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鋼琴基礎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3 07:07:00
導語:學校鋼琴基礎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nèi)容摘要:在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中,學生程度不齊、鋼琴基礎不一,教師既要在教學中出成績,還要在短時間內(nèi)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知識和能力,任務是十分艱巨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大膽地讓學生多接觸不同時期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開闊視野,使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在注重基礎訓練的同時,樹立自己應有的特色。
關(guān)鍵詞: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基礎訓練音樂表現(xiàn)力
鋼琴因其美麗的音色和豐實的表現(xiàn)力,號稱“樂器之王”,其優(yōu)美的旋律、渾厚的低音、豐富的和聲、多變的音型及錯綜復雜的對位設計,都能通過靈巧的手指在鋼琴上演奏出來。因此需要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技、扎實的基本功及對作品的深刻理解等諸多方面的能力。學習者必須從基本訓練開始入手,要經(jīng)過一個嚴格的訓練、規(guī)范的彈奏、由淺入深的比較漫長的艱難勞動過程才行。這對于程度不齊、鋼琴基礎不一的高職學生學習鋼琴來說是非常艱難的,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難度。盡管這樣,我們也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放棄。我們應力求從基礎抓起,靈活掌握進度,科學系統(tǒng)地教學,使學生在鋼琴學習中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鋼琴基礎訓練。
一、突出訓練的基礎性
正確的手指彈奏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對初學者尤為重要,決不能輕視。彈鋼琴要求手指、手、手臂、肩等整個身體部位要全部放松,手指關(guān)節(jié)(手指的第一關(guān)節(jié))要站穩(wěn),掌心關(guān)節(jié)一定要撐好,手為拱形。彈奏時,手指要抬高,觸鍵要快,彈奏到底。正確的掌握彈奏方法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在開始階段,教師必須想方設法使學生熟悉鍵盤,使學生在鍵盤上牢牢掌握各種把位,訓練正確的彈奏方法。
(一)必須堅持每天練習音階和琶音
經(jīng)常練習音階和琶音能提高彈奏的能力,也能使手指靈活自如,從而增強彈奏的自信心。具體方法很多:分手練、合手練、平行、反行、三度、六度、八度、斷音式;練習琶音除原位外,也要練各種轉(zhuǎn)位。彈音階與琶音時,大拇指動作如何很重要,練好拇指橫向的動作,上行或下行時,肘、臂不動,肘部要平穩(wěn)。充分掌握彈奏技術(shù)僅僅是起點,卻是基礎訓練的關(guān)鍵。高職學生在學習階段,只要真正努力,就能克服困難而有所成就。
(二)加強練習曲與技巧性樂曲的練習
在鋼琴教學中,把一些較難的片段摘出來,每天從慢到快地精練,把樂曲或練習曲中比較典型的節(jié)奏樂段背下來反復練習。慢練要掌握樂譜中的指法和音的位置,快練要掌握手與腦的結(jié)合。這樣多次重復練習,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堅持相關(guān)八度技術(shù)的練習
由于高職學生的手大且又定型,在訓練中,練習八度能把他們的手由緊變松,較快地掌握彈奏上的技能,彈奏出清晰而又明亮的八度音響。練習時,可能會使肌肉緊張或疲勞,但只要堅持練下去,就會得到滿意的結(jié)果。要使八度的音響踏實、手型穩(wěn)固,有時可以把中間三個手指往里彎起來練習,這樣可以使大拇指和五指更舒服些。
(四)堅持同音反復與復節(jié)奏的練習
