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的困境解決措施論文

時間:2022-10-18 08:21:00

導語:中職教育的困境解決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教育的困境解決措施論文

[摘要]職業教育現在深受重視。但是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職教老師,在進行職教改革的同時,遇到許多困惑。因此,希望通過問題的提出及作者的思考,來促使更多的人關心職業教育,使職業教育步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關鍵詞]中職教育困惑思考

2007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了《關于全面實施職業教育攻堅的決定》的文件,明確規定了2008—2010年為全區職業教育攻堅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決定在2008-2010年投入60億元實施職業教育攻堅,促進職業教育的充分發展。N2OlO年,全區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大于85%,畢業生平均就業起薪明顯高于就業地最低工資水平。2008年初,按照《關于全面實施職業教育攻堅的決定》的文件精神,廣西打響了職教攻堅戰,這是非常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相信廣西中職教育一定會迎來璀璨的春天。

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還是感覺不那么順暢,甚至有許多困惑。

一、困惑一:自治區級的中職學校如何完成招生任務?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在2008年5月下發了《關于做好2008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區直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完成7萬人的招生任務,比2007年增加了16%具體到我學校,指標是2250人,比2007年增加12.5%。但是我學校的面積不到100畝,根本容納不了這么多的學生,事實上2006、2007年我們都把一半的新生放在另外兩個合作辦學的學校,結果教學效果非常不好,因為這兩個合作辦學的學校的教學設施、教學水平、教學管理藝術都遠遠落后于我校,結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低于預期。如果今年我們完成了招生任務,那么將有1000多名學生又要被送到合作學校去,捫心自問,我們對得起這些學生嗎?何況今年能否完成招生任務還是一個謎!相信大家都明白中職學校是如何招生的。前幾年,隨著職業學校擴招勢頭加快,不少學校通過給予推薦學生的中學老師“招生回扣”的方式,用“有償招生”的手段來完成上級教育部門下達的擴招指標。而今年又有了新動向,由于市、縣問簽訂有職業教育攻堅目標責任書,每個縣必須至少辦有一所職教中心,因此為確保本地職教中心的生源,縣一級的教育部門往往采取與中學、職教中心“聯手”的方式。具體辦法是:中考之前學校自行分流一部分成績較一般的學生,以確保升學率;學校以幫助辦理中學畢業證書為條件,“動員”這部分學生報讀當地職教中心:在職教中心報讀繳費之后,學生把收據或復印件交給學校,學校和職教中心才前往教育局辦理畢業證書。比如廣西藤縣2008年的初中畢業生有是15000人,那么大約有7500人是有把握考上高中的,而另外的7500人在2008年4月就已經進行了分流,當中的3000人直接進了藤縣第一職中。請注意:一個縣級的職業中學一年就招了3000人,怎么可能容納得下?又怎么可能有這么多的教學設備與專業教師來指導學生?這樣的學校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嗎?最后剩下的4500學生,大約有1000人不再讀書或者到廣東去打工,大約有1500人會到藤縣所屬的梧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去就讀。這樣只有大概2000名學生能夠有機會到廣西各地大約300家中職學校就讀。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也必須在各個縣、市的中職學校完成了招生任務以后才能接收剩余的學生,我們能夠完成擴招任務嗎?這樣做公平嗎?這真是令人非常困惑的問題。

二、困惑二:我們應該教給學生多少專業技能才能對得起“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這個稱號呢?

現在什么專業最受學生歡迎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及應用”與“電子技術應用”這三大專業!可以肯定地說廣西479所中職學校都開有“計算機及應用”與“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有將近60%的中職學校開設有“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這就面臨一個問題:有多少臺數控機床才能開“數控技術應用”這個專業呢?答案是:不需要一臺數控機床也能申報這個專業!作者由于招生的關系也到過不少的職業學校,有的學校真的只有一臺老式的普通機床也照樣開設“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而且學生還不少。而作者所在的中專學校四年來在“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設備投入就達到了1000萬元,是國家級的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可見在同一個專業上不同的學校投入相差是多么大!那么我們的學生就業有什么優勢嗎?答案是:沒有,我們“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畢業生對口就業并且能夠在技術崗位上工作的不多。那么我們投入那么多金錢、人力、物力在這個專業上值得嗎?反過來我們的困惑是:國家大力推進實訓基地的建設值得嗎?在2006、2007、2008年對廣東的與我校有合作關系企業的考察、調研中,我們得到了一個不好的反饋信息,那就是企業根本不看學生在學校考取的各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樣我們圍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而進行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就變得沒有實際價值了。許多的企業說:學生沒有技能不要緊,只要他勤奮、肯吃苦、遵守紀律就行,專業知識我們可以進行崗前培訓的。事實上現在的工業生產都是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流水線作業,每個員工只需要完成一個崗位上的工作,有的技術含量高,但是絕大多數是很容易上手的,這樣學生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基本上派不上用場!有的領導就提出學生完全沒有必要學那么多的理論,也不需要掌握那么深的操作技能。這樣令老師很困惑:我們應該教給學生多少專業技能才能對得起“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這個稱號呢?如果我們不教學生那么多的理論,也不指導學生掌握那么深的操作技能可以嗎?事實是不可以。因為現在國家每一年都要舉行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而且首先要在各個省、市、自治區進行選拔賽。如果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的教師、學生參加比賽都不能夠獲得名次,那么怎么能夠稱得上“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這樣就進入一個怪圈:企業只需要勤奮、肯吃苦、遵守紀律的學生,而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則需要行業技術能手。我們的教改到底應該聽誰的?公務員之家

三、如何來解開這些困惑呢?

作者認為解鈴還需系鈴人,關鍵是要從上到下改變對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不能夠急功近利,更加不能夠把職業教育等同為就業教育!可以預見的是2009年在外部環境惡化和國內政策調整的雙重壓力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帶動下會出現明顯的回落,宏觀經濟開始進入本輪經濟周期的下行區間。這就意味著我們的企業對員工的需求不是無止境的,許多的外資小企業開始撤離中國就是一個明證。因此希望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不要重蹈大學本科無限制膨脹的老路,應該是根據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原則,合理地、有節奏地、可持續發展地擴大中職教育的規模,而不能夠每個縣都搞一個職教中心,這真有點像20世紀50年代的情形,當然是不可能持續發展的。另外各省、市、自治區不應該把財政的資金分撒到各個學校,而是應該做成大職教,比如廣西柳州是工業城市,汽車生產比較發達,那么柳州市教育局就應該重點投資汽車維修類的實訓基地,但是并不是交給某一個學校來建立一個汽車維修類的實訓基地,而是集中全市的力量搞一個大型的汽車維修類的實訓基地,每~個職教學校的學生到可以到該基地進行實習,當然這個就必須通過非常科學、合理的安排才能達到目的。而其他的專業如果不是拳頭專業的就盡量不要開設,這樣區內想讀汽車維修類的學生,都可以到柳州去讀,而想招汽車維修類的畢業生的企業也可以集中到柳州去,當然也可以到柳州去尋找學校進行真正層面上的校企合作這種合作,必須把企業的技術、工藝要求前移到學校培訓階段,必須由企業提供崗前培訓教材或者校企共同編寫教材,同時由企業提供生產線或者仿真實訓軟件,讓每個學生在還沒有離開學校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從事的崗位是什么,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忠誠度及提高學生就業穩定率都非常有益處。而廣西的桂林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那么她的核心專業就應該是旅游專業,而南寧是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那么當然核心專業就應該是電子、電子商務、物流陪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