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數學課程的學習效果評價
時間:2022-11-06 09:13:47
導語:中等職業教育數學課程的學習效果評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學習效果評價方法單一
現行的數學學習效果評價,多采用占比較小的平時成績與占主導地位的期末成績相結合的評價模式。教師往往通過作業和課堂出勤來考察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方式相對單一。這種學習效果評價方式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喚起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自信心。
1.2學習效果評價功能功利化
學校和教師注重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以分數的多少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考試成績與學生的年度獎學金評定、學期學年的評優、推先等活動相關度過高,導致了學生的功利化趨向。重數學知識、技能、能力的評價,輕非智力因素的評價,不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情感和意志等因素。
1.3學習效果評價內容片面化
數學學習效果評價不僅僅是對數學專業知識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核。然而,目前中職數學考核內容多為教材上最基本的內容,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考題很少。這不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中職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對學生的評價應當“結果與過程”并重;注意對學生的差異性評價;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動態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
2學習效果評價,內容應多維化
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2.1學生的成長記錄袋
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是一種質的評價方法,通常用代表性實物來反映學生學習情況。體現形成性評價,學生自主評價,強調學生自我縱向比較,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成長記錄袋的內容應該是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的實物材料。例如一次做得好的數學作業,一篇數學日記,有明顯進步的測驗試卷、階段性評價材料等。成長記錄袋的用法:(1)學生要經常觀看,由此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2)請家長觀看、評價;(3)同學間相互學習、觀摩;(4)學期末,教師給出對學生的評語。
2.2學生親歷數學學習過程
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倡導“用再創造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能否通過教師指導和自身的實踐來獲得知識,學生能否親歷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習效果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一。例如在講解完“集合的表示法”的基本表示形式后,教師可以先分別給出用“列舉法”與“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例題。(1)大于-3且小于11的所有偶數組成的集合。(列舉法)(2)所有奇數組成的集合。(描述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編出相應的習題,學生自主學習和討論,教師適時地給學生以指導。學生通常會很快編出問題:(1)小于6的所有整數組成的集合。(描述法)(2)在直角坐標系中,由X軸上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描述法)(3)絕對值小于8大于3的所有正整數組成的集合。(列舉法)(4)方程3X-6=1的解集。(列舉法)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數學的欲望,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
2.3應重視數學實踐內容
中職學校數學評價的內容中,實踐性和應用性知識很少,這容易使學生走入學習的誤區。評價的內容要有利于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應該增加鍛煉學生分析和實踐運用能力的評價內容。在內容的選擇上首先要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數學思想、淡化計算技巧,同時將考核內容合理組合,以便充分發揮評價的檢測功能。考試的內容可分為基本題、綜合題、難度題三類。基本題是指反映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的試題,學生必須掌握。綜合題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內容、方法的基礎上,具有一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難度題是指綜合性或應用性都較強的試題,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學習效果評價方式、途徑應多樣化
學習效果評價方式要注意多樣化,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三結合: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書面考核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例如可以用課堂討論、分層次考核、課后作業改革、學生之間互評或者自評等多種途徑來進行評價。
3.1課后作業改革
3.1.1差異化的數學作業設計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數學作業的層次和數量。可將學生每次的作業設計成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作業(必做題),第二層次,是供學生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的作業(選做題)。通過設計多層次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有成功的體驗。
3.1.2數學作業的開放性和實踐性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性作業,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例如在學習完常見幾何體的相關知識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試為學校小花園設計一座花園雕像造型,要求造型必須含兩種以上簡單幾何體(柱體、錐體、臺體、球體)結合而成,并說明設計思路。在學完數列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目前,通過貸款來買房的人越來越多。商業銀行通常有兩種還款方式,一是等額本息還款法;二是等額本金還款法。請實地了解一下這兩種還款方式的具體內容與條款,并進行分析比較。讓學生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使他們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3.1.3數學作業批改,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教師批改作業不僅要給出量化分數,還可以用書面評語或面批的形式,對學生的錯誤之處及時指導。無論是書面評語還是面批,教師都要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提出差異性的要求。教師富有溫情色彩的批語和循循善誘的面批,使學生不但能學到知識與技能,而且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從而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
3.2差異化考核
3.2.1分層次考核
對于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在日常教學中要適當加深、加寬教學內容,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及實踐動手能力。對于數學學困生,教師要變換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愿意學、能學會”,從而保證學生達到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多上習題課、多做基礎題,重點培養學生基本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核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給出不同的考核試卷與考核要求。
3.2.2開卷考試
采用開卷考試形式,允許學生攜帶參考資料進場考試。這種考試辦法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有利于學生在考前認真復習,將所學知識加以梳理和提煉,這也是數學知識系統化和內化的過程。
3.2.3二次考核
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長與發展。通過對學生多次的考核評價,也就促進了學生的轉變與發展。對于數學學困生而言,二次考核、二次評價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更有信心。這種二次評價能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自我比較,看到自身的不足,感受自身進步的喜悅,從而產生學習動力。具體做法是:第一次考核后,教師幫助學生進行試卷分析,學生訂正后再做;第二次,教師用同種難度的試卷給他做。如果效果不佳,可多反復幾次。通過“二次考核”的方式,學生的成績會逐步提高,從而逐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升學習效果。
3.3學生的自評與互評
3.3.1學生互評
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即便對同一個問題,學生的見解也各不相同。通過學生討論與互評,不同的解題思路在討論中互相碰撞,使大家原本較模糊的認識清晰化、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也更加客觀、公正。
3.3.2學生自評
自評是培養學生對自我進行認識、進行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高評價的客觀性。
4學習效果評價時機,合理把握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教學效果評價也是如此。教師要合理把握評價時機,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4.1在思維碰撞處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所建構的新知和他人所建構的新知相碰撞、沖突時,教師應當適時進行引導,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爭論,使學生建構新的知識體系,獲得新的情感體驗。
4.2在思想方法交流處評價
數學探究強調動手實踐,通過動手前的動腦,可以讓動手變得更加有序;通過動手后的動腦,可以使動手更加有效。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學生們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成果,互相彌補認知上的不足,達到良好的效果。此時,教師適時介入評價,將會事半功倍。
5學習效果評價的具體實施步驟
5.1教師制訂《數學學習評價明細表》
課程開始前發給班級的學生,讓所有學生進行討論,給出意見與建議,對《明細表》作出補充與修改。
5.2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
每組推選出組長一名。由組長負責填寫評價記錄表。
5.3學生進行自評、學習小組內互評
最后各組組長進行記錄,每次課課后交課代表,課代表每周匯總一次。在學期末,數學成績進行總評時,形成性評價占70%。
5.4評價內容
包括出勤情況、課堂紀律、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如小組討論、合作交流、課堂發言、課堂演練等情況)、上交作業情況(知識性作業、實踐作業)、完成作業質量、階段考核(如測試卷、實踐報告、實踐課題)、期末考核(開卷、閉卷)等。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的作用,這樣做鍛煉了學生、解放了老師。這種評價方式更加客觀地反映了學生的數學學業成績,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發展。
6結語
該研究針對當前的中職數學學習效果評價,存在學習效果評價方法單一;評價功能功利化;評價內容片面化等問題。從改革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時機、評價實施步驟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論述。提出了學習效果評價內容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評價過程中要注意三結合: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書面考核和實踐應用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教師要合理把握評價時機,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并給出了學習效果評價的具體實施步驟。
作者:白繼萍 單位:河南省外貿學校
精品范文
10中等生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