同音反復是輪換手指彈同一個音,是很好的“快速觸鍵”練習,是有三個音組或四個音組的練習。反復音要一致,應如同一個手指彈奏出來那樣的和諧。通過同音反復的練習后可使手指靈活、柔軟。復節(jié)奏的練習是訓練學生雙手與腦的配合,難度較大,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達到效果。
(五)其他基礎性的訓練
如雙手同時作反方向的遠距離訓練,這是鋼琴教學中的重點,是鍛煉手臂在每一句末或休止之后抬手等等。通過這些方法的練習,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提高練琴質(zhì)量與效果,這對他們今后自學有較好的幫助。
二、訓練良好的讀譜習慣
鋼琴的讀譜練習,是指演奏者要正確表達作品的樂思,要將譜面上的句子、連線、跳音、強弱、快慢等清楚地表達出來,是學習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基本保證,是基礎訓練中的重要方面。培養(yǎng)讀譜習慣,有利于學生鋼琴視奏能力的提高,進而為學生準確地理解作品、表現(xiàn)作品和廣泛地瀏覽新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運用樂理基礎知識讀譜
如用音程關(guān)系熟悉鍵盤上的音符位置,從五線譜中的線與線、間與間位置快速推算樂譜,避免孤立地強記。彈奏和弦時,除了用音程概念調(diào)整手型外,還應注意變化手型位置及各種不同形態(tài)和弦的變化等等,將學到的樂理知識與讀譜視奏相聯(lián)系。如用音程概念熟悉鍵盤上的音位,從音與音之間的線、間距離快速算出基本音程,并反映出相應的鍵距與手指距離,調(diào)整升降號位置。另外,分析和弦的結(jié)構(gòu)與轉(zhuǎn)位,練習和弦的連接,讀出和弦的各種形態(tài),隨樂曲的需要移調(diào)練習,把音樂知識與內(nèi)心聽覺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敏銳的聽覺,認真、仔細地傾聽、辨別各音在時值上、音量上和音色上的細微差別,從而達到雙手自然配合,使音樂始終處于統(tǒng)一的節(jié)奏韻律中。
(二)通過各種符號與記號研讀樂譜
鋼琴的彈奏千變?nèi)f化,但其彈奏時可從各種符號與記號研讀樂譜。例如:跳音分為手指、手腕、前臂等彈法。在不同的作品里要求不一樣,一般初學者先學前臂跳音較為容易掌握。快速跳音用指尖彈奏,例如,《莫扎特奏鳴曲作品547號》;和弦跳音用手腕彈奏。跳音的彈奏要注意時值的概念,最后一個是跳音時,彈奏一定要短促,感覺好像在問話:“你上哪去呀?”最后一個音要快速輕巧地提起,給下面的句子造成一種答的意思。如:《車爾尼599》第16課、《車爾尼599》849第6課都很有其特點。
一首練習曲或作品,首先要分手練習,音要彈奏準確,句子要劃分清楚,把作曲家在譜面上要求的技巧力求完整地表達出來。如從最小的單位二連音開始,彈奏時,第一個音感覺時間稍微長些,后面的音感覺短些,輕松快速地提起。一種訓練是在譜面上后面的音有一個小圓點,感覺既不跳也不連。還有一種是尾音不帶小圓點的,這種連音要有連奏的感覺,提起手腕時稍微比前一種柔和些。在古典風格的作品中,如海頓、莫扎特的奏鳴曲中較常見。因此彈好二連音是很重要的。連線代表著句子的劃分,無論長句還是短句,手指觸鍵要盡量貼在琴鍵上,手腕隨著旋律的走向進行移動,每一樂句手腕抬起表示呼吸,語氣要準確。可布置一些程度相當?shù)臉非M行練習,如:小奏鳴曲及鋼琴作品,由淺入深地進行系統(tǒng)規(guī)范訓練,使學生真正明確讀譜練習的重要性。除了以上提到的連奏、短奏,還要注意力度、強弱的對比,速度的對比等彈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為作品的完美表達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從讀譜中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手法,提高學生理解作品、處理作品的能力
通過分析音樂動機與發(fā)展手法、了解曲式結(jié)構(gòu)、研究聲部的交織與復調(diào)手法和聲進行與調(diào)式調(diào)性的變化等等,通過讀譜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學生視奏和背奏的能力,以及提高表達作品的能力,進而鞏固和充實理論課中學到的音樂知識。
三、訓練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用鋼琴歌唱
