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領人才背景下的職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9-30 08:19:13
導語:灰領人才背景下的職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設計藝術類專業職業教育現狀
目前各大高校的教學仍主要是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全日制在教室中學習理論知識,而對于實際操作性的課程,親自動手實踐較少。當然,對于這一學習模式的形成,不僅僅在于各大院校或是某些老師的責任,這一教學模式的改變也無法僅僅借助某方面力量快速完成。各大院校的藝術類學生,多數是高中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成績不理想,或高考失利,其中的部分學生由于對學習興趣的缺失,認為進入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鍍金,等到畢業后由學校安排工作。
在當下的教育背景下,尤其是就業形式日益嚴峻的情況下,許多學生選擇藝術設計類專業就是為了能夠在畢業后有份可心的工作,可是不少學生由于學習成績較差,對學習興趣的缺失,進入學校后的學習情況不容樂觀。作為高校職業教育的教師,就應該堅持以育人為本的原則,結合本專業實際情況,努力探索創建出一套新的職業教育模式。
2.1借助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力推動藝術設計的職業教育網絡資源庫設。
首先,要以我國職業教育資源網為基礎,力爭實現對職業教育資源的全面整合。打造出更加完善、健全,也更高效的職業教育網絡服務平臺。其次,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海量資源,打造富有特點的專業和課程資源。在現階段,國家非常重視職業教學的發展,廣大的藝術院校一定要積極利用這種政策的“東風”。大力推進校本課程項目的建設,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一系列精品專業和課程體系。并將之作為教育樣本共享給其它合作院校。再次,要大力推動對公共課程資源的建設,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現階段,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全面,以藝術設計的畢業生為例,如果畢業之后從事動畫設計卻不能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科學地掌握,所設計出來的作品就只能是美、日動畫的抄襲品或者毫無文化深度的“快餐式”作品。因此藝術院校應強化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在內的公共課程教學資源。
2.2打造富有特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
隨著社會化分工體系的愈加細化,社會對于藝術設計業學生專業技能的專精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開展對學生的職業教育,藝術院校大力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增長成為了必然趨勢。而這種增長必須是建立在對課程設置體系進行全面分析與研究基礎之上的。例如臺州師范學院藝術設計專業以“滿足個體發展,適度超前教育”為原則,將課程體系劃分為文化基礎、專業理論、整體實踐、專業崗位實踐等四個主要的模塊。并將其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合理地分配在學生的學習之中,從而將三年制教學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4.5比5.5”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
2.3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職教培養目標。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藝術院校要想使自己的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提升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就一定要積極地觀察市場需求的變化,并合理調整本院校的培養目標。首先要充分發揮整體的區域優勢,立足本省市場的需求,進行課程體系和實踐模式的調整。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下的“互利互惠”的職業教育委員會,力爭盡可能地吸引優質實習企業加入到會員單位的團體中。大力推動本院校重點特色專業的建設,不斷創新學生社會時間的形式和內容,形成校企之間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其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重點突出本院校的教育優勢與特色,從而在促進學生專業技能增長的同時,提升本校適應就業市場初、中級職業需求的能力。再次要注重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深化改革,及時吸收兄弟院校在職業教育進行中的經驗、總結不足。為學生營造更好的適應其以后職業發展的學習和實踐環境,并反過來促進本院校課程體系的創新,豐富教學組織模式和教學管理方法,深化工學結合模式的內涵,使本院校的職業教育能夠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對設計藝術的職業教育模式展望
設計藝術類專業的職業教育模式一定要向灰領人才培養目標上靠近,因為設計藝術類專業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首先是能夠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其次要有夯實的理論基礎做指導,而這些要求正好符合灰領人才的定義。所以,筆者認為對于設計藝術類的人才培養,要仿照灰領人才培養的模式來進行推動。
3.1要注重加強理論基礎的教學。
