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區域經濟發展和高職教育發展的關系

時間:2022-01-10 11:17:00

導語:剖析區域經濟發展和高職教育發展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區域經濟發展和高職教育發展的關系

[摘要]本文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為切入點,通過對比研究與數理研究相結合,認為區域經濟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呈現高度正相關比例。通過對**省的情況分析,試圖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因素相關的“三維——八卦”動態數學模型。

[關鍵詞]區域經濟高等職業相關研究

一、**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分析

在1999—2004年間,**高等教育獲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毛入學率從7.5%提升到16%,可見,**的高等教育是跨越式的超常規發展。到2005年2月為止,**共有各種普通高校105所,而高職院校只有44所,去掉本科院校的二級學院,獨立高職院校只有33所,高職生所占比例只有35.33%。**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普通高校的發展速度。同時,**省作為我國第一人口大省、農業大省要在中原崛起,離不開經濟實力的增強,離不開大批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而職業技術院校正是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因此,**省應進一步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要從根本上改變高等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單一、教育形式單一的格局,滿足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樣性需求,以及經濟社會對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省6年內經濟發展和人口生活的變化分析

1999年**省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省內生產總值4565億元,比去年增長8.0%??紤]價格下降因素,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1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4%,全年凈增人口72萬。2000年**省國民經濟增長加快。生產總值增長9.4%,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66.26元,考慮價格因素,上年實際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985.82元,考慮價格因素,比去年實際增長3.9%,年末全省總人口達948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71%。2001年**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上年基本持平,全年省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7元,比去年實際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98元,比去年實際增長4.9%。2002年國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全省全年凈增人口58萬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14.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5.1%。2003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經濟總量邁上新的臺階,全年**生產總值7025.9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全年人口增加54.3萬人,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6.12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35.68元,比去年增加19.9元,增長O.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4%。2004年國民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臺階。全年**生產總值8815.09億元,比上年增長13.7%,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下降,年末全省總人口9717萬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2%,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14.2%。由此可見,全省總人口不斷增加,但自然增長率呈下降趨勢。6年內凈增人口330萬人,按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2%計算有39.6萬人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的高職院校還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同時需要說明的是,**有高專和部分本科承擔一定高職培養任務,但他們套用老的培養計劃,使高職教學本科化,失去了高職的實用性和技能性。因此,**省迫切需要大力發展高職院校,構建高專轉換機制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三、**經濟發展指標及人口增長對高等職業教育影響的相關分析

1.**省內生產總值與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呈現正相關。通過數據分析得出這種正相關的樣本相關系數為0.934,通過對樣本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我們發現,在顯著水平0.05下,統計量的觀測值為5.228,在拒絕域(—∞,-2.776]U[2.776,+∞)內,這種線性相關程度是顯著的。因此,我們可以得知,**省高等教育的發展與**省區域經濟的發展有高度的正相關性。也就是說,高等教育的發展應服務于區域經濟,區域經濟的發展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有較大推動和影響作用。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35.53%,所以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也有較大正相關性。

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帶動高等教育的發展。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樣本相關系數為0.95996,通過對樣本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可以得出在顯著水平0.05下,統計量的觀測值為6.854,在拒絕域(—∞,-2.776]U[2.776,+∞)內,這種線性相關程度是顯著的。因此,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城鎮居民的收入有高度的正相關性,而且這種相關性高于區域經濟的影響,說明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人們投資于高等教育的水平在提高。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35.53%,從而高等職業教育與城鎮居民收入也有較大的正相關性。

3.Y,-口的變化與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呈現負相關。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隨著人口自然率的減少,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在增長,范圍在擴大,呈現出一定的負相關性,其樣本相關系數為—0.9591,通過對其樣本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在顯著水平0.05下,統計量的觀測值為3.3882,在拒絕域(—∞,—2.776]U[2.776,+∞)內,這種線性相關程度是顯著的。由此可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具有高度的負相關性,隨著人口自然率的降低,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在提高,因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35.53%,從而高等職業教育與人口的自然率也有較大的負相關性。

四、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主客觀因素

1.主觀因素。第一,政治因素。國家對高職發展的大政方針和遠期發展的前景與預測,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特別是高職教育的關注和政策保障等。第二,社會的認同度因素。人們對高職教育認同度的提高。第三,經費的投入因素。辦學經費是學校發展的原動力,沒有足夠的辦學經費是不可能把高職辦出特色的。

2.客觀因素。第一,區域經濟因素,如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和速度,地方經濟的三個產業的結構比率,農業和加工業的發展水準,運輸和物流及商貿的發展。第二,區域人口因素,如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變化。

3.綜合因素。第一,教師因素。教師水平和技能的高低決定一個學校的畢業生素質的高低,教師的教學理念決定著學生的學習理念和工作理念。提高教師的理念品位是高職院校的首要任務。第二,教材因素。適合辦學理念的教材是教師從事教學的依據,開發高職教育的特色教材、精品課程是一項緊迫的任務。第三,專業及定位因素。如何實現學校的辦學定位至關重要,辦出拳頭專業、特色專業、品位專業才能增強學校的生命力。

五、建構**高職發展的“三維——八卦”動態數學模型

我們根據建構模型理論,通過以上的分析把影響**高職發展因素分成三個維度八個層面,并結合上述對區域經濟和區域人口的分析給出影響指標。在動態數學模型中的水平平面上的兩條坐標軸表示高職教育發展的兩條平衡的支撐腿,它們是支撐高職院校的平臺,豎直方向的坐標軸是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它是決定高職教育是否健康有序發展的杠桿。內部管理是在主客觀雙因素這個平臺上作用的。三個維度共同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八個掛限的有機整合,才能使高等職業教育這個雪球在原點處越滾越大,越滾越健康,任何一個方向的受力不均都有可能使高等職業教育脫離教育規律,滑向一邊,影響持續的發展。在客觀因素的區域經濟和區域人口中我們已通過計算得到他們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影響系數。由于還沒有完全完成對影響高職教育的全部因素研究,現在還無法給出客觀因素影響高職教育的系數。但我們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最終計算出每個層面對高職教育的影響系數。公務員之家

通過上述數字化、模型化,構建出動態空間的“三維——八卦”數學模型,找出因素之間的相關系數,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各因素的協調發展,把高職教育發展理解為“三維——八卦”雪球滾動前進圖。對**的高職教育發展有較大的推動作用,給決策政府部門提供了一定決策的理論依據,對高職院校的內部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省教育事業統計公報[Z].1998~2004.

[2]**省國民經濟與事業發展統計公報[Z].1998—2004.

[3]沈劍光,張建君.構建職業教育發展指標體系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3,(31).

[4]歐陽河等.湖南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3,(31).

[5]黃克孝等.構建21世紀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