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校教學質量的干擾因素與方案

時間:2022-08-26 08:50:00

導語:高職校教學質量的干擾因素與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校教學質量的干擾因素與方案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水平。只有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學生就業質量,使高職院校發展有后勁。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影響因素對策研究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目前,由于種種原因,河南省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不容樂觀,存在著諸如辦學機構急于擴張規模、不注重教育質量、采用本科院校“壓縮餅干”式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不適應就業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

一、影響因素

(一)辦學指導思想不夠端正

河南省高職教育發展時間尚短,對高職教育的認識還不清楚。傳統的“關門辦學”的教育指導思想對高職教育的教學工作影響很大。我省很多學校對專業的設置缺乏行業依托,脫離市場需求,職業特色過于突出。普通高校辦高等職業教育,在具體工作中存在著“重普教、輕職教”的現象,對高職教育的規律、性質以及專業設置、教學目標等缺乏深入研究。在一些高校中,相應降低了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將高職教育與成人教育一起作為學校創收門徑。

(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

河南省部分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照搬學科型大學的模式,對于高職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現代科學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還遠遠不夠。相當多的專業在教學上明顯存在著課程陳舊、教材落后、教學與實踐相脫節等問題。以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10級文秘專業的主干課《中國現代文學》,使用的教材為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自學考試教材,封面上標明1917—1986,在時間上就已經太落后了。

(三)教師隊伍結構滯后于高職教育的需要

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我省許多高校的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基本上是由高校普教老師組成,由于他們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特殊性認識不夠,習慣于過去普教思維定式,從而不能完全適應高職教學。

(四)教學基礎設施薄弱

眾所周知,高職教學特色的重要保證是與專業配套的實訓基地、實驗室以及必要的活動場所。特別是實習基地建設和教學設備的投人更為重要。目前河南省高職教育缺乏足夠的硬件投入,在教學基本設施(如實驗設備、圖書)方面還存在較大的缺口。

(五)政府經費投入不足

政府經費投入不足是影響和制約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原因。河南省高等教育發展相對落后,全國高等教育的平均毛入學率為百分之二十二。據統計,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百分之十九,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地方財政投入嚴重不足,人均財政撥款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二、解決對策

為妥善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在全面學習領會國務院《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的基礎上,提出幾條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對策,與研究者商討。

(一)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專業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色。要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準確定位培養目標,它直接影響高職教育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是其顯著的特點。

(二)建立、完善院系兩級管理模式

成立由學校、企業的管理人員、專業人員共同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要定期召開會議,參與制訂或審查教學計劃(培養方案)、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等重要教學文件,及時對專業建設問題提出指導意見。

(三)不斷完善教學計劃

職業教育教學計劃要體現出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其中包含課程體系的設置、教學環節的確定、特色課程的確定、理論與實踐課時的分配等等。

(四)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力度

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突出高職課程的自身特色,使高職課程與普通大學的課程相比較而言,具有相對的靈活性和針對性。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要做好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企業崗位的任職要求,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廣泛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現場指導等教學方法,融“教、學、做”于一體,真正做到“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和夠用為度”,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和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通、愛崗敬業、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這方面,開封黃河水力學院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制度。他們采取“一培”、“二引”、“三留”、“四聘”這四種措施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培”是指把中青年專業教師送到企業、科研單位中進行培養。“二引”是指每年有計劃地引進重點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和專業帶頭人。“三留”是指實行事業吸引人、感情凝聚人、政策激勵人、待遇留住人的用人機制。“四聘”是聘請有實踐經驗又有扎實理論基礎的專業人員、專家教授、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充實教師隊伍,改善師資結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六)要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

教材的選擇和編寫也是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遺憾的是目前河南省職業教育中,真正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的教材尚不多見,往往是沿用普通大專甚至大學本科的教材。鼓勵教師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

(七)辦好特色專業

優先支持在工學結合等方面具有優勢以及有益于培養高技能緊缺人才的專業。辦好重點專業,對師資、設施等基礎條件好,特色鮮明,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的專業進行重點發展。專業建設是學校建設的核心,要制定富有特色的專業教學計劃并開展實施。

(八)大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職業教育中要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教學內容過程中要突出實踐能力培養,不斷加強實習管理,通過加強實踐考核來引導學生實習,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工學結合的本質是教育通過企業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學校根據企業的真實需求與企業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合作,提高學生就業率。企業按照自己的生產需求,與學校資源共享、互相確定培養目標、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并通過提供設備、教師等方式,與學校合作培養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學校教育只有與企業用人結合起來,才能實現雙贏。

(九)完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它更需要完善以學校為核心多元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做得很好,為提高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要求,實行教學質量一票否決。省教育廳有關部門本著“以評促改、以評促建”的重要原則,定期對高職院校進行評估。

(十)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首先,要提高政府對高職的投人比例。在確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總額的前提下,政府應按照教育成本確定經費配置比例的原則,調整普通高等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公共教育經費的分配結構。其次,政府要統籌區域內高職公共資源的配制和建設。再次,拓展投資渠道,落實優惠政策,保護投資主體利益。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對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企業按一定比例返還其繳納的城市教育附加費的同時,給予企業相應的補償或稅收優惠。

總之,在各類高職高專院校中,培養人才是根本任務。教學是中心工作,教學改革是各項改革的核心,提高質量是永恒的主題。教學質量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生命線,在當今大眾化教育的大環境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