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時間:2022-11-05 11:20:28
導語: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前言
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一部分,它為社會輸出初、中級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等職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就業創業能力”,讓他們“成為適應工作變化的知識型、發展型技能人才”。培養這些人才的中等職業學校,在課程的安排上是以專業課和實踐操作為主,相對的公共基礎課就處于副課的地位,語文課作為公共基礎課中的其中一門,對于學生來說其重視程度是遠不及專業課的,不只是出于語文課的實用性不及專業課,更不僅僅是學習語文的多年疲倦感導致,還在于中職教育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存在嚴重的扭曲,再加上中職語文教師主觀上隨遇而安,這樣就導致了學生不僅不能從語文課上學到所需要的知識,老師也不能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正能量作用。中等職業語文教學亟待改革,為了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也為了今后社會更進一步的和諧與富強,作為低齡學生最后一個階段的學習,語文教育是傳遞人文關懷和精神修養的不可替代的途徑,起著任何學科都不可以代替的重要作用。中等職業教育生源差,這是共識,這些學生幾乎都有的共同特點就是:學習成績不理想,基礎差,層次低,學習態度不端正,自我約束力差。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只有短暫的兩年在校學習時間,之后就要踏入社會,這就決定了中職教育必須突出實用性和有效性。作為基礎課的語文教學就更不能延續之前中學時的應試考試的教學法,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模式。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學應該是集文學、國學、歷史、政治、職業規劃、語言運用、應用文寫作、禮儀傳統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拋開教材,結合學生的專業和實際傳遞有效的知識,從而挖掘學生身上的潛能,為他們走上社會做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準備。下面文章將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三個方面來談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二、教學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基礎課教學都應該緊密圍繞著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進行。語文教學更應該首當其沖地結合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制定適應學生能力,綜合發展的教學方案,教學目標的設定又是尤為重要的,它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學目前已經陷入停滯不前,學生反感,老師難教的狀態,要改變這種狀態,首先就得從根源的教學目標著手改革。中職教育語文教學應當以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應用的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能以健康心態面對生活和工作為總目標。下面將具體論述。知識目標,結合典型的文本材料,教會學生語言表達的關鍵性和靈活性,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傳承,掌握基本文體的寫作和要領。這也就是說,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突破常規的文章講解,而要以文章講用途,以用促學。不是簡單地知識羅列和分析,更多的應該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為學生的職業之路做鋪墊。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為人處世,處理問題的能力,從思想上提升學生的品質以及為今后職業的可塑性打下基礎。語文教學所應發展的學生能力應該是其一輩子都受用并且獲益的,中職學生年紀尚小,遇事易于沖動,在學生性格的基礎上,老師結合相應的禮儀、文化教學,幫助其成長。情感目標,學會尊重生命、愛惜生命,拼搏奮進,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社會人。這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是中職教育的使命。“要學技能,先學會做人”,“做人”對于一個中職學生來說是尤其重要的,如果在學校不能正確引導、教育,今后對于企業、家庭、社會來說都將會成為一個悲哀。中職語文教師對學生成長的關注是最為重要的,對于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來說,并不是學生記住了幾篇課文,理解了幾個作者的寫作意圖就覺得很高興,而是從語文課中培養了一批批即將走向社會的尊師重道,寬容厚德,承載有度的中職學生。
三、教學方法
中等職業教育不同于大學也不同于初高中教學,這就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盡相同。語文教學基本上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學生也是比較喜歡這樣的教學方法,自己坐在下面,想聽聽一下,不想聽就完全“屏蔽”。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短短的一節課就自然而然成為了消磨時間,語文教學完全失敗。中等職業教育的語文教學要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法,向其他學科教學學習,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去除課堂的束縛性和教學的死板性,嘗試情境教學法,任務完成法,游戲法,自主探究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注重語文教學的“靈活性”和“育人”的品質性,語文教學應該滲透著濃厚的人文精神和情感關懷,要引導學生體悟并內化,這是語文教學最難的,也是德育和美育的關鍵。語文教師要敢于走創新路線,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做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敢于開口說,會用心聆聽,會用大腦思考。“教無定法”,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走下講臺,走進學生,開拓新的適宜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學是其他課程教學的基礎,如果教學方法不得當,那么就會讓學生起連鎖反應,對于其他的課程學習也不會盡如人意。語文教學方法的革新在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的共同努力,老師不僅是智慧的傳遞者,也是人格的塑造者,老師不應該簡單地滿足于上課按時到,下課按時離開這么簡單的循環。老師應從教學實際出發,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意識和思想幫助。只有教學方法的改進才能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也才能夠突出語文教學的實用性。
四、教學內容
中職教育的基礎課教學基本上都有規定的配套教材,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選取什么樣的文章和內容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學不應當是單一的教學,而應該是綜合性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專業課,還要融入文學、語言運用、應用文寫作、歷史、政治、國學、人文、禮儀,德育、美育等,還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勵志教育,這樣語文教學才能算是實用的。在問卷調查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職學生都認為現行的教材是有缺陷的,是偏離了學生的知識需要和今后的職業需要。中等職業教育體系下的學生是性格、人格、品質都還在發展的學生,這時候如果語文教學不能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話,那么對于其今后的個性發展也是不利的。語文教學內容應當選擇有代表性文本,老師可以拋開教材,以專題形式進行教學,比如說: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古文,現當代文學作品,現代詩,外國文學作品等專題,這并不是說每一個專題都要細致講解,而是每一個專題做大致介紹,然后選取一兩篇較有代表性的進行細致學習,這樣就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課堂上老師應該傳遞大量的信息,方方面面的信息,結合社會發展以及現有的制度體系和學生談職業,談人生,也可以師生互動,一起溝通、了解世界。當然了這對于一位老師來說知識和閱歷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給學生一碗水,那么就得先有一桶水”,不應該局限于書本,而要在語文課有限的時間里傳遞給學生不盡的信息和知識。語文教學教學內容要豐富多彩,要本著對學生知識面的增加,思維的拓寬,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利用身邊豐富的媒體來繼續學習,學會讀書。語文教學不僅課程內容要豐富,對于學生的課后作業也必須講究豐富性和有效性,不能局限于常規的聽寫、背誦、抄寫、配套習題冊,課后練習等形式,要挖掘學生的潛力并培養自覺學習的能力,課后可以布置一些有創意的作業,比如說自己查閱某某作家的某某作品,完成一份某某作家的檔案,寫一份某某作品的概要等。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和綜合可以大大提升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也才能培養更接地氣的學生。
五、結語
總之,中職教育語文教學只有從教學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三塊綜合改革調整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中職教育的明天是美好的,語文教學也會承當起更大的責任并發揮出更好的效用,語文教學的改革是老師、學生都共同期待的,在新型的語文教學開展中,定能為社會培養輸送高品質的技術工人。
作者:李青 楊坤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昆明電機技工學校
- 上一篇:職業教育中公寓為主體思想教育工作思考
- 下一篇:民辦高職院校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及策略
精品范文
10中等生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