制作手段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因為經濟因素的制約,不少學校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沒有鋼琴、風琴,甚至連基本的多媒體教學設施都沒有,面對這樣的教學條件教師應該主動出擊,尋求好的辦法以提高教學質量。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助于計算機音樂制作軟件,目前常用的電子音樂制作軟件就是Cubase5,教師只要掌握簡單的和聲、配器知識,基本上一般的歌曲伴奏都能制作出來,簡單的簡譜、線譜旋律更是不在話下,教師將這些需要教給同學們的音樂轉化成音頻格式,然后播放給學生,讓學生跟著錄音學習,不僅能節約教學時間,而且還能夠極大提高教學效率。同一段音樂旋律可以用不同的樂器編輯出來,在計算機軟件的幫助下,能讓學生很快識別交響樂隊不同樂器的音色特點,同時還可以在合唱比賽的時候,教師還能創作一些有個性的合唱作品,同樣在沒有鋼琴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將這些不同的旋律轉化成音頻格式,讓學生一個聲部一個聲部的跟著音響訓練,最后合成排練。
四、結語
農村的教育水平關系到我國的整體教育水平,農村中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樣有助于農村中學學生的全面發展,能縮短與城市中學孩子素質教育的差距。由于經濟發展滯后、地理位置偏遠以及人們觀念認識等方面的原因,農村中學的音樂教育一直處于一種比較原始的狀態,再加上教學設施的簡陋,教學人才的匱乏,作為一名在農村中學耕耘多年的音樂教師對此深感憂慮,并盡可能尋找合適的教學模式,突出自己的優勢,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
作者:周鈺穎 夏永麗 單位:重慶市榮昌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文麗君.農村中學音樂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西安: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03).
[2]陳明禮,朱玉江.農村音樂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J].鹽城: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5).
[3]張瑜.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專業認同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你那4月.
[4]王三明.關于農村中學音樂教育的思考[J].許昌:許昌師專學報,1995(03).
- 上一篇:“首調唱名法”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