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老師專業發展探討

時間:2022-02-17 02:31:00

導語:職教老師專業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教老師專業發展探討

【摘要】師資隊伍建設是職業學校建設與發展的關鍵,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保證,學校應采取多種方式、拓寬渠道,為教師搭建成長的平臺,激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養培訓,深入企業進行崗位實踐,主動參加科研活動,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打造一支技能強、有戰斗力和凝聚力的企業化師資隊伍。

【關鍵詞】師資隊伍;專業發展;企業化

師資隊伍建設,尤其是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是職業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是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主導力量,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保證。因此,職業學校要高度重視專業課教師的成長,為教師搭建成長的平臺,從而打造一支“素質高,技能強”、有戰斗力和凝聚力的師資隊伍。

1以完善合理的考核制度為核心,激勵教師的成長

管理制度是高效工作的保障。學校要致力于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每一項規章制度的出臺都必須經過教職工反復討論修改、達成共識后,再由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這樣,規章制度的貫徹才能被接受,進人心。我校早在2000年就開始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并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完善,而且根據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和隊伍建設的需要新修訂了規章制度。僅去年一年,就先后出臺了《教師職稱管理細則》、《首席教師管理辦法》、《師生參加各級教學大賽獎勵辦法》等,這有力地激發了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一批優秀年輕教師脫穎而出。

競聘上崗,擇優選用,促進師資隊伍健康成長。中層干部是學校管理和工作落實的中堅力量,而教研組長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基層責任者,他們作用發揮的好壞,勢必影響學校的管理效益和發展質量。因此,中層干部和教研組長的選拔與聘用就要任人唯賢,實行透明的跟蹤指導與管理。同時對他們要分工明確,權責統一,獎懲分明,從而不斷地提高管理藝術和工作效率。我校的中層干部經過歷練,都能獨擋一面,遇事不推諉、不扯皮,工作中敢抓敢管,遇事不繞道,能按照學校規章制度和學校總體要求開展工作,及時化解各種問題和矛盾,很好地履行了各自的崗位職能。學校還根據教育教學工作要求,每年制定目標管理,學校與教務科、學生科簽署目標管理責任狀,目標科學明確,這更加激勵了中層干部管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促使他們成為推動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學校還非常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每年都要召開班主任競聘大會,通過一線教師層層競聘,把教育思想端正、專業素質高、教育教學業務能力強的骨干教師選拔到班主任崗位上來,在提高待遇的同時也賦予相應的責任。通過責任的層層落實和嚴格的考核制度,教師工作的創新意識不斷增強,教風規范有序,德育管理工作和班組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借助考核機制的運行,促進教師快速成長。教師考核作為管理杠桿是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考核的公開公正程度直接決定考核結果的嚴肅性,因此,對教師的考核應全面而有重點,有定性分析更要有定量考核,這樣才能極大地挖掘教師工作的潛力,激發他們工作的熱情。我校每學期都按“5221”的權重對教師進行綜合考核,平時有日常嚴格的考核制度和聽評課制度,重點加大了學生學業成績在教師評價體系中的比重,突出學生對教師德能勤績的評價。對考核為D檔次的教師,允許其繼續在原崗位工作,若連續兩個學期考核為D檔,合同期未滿的可轉崗,待合同期滿時終止聘用合同。學校的這種做法,得到了廣大教職員工,包括轉崗、終止聘用合同的教師的一致認可。通過規范而有激勵機制的考核,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快速成長。

2以有針對性的培養培訓措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關鍵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大多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師都是從校門到校門的“原態化”組成,他們有比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但缺乏專業實踐能力,對企業知之甚少,對崗位技術、方法、工藝不會操作。這是現實,但這種現實必須要改變,逐步建立“企業化”的、有教學業務能力和企業工作能力的師資隊伍,不斷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積極開展校本研訓,搭建教師成長平臺。校本研訓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業務素質的必要途徑,教師缺什么學校最清楚,需要補什么學校更有針對性。因此,我校能結合當前的形勢和教師的現狀,適時地對教師進行多方面的校本研訓,主要包括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技巧提升、德育管理機智、寫作技法、國內外商貿現狀與展望、教育技術的提高等等,這些研訓有校內領導和行家的專題,更多的邀請專家來校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從2000年開始的第一屆學校教科研工作會議至今已走過了九個年頭,教師在這個平臺上,盡展才能,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說課、做課、評課、反思、論文碩果累累,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每年都有新提高。

引進企業專家,促進了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再提高。專業教學,尤其是專業實踐教學離不開企業技術人員的參與,近幾年,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傾注了更多,聘請了大連海關、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動漫公司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等企業專家和一線技術人員進校指導專業教師的崗位技能,幫助教師學會崗位規范,練熟崗位技能。

支持教師走出校門參加企業實踐和職業培訓,為教師的能力發展提供保障。教師專業素養和崗位實踐能力的提高是學校發展的推動力,更是學生穩定就業和繼續發展的內動力,因此,專業教師必須參加企業實踐,利用各種機會參加職業培訓,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推進教師“企業化”進程。我校對教師參加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和考試給予時間上和資金上的支持,“雙師型”教師比例已達到70%。學校還實行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輪修制,每兩年專業教師必須進入企業從事崗位實踐1個月以上,年參加企業實踐20余人次。2010年,學校還提出專業骨干教師和首席教師每年進入企業實踐兩個月的意見,部分專業的專業課教師連續半年的脫產式企業輪修,以促進專業教師專業化的新發展。

這一系列的有針對性的措施,使教師在職業道德、教學水平、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專業素質上實現了快速成長,專業化、職業化能力不斷增強,專業教師轉變為“企業人”向前逐步推進。

3以科研為推手,促進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

科研興校,科研育師這是新時期推進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業已成為教學管理者和教學一線教師的共識,在教育教學實施的同時,勇于承擔科研課題,積極創新實踐,對教師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起著推動的作用。我校由教學副校長和教學顧問主抓科研工作,積極申請各級科研課題,定期召開會議,了解課題開展情況,總結課題經驗,提出課題研究任務和要求,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針對性、指導性,適時推廣課題研究成果,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向深遠發展。“十一五”期間,我校承擔國家教育規劃立項課題3個,省級教育規劃立項課題4個、市級教育規劃立項課題4個,有力地推進了學校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近一半的教師親自參與各課題的研究,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教師隊伍也得到極大的鍛煉。

4以組織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為抓手,促使教師成為技術專家

普通教育看高考,職業教育看大賽,這現已成為教育界不爭的事實。教師親自參加技能大賽,或是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這是一個經歷,更是教師自我完善和不斷提高的過程,是成為技術型教師必趟的一條河。連續幾年的全國、省級專業技能大賽,不論參賽項目是不是拿到金銀銅獎,教師都在此過程中有很大的收獲,專業技能也在日復一日的集訓中不斷長進,成長為某一專業的技術型專家。因此,做為學校,一定要提供平臺、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各級專業技能大賽,讓教師創新學習,主動與企業人士共同探究技術難題,逐個難關攻破,使專業技能水平得以全面的提高。

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走專業化道路,新的人才培養方式推進教師不斷成長成熟,學校要創造教師發展渠道,做為教師自身不能等,也不能靠,要有自我提高和發展的意識,把握一切機會,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發展自己,相信有付出就會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