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現狀把握趨勢開展創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18 05:48:00

導語:梳理現狀把握趨勢開展創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梳理現狀把握趨勢開展創業教育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創業教育的現狀;創業教育的發展趨勢;結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西方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并嘗試、創業教育的發展、與國外相比,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創業教育的實施、創業教育的實施分為兩個層面、創業教育的師資、搞好大學生創業教育,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師資隊伍建設、創業教育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通過學科交叉參與到創業學術研究領域中、創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更加科學、創業教育服務體系日趨規范、創業教育學科地位日趨獨立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當前,我國創業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相比一些國外發達國家,無論從發展歷程、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受教者意識等方面,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仍然比較落后。但隨著創業教育在我國的深入發展,創業教育將呈現教育體系更加完善、與創新教育結合更加緊密、創業教育服務體系日趨規范、創業教育學科地位日趨獨立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創業;創業教育;KAB

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西方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并嘗試,80年代初得到發展。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首先是由柯林·博爾在1989年正式提出的。而我國的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90年代,目前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和系統的創業教育模式,高校創業教育和大學生創業活動尚處于發展和研究階段。進一步梳理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的現狀把握創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對促進我國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創業教育的現狀

1.1創業教育的發展

與國外相比,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最早始于1997年的“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但其最初僅限于少數高校舉辦的一些創業活動上。1999年在教育部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概念。該文件指出:“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2002年8月,教育部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召開“全國高校創業教育研討會”。同年確定了中國人民大學等9所高校率先進行創業教育試點,并形成了3種典型的創業教育模式,即“課堂式創業教育”、“實踐式創業教育”以及“綜合式創業教育”。

2005年8月,KAB創業教育項目引入我國。KAB創業教育項目是國際勞工組織為培養大中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而專門開發的課程體系,目前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開展。KAB作為一個成熟的國際創業教育項目,已成為中國創業教育的第一品牌。截至目前,共有24個省份、209所高校參與了KAB創業教育項目。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相比一些國外教育發達國家,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仍然比較落后,大部分高校的創業教育還停留在少數人的“創業活動”,而不是多數人的“創業教育”水平上。

1.2創業教育的實施

創業教育的實施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學校層面,二是社會層面。其中學校層面又可以分為基礎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創業教育幾乎為零。而社會層面的創業教育也僅僅以項目的實施為主,例如,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SIYB項目培訓等,教育層面的內容涉及較少。因此,創業教育的實施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層面。

高等院校實施創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課堂教學。從課程設置來看,我國高校目前主要是設置一些與創業相關的選修課程,尚未形成專業化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目前我國只有少數高校開辦了零星的創業教育課程,根本談不上形成體系。各高校主要通過舉辦創業競賽、創業講座等形式來實現創業教育,并沒有將其融合于高校教育體系之中,僅僅是課外時間進行的‘業余教育’,這就導致創業教育的影響僅僅局限于部分大學生,且帶有極強的精英化痕跡,關注的是少數人,更多的大學生只是充當‘看客’的角色,空有創業激情卻內功不足,最終對創業望而卻步。”為了滿足創業教育“大眾化”的需要,團中央對“KAB創業教育”項目進行了積極的推廣,經過近3年的努力,已推動近200所高校開設了《大學生KAB創業基礎》課程。

1.3創業教育的師資

搞好大學生創業教育,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師資隊伍建設。而目前師資隊伍缺乏是制約創業教育向縱深發展的一個“瓶頸”。為了滿足創業教育師資的需求,2003年10月,教育部舉辦第一期創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來自全國105所高校的180人參加了學習。2004-2008年舉辦了2-6期創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參加培訓的教師數量達到695人。2006年1月,KAB創業教育(中國)項目首期講師培訓研討會舉行。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KAB創業教育(中國)項目講師培訓班共舉辦10余期,培訓講師近600名。另外,部分省市共青團系統也依托于KAB項目開展了師資培訓活動。可見,在教育部和團中央的推動下,創業教育師資短缺的現狀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緩解。

但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外,更應該具備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而目前我國創業教育師資基本屬于“學院派”,大多缺乏創業實戰經驗,甚至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從國外的情況看,在英國的所有創業教育教師中,有21%是兼職教師,98%的教師曾經有過實業管理經驗,高達70%的教師曾經創辦過自己的企業。為了加強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大多數高校也聘請了一批企業家(或創業人士)擔任客座教師,但實踐證明,由于缺乏組織協調、制度保障和資金支持,加之外請的部分創業者或企業家缺乏教學經驗,教學效果也有待改善。