專業理論的教學是為了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現階段,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是出于對繪畫的喜愛才報考該專業的,這些學生由于在高考錄取方面的分數要求相對較低導致他們在文化課方面的“先天不足”,造成學生的理論基礎相當薄弱。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藝術設計相關理論的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將理論講授、示范作品分析、課間輔導與課后總結等幾個關鍵環節進行科學融合。幫助學生盡快建立關于設計專業的理論體系,增強他們對于本專業屬性與特征的認識,了解藝術設計的方法和要求。科學的教材選擇與搭配對于提升藝術理論教學效果有著非常明顯的效果,因此要想有效地加強學生的理論基礎,就必須要注重選擇內容與方法兼備的優秀教材。藝術院校的相關領導一定要注重對教材的選擇與更新,有條件的院校甚至可以針對實際情況自己編寫教材,合理開發校本課程。與此同時,藝術學院的教師還可以嘗試將學生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借助通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解決,例如在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中,可以通過網絡收集一些知名播音員普通話失誤的視頻,然后同課堂教學內容相比較,從而生動形象地將學生需要注重的問題表現出來,使學生能夠產生深刻的印象。
3.2要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
據相關調查顯示: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作品的構思、圖紙繪制到制作實施的工程,是學生參與性最強、思維最為活躍、理論結合實際能力發展最快速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將已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消化和整合,還能夠從中發現自己學習的遺漏之處以為對一些尚未學習的知識點產生科學的見解,從而提升自己在專業實踐范圍內的獨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尤其是一些相關的計算機軟件如photoshop等,單純依靠老師講述和死記硬背很難將各種命令都進行得心應手地運用,而如果通過具有針對性作業的布置,使學生自己動手來進行操作,學生的掌握程度無疑會大大提升。最學生的作品完成之后,教師應以“趁熱打鐵”的精神來對他們的作品進行講評和總結。與此同時,組織學生開展相互之間的討論與交流。要求他們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指出其它同學作品的優點和缺點,并試著從理論角度分析其作品的優勢所在,從而為今后的設計獲得有益地參考。這樣不僅使學生從理論上總結專業設計實踐,更主要的是促使學生加深和鞏固已學的知識,使認識深化。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關鍵。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院校一定要以身作則,提升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視。不僅要注重引進專業的實踐教學人才,還要加強對本校現有教師的培養,從而能夠對學生的職業發展進行科學地指導。在專業課的教學中,也力爭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職業發展觀念進行滲透,從而加強學校職業教育的氛圍。此外,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組建一些以社會實踐為主的團體,并定期舉辦經驗交流會,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社會實踐的興趣。
3.3在學生實習的時候,要注意時刻引導學生思考和解答所遇到的每一項問題。
對于當代大學生加強職業教育是國家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難而采取的重要舉措,它對于全體高校學生尤其是藝術院校的學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這些問題很有可能是他們在今后的實際工作當中會經常遇到的問題,在進行講解的時候,要注意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理論指導,并且要讓學生培養出自學的能力,必要的指導可以解決學生的難點問題,這對于學生建立理論框架也是非常有好處的。藝術院校的畢業生就業之后面向的是廣大觀眾,他們的社會示范力量是無法估量的。通過加強職業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動手水平,能夠使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進一步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并在此基礎上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職業方向,使他們提前適應社會的生存方式。以上就是筆者對未來設計藝術類專業的職業教育模式的展望,僅僅將學生培養成為理論型人員不難,難的是讓學生明白理論聯系實際,用理論知識指導實際操作,這才是目前各大院校培養學生的目的和重點。每個學生來到學校學習都是為了以后能有能力在社會上生存,并且用自己的能力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學校的教育模式決定了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所以我們需要努力改善培養人才的教育模式,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軌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灰領人才教育背景下,設計藝術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是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的教育模式來進行推動。藝術高校應積極主動地將專業課教學與職業發展的教學相結合,樹立人文教育的目標,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材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切實地實現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全面提升,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綜合能力更上一個臺階。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各大高校應該探索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教育模式,才能為社會和學生自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肖月寧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上一篇:鄉上半年依法治市工作總結
- 下一篇:土地掛鉤項目開展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