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職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現狀與策略

時間:2022-05-05 06:24:00

導語:透析中職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現狀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中職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現狀與策略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是我國未成年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對象。因此,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參與者,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他們的情況作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當今中職學生的思想現狀

近年來,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非常復雜和艱巨。部分中職生的思想狀況令人堪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信心,自卑感強

由于受高中熱的影響,很多中職生認為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是優秀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就是“末等公民”,具有較強的自卑感,意志消沉。

2.文化基礎差,不愛學習

由于初中階段沒有打下良好基礎,加上學習習慣差,因此,中職生的文化基礎特別是數學、英語等課程普遍較差。另外,由于長期養成的習慣,他們進入中職學校后,不會學習、不愛學習的陋習很難改掉,因此,他們對于全新的專業技能課,學習興趣也不高。

3.行為規范和自律能力差,法制觀念淡薄

出口成“臟”、抽煙、打架、早戀、亂扔垃圾等現象隨處可見。明知道不可以違反學校規章制度,但自控能力極差,明知故犯。

二、中職學生的幾種特殊矛盾心態

伴隨著上述思想狀況,中職學生身上還明顯地存在著這樣幾種特殊的矛盾心態:

1.失落感和得勝感

有的學生認為沒考上高中,就低人一等,失落感強。有的則認為,3年中職生活,混個文憑,畢業后找個一般的工作也不錯,由此引發“破罐子破摔”、“松口氣”、“得過且過”的想法。

2.職業自豪感和職業自卑感

中職學生對自己即將從事的職業評價十分敏感,例如,當別人說:“當商店售貨員也不錯。”學生對這句話中的“也”字會產生強烈的內心體驗,僅管外部表情上極少顯露,但內心深處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另一方面,隨著學校職業教育的深入,以及對即將從事職業的深入了解,他們又會產生一種職業自豪感。

3.對自主擇業的向往和對就業前途的不安

中職生十分關心就業動態,青年人比他們的長輩更容易接受就業的市場機制,更愿意按照個人的發展意向去選擇職業。但目前就業形勢、企事業增效減員和人才“高消費”的現實,又使中職生對就業前途忐忑不安。

三、中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對策

針對中職生的思想現狀和幾種特有的矛盾心態,我認為中職學校的政治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課程的優勢,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應做到一引導、二改革、三幫助。

1.引導學生以“成功者”的心態去迎接未來

中等職業學校是學生進入人生的一個新起點,但中職生卻普遍存在著一種失敗的心理狀態。部分學生自暴自棄,不能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對前途失去信心,缺乏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意識,學習困難,自控自律能力差。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只是他們的長處沒有機會得到展示。例如:中國玉米育種專家李登海、寧波市著名勞模周寧芝等都是中職生成功的典范。像這樣的案例在政治課堂中運用,貼近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思想觸動非常大,因此,教學效果也十分明顯。

2.改革學生德育成績的評價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正的道德則是對道德的追求,學校生活中的道德必須成為道德實踐。”他的觀點告訴我們: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應該是把道德轉化為學生自覺的實踐行為。由于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學校只有成績考核的標準,沒有道德評價的標準。根據我校規定,學生德育課學期總評成績由平時作業、期中成績、期終成績、平時品行表現4部分組成,它們各占10%、15%、25%、50%。這種評價方式的側重點在品行評定,具體操作以學校對該生的學期操行評定等級為標準。如果學生期中或期未考試成績不理想,但其平時品行表現良好、上進心強、進步快,那么,學期終評成績仍可給其及格。反之,考試成績再好,也不給予及格。這種操行評價方式,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真正達到了“學校生活中的道德必須成為道德實踐”的目的。

3.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政治課授課模式注重知識的傳授,缺乏解決深層次的思想問題,學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微乎其微。因此,為了真正提高中職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應徹底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課堂討論、啟發式教學、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講與老師評、學生編演小品、勞動紀律教育以及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等互動的多主體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思考中提高認識,在總結后擁有理論,在討論中不斷獲得正確的調整。

4.幫助學生樹立愛崗敬業思想

中等職業學校的主要教育任務是向各類企業輸送一大批具有較高素質的一線技術工人。在政治課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思想,并把它作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我校還組織學生在多媒體教室收看相關教學片,到企業車間與工人師傅交談,聽取企業成功人士或優秀中職畢業生的現場報告,并且分析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勢,讓學生了解找工作的不易等。這些教學方法的采用,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自然主動地接受信息,逐漸樹立起愛崗敬業的思想。

5.幫助學生樹立勞動光榮的意識

現在的中職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優越,父母親的嬌寵和包攬又導致大多數學生缺乏勞動光榮意識,針對這種情況,在政治課教學中,應幫助學生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給他們講徐虎、李素麗等全國勞模的故事,在炎熱的夏天帶他們到學校鍋爐房,看司爐工工作,在寒冷的冬天看交警紅綠燈下指揮交通,參觀建筑工地等。經過這樣的教育,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樹立起勞動光榮的意識,很多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成了單位里的勞動能手。

6.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買飯插隊、隨地吐痰、亂扔紙屑、出口成“臟”、躲在廁所抽煙、跟老師頂嘴等現象在中職生中屢見不鮮。作為政治教師,應經常告誡學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要求全體學生從我做起,自覺養成良好習慣,因為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終身受用的資本,不好的習慣則是人一生的羈絆。

中職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任務非常繁重。要搞好這項工作,使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行為習慣能及時根本好轉,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個長期的、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全體教師特別是德育課教師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