1.4創業教育的研究

近年來,中國創業學術研究非常活躍,越來越多的學者通過學科交叉參與到創業學術研究領域中,一些創業學教材、學術著作的出版和學術期刊的出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把創業管理研究列入工商管理學科“十一五”發展中的優先資助領域,表明中國創業研究正朝著獨立的學科領域方向發展。相對于發展迅速的創業學術研究,創業教育研究相對薄弱。目前從事創業教育研究的大多數學者都是“兼職”的研究,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大多研究只是對創業教育問題的表層論述,如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國外創業教育及對我國的啟示、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創業教育與就業教育、創業教育的方式等,缺乏對目標定位、內容體系、教育模式、質量控制、實踐體系等內容的深入探討。大多數研究是文獻歸納式的定性研究,極少用到定量方法,缺乏實證分析和案例分析。

雖然創業教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存在很多“盲區”,但創業教育的研究正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學術交流與科研論文逐漸增多。筆者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創業教育”作為篇名,對1998-2008年的論文進行了檢索,結果顯示:我國創業教育方面的學術論文日益增加,創業教育研究處于快速成長階段。

1.5創業教育的受教主體

許多學者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層次的大學生創業意識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顯示:當今大學生中普遍缺少創業意識和內在動力,普遍缺乏一種創新精神、冒險精神和職業精神,大學生走向創業的社會主體價值觀念還沒有形成。清華大學創業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大學生創業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創業觀察項目42個成員的平均水平。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蔡克勇副主任指出,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不足5%,而發達國家一般占20%-30%,美國創業的比例為23%-25%。

從目前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創業的隊伍中來的畢業生占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極低,全國2007屆畢業生中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只占0.4%。絕大多數畢業生是在等待他人賜予工作機會,而不是自己主動去創造工作機會。而真正創業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很底。

2創業教育的發展趨勢

2.1創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

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創業教育應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美國的創業教育已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內容涵蓋了從初中、高中、大學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規教育。據調查,美國表現最優秀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老板中有86%接受過創業教育。截止到2005年初,美國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了創業學課程,并且已經形成一套比較科學、完善的創業教育教學和研究體系。隨著創業教育的深入發展,我國必將建立涵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社會教育等多層次的創業教育體系。從教育層次上看,創業教育必將貫穿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始終。從教育類別上看,將在普通教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中廣泛開展創業教育,使處在不同社會群體中的個人都能獲得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和指導。

2.2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更加科學

創新的價值在于創業,創業必然蘊含創新。創新和創業內在相關、密不可分。創新與創業集成融合的客觀趨勢,要求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應當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而不應只培養“創新型人才”或“創業型人才”。因此,我國創業教育將與創新教育相互滲透與融合,與專業、學科優勢相結合,構建科學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實現科技成果的最大轉化,提高整個國家的創新能力,推動社會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2.3創業教育服務體系日趨規范

從歐美等發達國家創業教育的發展來看,創業教育絕不僅僅是大學的事情,社會系統本身承擔著更大的責任。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政府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巨大的資金援助和完善的政策體制,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創業教育服務是創業教育的延伸,它是針對接受創業教育之后有了可行的創業構思或者有了創業的行動的學生進行的包括政策、法律、工商、稅務、市場、生產、經營、管理、文化等內容在內的支持和幫助。在當前國家大力支持創業的大環境下,相關的部門已經圍繞資金、法律法規、工商、稅務等眾多方面制訂了一系列相關的規定和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法規體系和社會支撐體系。

2.4創業教育學科地位日趨獨立

創業教育科學應當是創業科學和教育科學的有機結合。創業教育科學要作為獨立的學科發展,主要取決于創業科學的獨立化。目前,美國的創業學科與傳統的商業科學,彼此獨立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隨著創業教育在我國的深入發展,參與創業教育的研究者將不斷增多,研究也將不斷深入,創業教育的范疇將逐步擴大,理論體系逐步完善,創業教育學科必將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3結語

由于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應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循序漸進,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創業教育體系,不能一味地照搬國外的經驗。創業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應進一步加強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大力推動創業教育實踐,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實現“創業型經濟”、“創業型社會”的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家華.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狀況[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2)

2魏和平.打造中國創業教育第一品牌[N].中國青年報,2008-09-08

3張俊,顏吾芟.論大學生創業教育[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4童力,王雄.淺談大學生創業教育[J].寧夏社會科學,2008(5)

5張玉利.論創業研究的學科發展及其對管理理論的挑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7(1)

6蔡克勇.創業教育亟待加強[N].中國教育報,200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