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農村信息化職業擴展培訓的意義
時間:2022-01-24 04:39:00
導語:探索農村信息化職業擴展培訓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農業培訓職業教育信息化作用
摘要:新農村建設中,職業教育特別是涉農類專業從理論上講莊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在贛州市農業信息中心籌建工作中一些調查發現,雖然職業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雖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人才培養,促進農戶增收,開展技術培訓與服務、直接支援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存在作用發揮不足的現象。新農村建設需要提高廣大農民的素質和技能,需要轉移大量農村勞動力,這些都要依麓于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結合我校的職業教育以及本市的新農村建設,談談如何擴展職業教育和農村信息化在農業培訓中的作用。
我校作為市級農業培訓的龍頭基地,在本市的農業培訓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兩年的時間里,利用本校的師資力量、教學經驗和實訓設備實訓基地等資源,通過各種培訓,使得各類農民掌握了相應的技能,對農民增收、農村建設、農業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在培訓過程中,存在著培訓時間短、集中培訓效率低等,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以擴展職業教育和農村信息化對新農村建設的作用。
一、建立我市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
把我市各類職業學校的軟硬件資源、師資隊伍、專業培訓資源、實訓基地資源等一并納人資源庫,統一為新農村建設服務。每個職業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專業和精品專業,統一納人資源庫后,就不會造成重復建設。在提高廣大農民的素質和技能、轉移大量農村勞動力時,可以根據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有選擇的從資源庫內調用培訓資源,如師資專家、專業培訓課件教材、實訓基地等,這樣有助干農業培訓能結合各個職業學校特色,保持培訓技能的先進性。建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既整合了職業教育資源,又更好的服務于新農村建設,既降低了農業培訓成本,又提高了各個學校的資源利用率。
二、建立我市的農村信息化網絡體系
據統計,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的促進下,本市的電信寬帶已經覆蓋了95%以上的自然村,在農村基層的信息化網絡建設逐步完善的同時,農業網絡資源的缺乏使得基層的信息化水平得不到提高。在籌建贛州市農業信息中心的工作過程中,調查發現,各地都扶持農村家庭購買電腦已經接入寬帶,但是農民上網后,難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技術培訓資源、市場行情資源等。所以,如何完善網絡體系是農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基礎。在成立贛州市農業信息中心的基礎上,整合我市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統一服務平臺,開發傻瓜式客戶端軟件,通過各種煤體,把各種資源快速的送到農民手中。如:可以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風絡,把專家培訓視頻播放給農民觀看,通過手機短信平臺,把市場行情、病蟲害防治等信息發個農民,通過互聯網,把各類專業技能培訓課件教材給農民學習使用,通過各個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使得農民可以在家讀中專、大學。深人研發智能化服務產品,研究和開發適于農村市場和農民需求的智能化產品,包括應用軟件、多煤體光盤、智能化終端等。這些產品應具有智能化、傻瓜化、實用化、平民化、多元化的特點,即在技術和設計上科技含量高、在使用上簡單便捷、在內容上能解決當前農民急需的技術問題、在價格上低廉、在形式上多樣化,真正做到為民所急、為民所想、為民所用。完善農村信息化網絡體系,從兩端解決農村信息流通不暢和缺乏實效性的問題。
三、培養懂農業的信息化人才
在籌建贛州市農業信息中心的工作過程中,調查發現農村懂得使用電腦和互聯網的人特別少,有子女在外讀大學、中專的農村家庭還能或多或少使用電腦和互聯網。所以,如何使得農民掌握使用電腦和互聯網是農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的瓶頸,有了網絡,有了資源到了農民手中才是最主要的。從2009年開始巔州市農業技術員三定向培養在我校開始招生,這對農村基層農業技術隊伍壯大補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如何使得農民使用信息化平臺掌握更多的技能,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個人認為一方面可以對定向生進行計算機、網絡知識培訓,使其成為既懂農業技術又懂電腦的技術員,在畢業參加工作后,能夠更好的服務于農村;另一方面,可以支持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中專生到農村去發展,最好能每個鄉鎮有一名電腦技術員,既能幫助農民查閱所需資源,又能教農民掌握計算機技能。在發展職業教育基礎上要大力支持畢業生本地就業創業,提高農民受職業教育的比例。通過各方面的信息化生力軍的深入,增強農民信息意識和信息需求。
除了以上一些措施外,各個職業學校可以扶持各地建立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實訓基地,既能解決在校學生的教學實踐,又能支持各地的信息化建設和技能培訓。
在農村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讓更多的農民接受到職業教育,政府更要積極引導職業教育參與新農村建設,整合各個職業學校的資源,為職業教育服務于新農村建設搭建平臺。作為職業教育本身,要加強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職教特色,使其培養人才的職業性特色更加鮮明。職業教育還要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技術服務力度,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 上一篇:論析網絡課程開發設計特性
- 下一篇:探求大學生心理障礙分析及改變策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