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旅游管理教學改革初探

時間:2022-06-03 08:49:50

導語:高職教育旅游管理教學改革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育旅游管理教學改革初探

1.高職教育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職業素質和人文素養良好,專業技術和技能較強,市場意識和創業精神較為突出,在旅游相關企業從事接待、導游、旅游服務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了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旅游高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依據以下幾個標準:一是要滿足旅游人才市場需要,以就業為導向,以“工作項目”為導向來開展教學活動;二是為學生就業奠定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實現畢業就業零距離;三是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實操能力,強調課程內容的應用性和需求性。但是,目前我國高職旅游教育的現狀并不樂觀,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致使高職旅游教育難以滿足社會對旅游專業高素質應用人才的需要。通過調研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突出問題。

1.1重理論輕實踐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是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為基礎的一種教育類型,其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國現有的高職旅游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環節非常薄弱。

1.2實訓基地建設不完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注重培養操作技能優越型的實用性人才,各種專業實訓室的建設,為學生走向未來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實訓基地的建設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并不完善,主要表現為實訓基地功能不完善、實訓基地建設與市場不對接、實訓基地非常有限等各種問題。

1.3師資力量薄弱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加強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加強實踐教學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作保證。而目前,由于歷史和現實條件的限制,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大部分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雙師型”教師缺乏,致使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2.對策建議

為適應現代高職教育特點,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要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2.1創新現代化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以往的純理論課堂教學,創新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實踐教學多元化。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施“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從而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實現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的無縫對接。

2.2協同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高職院校要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重點培養學生的實操動手能力。高職院校在建設旅游管理專業校內外實訓基地時,應秉承協同創新理念,在政府相關部門的領導下,加快發展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優化配置高職院校、旅游科研院所以及旅游企業等資源,打造良性循環的旅游協同創新平臺,形成“多元、融合、動態、持續”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2.3推行“三明治”式人才培養模式。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創新了“三明治”式“2+1”高職實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明治”式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一定的專業知識后到實踐中去實習體驗,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就能接觸社會和了解企業,之后再帶著實習中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目標回到課堂學習,將短期社會實踐、校外實習與校內實訓教學在三年內加以融合并穿插進行,實現校內課堂教學與校外實踐環節高度融合的目的。

2.4優化師資結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師應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經驗,為適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的特點,要建立起一支優質的專業教師隊伍。一方面,重點培養“雙師素質師資”,建立專職教師下企業調研實踐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專職教師有效激勵機制,為教師職業發展提供綠色通道,完善用人機制。

作者:曾曉花單位: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