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4 11:24:00
導語:高職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教學的模式、過程和方法三個方面,探討了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對高職教學發展的影響。高職教育工作者需要在觀念和方式上尋求新的突破,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掌握、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推動高等職業教育與時展相適應。
關鍵詞: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教學方法
0引言
在Internet迅猛發展的環境下,網絡及多媒體技術以其特有的匿名性、流動性、交互性、虛擬性和生動性,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并深深地影響著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各個領域,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全面應用,促進了教學方法和教學結構的改革,也促進了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發展,為我們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機會,給職業教育領域的教學管理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其教學目標強調專業能力的培養?,F代教學媒體的引入是對傳統教學媒體的補充,它對高職教學模式、過程、方法等各方面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如何有機地把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是高職教育面臨的新問題。
1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對高職教學模式的影響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一定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教學手段的更新,使人們重新理解和認識教學活動,也為貫徹落實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提供了技術支持。
目前,我國的高職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其教學的中心主要放在教師的“講”上,忽視了學生主動的“學”。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工作主要是備課、講授和考試,學生的精力則放在了被動的學習和應考上,其結果必然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這種現象顯然是不適應高職教育培養目標要求的。如果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能充分地調動起來,再出色的“講”都會失去意義。
要改變這種局面,高職教學就必須轉變以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把教學的中心放到啟發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上,整個教學過程必須圍繞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用“講”來啟發、引導、組織和鼓勵學生的“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獲取者;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特別是Internet)為這種教學模式實現提供了最理想的條件。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協作學習);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這有利于情境創設和大量知識的獲取與保持);還能以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這種方式組織的知識庫、信息庫浩如煙海,并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現、主動探索,還有利于發展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因而,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學媒體或其他學習環境無法比擬的。
2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對高職教學過程的影響
教學過程是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條件指導學生學習教材的教育活動過程。教學工作的一般的環節應包括備課、授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和教學效果評估。但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會對教學工作各環節產生一定的影響,引起教師和學生諸多教學行為的改變。傳統的黑板、粉筆、教科書和現代教學技術圖文、聲像并茂的方式顯然不一樣。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在高職教學過程中運用,對教學環節的影響可體現在:
(1)教師備課。教師備課是教學的起始環節,是對教學的策劃工作,是教師將潛在教學能力轉化為現實教學能力的過程。傳統教學中的備課就是查閱資料,撰寫教案,謄寫講稿,準備教具或實驗。而多媒體遠程教學中的備課,是用網絡和多媒體資源中心的資源進行設計、復制、編排、加工,形成電子教案和課件,通過計算機儲存在多媒體資源中心,以備上課或學生自學調用。在這個模式中,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學策略的設計上,放在了適應學生的學習規律上,放在了為學生自學提供豐富多彩的資源開發上,使時空局限降至最低水平。
(2)教師講課。所謂“講課”,嚴格來說是教師組織協調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學生等各方面因素的關系,解決各方面的矛盾,使學生發生認知結構上的變化。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教師組織協調教學是一個講授、討論、指導、歸納、分析、演示、觀察、實驗、練習等綜合動作的過程。他以“專家”和“引路人”的身份代替了傳統教學中主宰和監護人的身份,用大屏幕投影代替粉筆加黑板,用圖文、聲像代替口說手畫傳遞信息,用課件中的模像完成演示、參觀和實驗等多種教學環節,形成一個全新的講課模式。
(3)作業批改與課外輔導。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學生的作業不是書寫或刻畫在紙面上,而是通過聯網計算機完成。教師在網上進行作業批改,通過BBS(電子公告板)即時交流并反饋信息。課外輔導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不用規定時間和地點,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學習。