音樂的表現(xiàn)力是演奏學習的高級階段,學生在演唱聲樂作品時借助于歌詞來表現(xiàn)作品較為容易,但在器樂作品中,則感到很吃力,特別是鋼琴作品,有時甚至彈完了還沒有什么感覺。鋼琴是擊撥樂器,它不像弦樂那樣容易演奏連貫的歌唱性的旋律。但鋼琴有寬廣的音域、多變的音色、大幅度的力度變化,在獨奏、重奏或伴奏等過程中充當各種角色,它好比是100件樂器,只要掌握要領(lǐng)進行訓練,演奏者完全可以像優(yōu)秀的歌唱家一樣縱情地歌唱。
高職學生學習鋼琴的明顯優(yōu)勢是對作品的理解快,音樂知識較豐富,對一些史料的知識有所了解,這對于表現(xiàn)音樂尤為重要。
在訓練中,首先讓學生去追求和想象美好的聲音,然后再去尋找能夠發(fā)出這種聲音的觸鍵方法,因為觸鍵方法是決定聲音的質(zhì)量,音樂恰恰是通過聲音來表達情感,如果聲音質(zhì)量差,如干巴巴的、硬的、沉悶的等等,手指即使跟得很快也無濟于事。訓練雙手的靈活和柔順,這是先決條件,是基礎。逐漸地體會手指下鍵的重量是否自然,也就是從肩部到指尖,包括手臂、手腕、手指要放松,指尖要支撐住,觸鍵時要有準備,尤其要對所彈奏的聲音有想象力。這樣指尖才會有感覺,發(fā)出的聲音也不會干巴而沒有內(nèi)容。特別是樂句開始的第一個音,一定要想好再彈,用“心”彈奏。在練習中,除了選擇一些相關(guān)的練習曲彈奏外,如琶音練習、分解和弦等,也可選擇一些帶琶音伴奏根據(jù)歌曲改編的小曲來進行訓練,如《繡荷包》《黃水謠》等,幫助學生理解,用手指來歌唱。
要讓學生對樂曲的曲式結(jié)構(gòu)、主題、樂句、樂段的劃分、和聲進行、織體變化等有所了解,勾畫出旋律的“語氣”,做出漸強漸弱、明暗及情緒的變化,抓住旋律線條的起伏,使音樂有流動感。一定要做好句子的呼吸,即使是短暫的休止符,也要做出呼吸的感覺(這是作曲家為表達某種情感而特意安排的)。
在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中,要較好地掌握鋼琴彈奏的歌唱性,鋼琴的踏板運用也很重要,它會使音樂增色生輝。因此,一定要正確使用踏板。踏板的運用是一門藝術(shù),它與作品的時代、風格及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等有密切的聯(lián)系。初學踏板,先掌握右踏板的基本方法,踩法要正確,和聲要干凈,手和腳要密切配合。一般先學會音后踏板,即先彈后踩,在手觸鍵的一剎那間,把腳先抬起來,使制音器回到琴弦上,然后迅速把踏板踩下去,讓制音器離開琴弦,這樣,聲音既干凈又有共鳴。掌握了音和踏板的使用方法后,可再學習同時踩踏板,也就是手腳一起動,這主要是根據(jù)樂曲的需要或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
在高職高專學校的鋼琴教學,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彈奏技巧后,要重點放在歌唱性的訓練上,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選擇有歌唱性、旋律優(yōu)美、音型不太復雜、速度適中的作品練習,如門德爾松的《威尼斯船歌》等類型的作品。再配合一些歌曲改編的曲子進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表現(xiàn)力。
當然,鋼琴基礎訓練是多方面的,可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特點,不同程度做相應的練習。在教學中,我們要因材施教,走自己的路,敢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基礎訓練中,大膽地讓學生多接觸不同時期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開闊視野,使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在注重基礎訓練的同時,確立自己應有的特色。
參考文獻:
[1]童道錦,孫明珠.鋼琴教學與演奏藝術(shù)[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6.
[2]藺寶華.關(guān)于高師成人鋼琴基礎訓練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0(3).
[3]司徒畢春,陳朗秋.關(guān)于高師鋼琴教學改革的思考[J].鋼琴藝術(shù),2002(5).
[4]熊人靜.創(chuàng)新與實踐——淺析高師鋼琴教學改革[J].鋼琴藝術(shù),2002(5).
- 上一篇:作曲教學探究論文
- 下一篇:高校音樂專業(yè)教育發(fā)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