(4)教學效果評估。過去的職業教育教學評估主要依據學生的會考結果。多媒體網絡高職教育的出現,完全突破了會考模式,以計算機為工具代替紙卷考試,用單獨考試代替群體考試,一人一卷考試代替多人同卷考試,邊考試計算機邊閱卷、統計分析成績代替考后人工閱卷、統計分析成績,學生當場知道成績代替事后知道成績。
(5)學生聽課。在多媒體網絡高職教育中,學生聽到的不只是教師的聲音,看到的也不只是黑板、教科書和教師的面孔,多媒體的大容量、快節奏、有動感的學習內容,改變了單調、信息有限、節奏緩慢、沉悶的學習模式,學生以求索和體驗代替了被動學習。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較好。
(6)學生自學。多媒體網絡高職教育中,學生自學模式突破了看書或翻閱筆記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條件下,反復利用網絡點播、觀看多種資源,包括教師的教案、參考資料等豐富的背景資源。同時可以把有價值的資料下載、復制、加工、打印出來,以便個人保存。也可以自行考試,自己設計,模擬實驗,機對機討論,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建立了一種綜合性、創造性、靈活性極強的學習模式。
3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對高職教學方法的影響
教學方法是指教學中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采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的方法,是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的統一。現行教學方法常用的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發現法、演示法、參觀法、案例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模塊法、程序法等。
職業的教育特點是強化理論聯系實際,它要求教學方法必須多種多樣。但由于職業教育中“學校精英教育”傾向,使注入式教學思想長期影響著人們的教育理念,因而在總結和運用教學方法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限制。一方面,由于傳遞信息的媒體單一和傳遞方法單調,教師不能集多種教學方法于一身或任意切換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演示法、參觀法、實習作業法等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講授法的缺陷,在職業教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但是像物質結構、細胞變化、化學反應、光波干涉、有毒或容易造成人身危險的實驗和操作等,仍受到了時空、教學組織形式、安全、經費和眼睛無法觀察的限制。因此,許多教師不得已把許多應“做”的學習經驗變成“抽象”的學習經驗,采取了講授法或圖示彌補的方法進行教學。離開感性認識的教學猶如空中樓閣,往往很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及科技發展引起的教學價值觀、教學技術手段的變化,以及教學工作對效率和質量的追求,人們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出現了以下趨勢:重視發展學生的智能,培養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重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研究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結合,突出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多媒體網絡職業教育把這種趨勢變成了現實。教學方法體現了各種方法的高度綜合化,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了有機融合,能比較從容地實現電影、電視、動畫、模像、仿真、聲音、文字等多種載體之間的過渡與銜接,對于演示、參觀、操作的過程和經過動畫設計出來的想象效果,均能巧妙而容易地實現,真正做到了運用自如,講、談、問、演、看、聽、做穿插進行,使教學方法達到了高度的綜合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形成了現代網絡職業教育獨特的教學方法。
例如:學生可以對著電腦屏幕,將一部汽車從頭到尾,從里到外詳細了解一番。學生可以用虛擬工具將汽車的零部件一件件拆下來,觀察各個組成部分,在拆卸過程的任何時候,還可以將散件重新裝回去。當學生不懂操作時,隨時可向電腦提問,它會不厭其煩地向學生說明或示范正確的操作方法。同時,學生還可進行一些小測驗,讓自己指出汽車的各個部件的名稱及作用。為了更加接近真實,學生還可以對汽車或某一部件進行任意角度的旋轉和隨意放大或縮小。
多媒體網絡技術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在多媒體課室的教學中,隨時可講解理論知識、演示實驗步驟、指導學生學習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在多媒體課室中,既能學習到“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又掌握了實踐操作技能。
4結束語
根據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高職的專業教學與其他學歷教育的專業教學側重點不同,它的教學重點在于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側重于考查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和實際操作的準確性和快捷性。
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它對傳統教育的沖擊與挑戰是客觀存在的。如何發展、完善這些教育技術,如何將高新信息技術應用于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為中國高職教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是擺在我們每一位高職教育工作者和關心國家高職教育事業發展人士面前的嚴峻課題。
參考文獻
[1]、李士杰.多媒體遠程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與模式[J].職業技術教育,2000(28)
[2]、陳華.關于高職教學方法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0(22)
[3]、蔡定基.基于網絡教育與教育管理的兩難思辯[J].中國電化教育,2001(4)
[4]、潘淑秋.多媒體技術對遠程教育的影響[DB/OL].北京教育信息網
[5]、何克抗.對于網絡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思考[DB/OL].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
- 上一篇:計生工作人員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高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