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導向高等職業教育數學課程改革

時間:2022-11-19 05:29:59

導語:項目導向高等職業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項目導向高等職業教育數學課程改革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學生的就業導向為發展目標,并在適應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情況下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因此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除了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核之外,還需要教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實踐知識以及實踐操作能力。本文對以項目導向高等職業教育數學課程改革模式進行了探索分析。

關鍵詞:項目導向;高等職業教育;數學課程;改革

在高等職業數學課程的設置過程中,需要將學生未來的職業背景作為核心,并充分體現出項目學習過程以及工作過程兩者的優化整合。這也就需要高職院校能夠將項目學習的內涵作為理論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高職院校數學課程的改革,從而在培育學生數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也使得其實踐操作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輸送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一、現階段高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生方面

近年來,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學習優秀甚至中等學習水平的高中畢業生都可以進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這也就導致了高職院校的學生入學成績參差不齊,生源質量不斷滑坡。而數學這門課程理論公式較多,學習過程比較枯燥難懂,高職院校的學生因為自身的數學基礎過差,導致了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于一些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不夠,難以取得良好的數學學習效果。此外大部分學生認為進入高職的目的是學習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為畢業后的就業做好準備。因此學生普遍存在對文化基礎課程的厭學情緒。除此之外,學生們進行數學學習的目的也多是為了應付考試,無法將數學知識應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中,這也就導致了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教師方面

在現階段的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是憑借著以往的教案及教學經驗進行教學工作的,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會應用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數學資源來進行教學。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就容易導致教學內容只是一些單調的數學符號以及數學理論,而這種枯燥的數學教學模式并不適合學生,容易導致整個數學課程的教學氣氛乏味、沉悶。此外,一些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采用的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并未通過鮮明的生活實例以及有趣的講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高職教材方面

現階段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材都是嚴格按照學科的進展來進行編寫的,多是先給出一個概念,然后再圍繞該概念得出一些結論,最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應用的介紹,這也就會讓學生的思維朝著固定的方向發展。此外,現階段的高職數學教材對于數學的知識結構以及學科體系重視程度過大,而對于數學的課程內容以及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重視程度不足,并未能夠在教材中充分體現出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這也就使得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項目導向教學方法的優勢

項目導向學習指的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之后,讓學生們自主參與設計,并進行一些實際問題的解決,而在這一過程之中,學生也就能夠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來完成該項目的研究,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升實際應用水平。在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項目導向下的課程教學模式其實是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的主體,并使得教師將各種教學策略融入到項目的規劃以及實施過程中,這樣也就可以讓學生們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借助于小組合作以及獨立思考的模式,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高職數學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1.人才優勢

在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下,能夠使得高職院校教師之間相互交流與借鑒的頻率進一步增加,并可以讓各個高職院校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借此來拓寬數學專業人才的渠道。在這一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可以運用其他院校的數學課程資源優勢來進行教學,并借此來彌補自身在人力資源等方面的不足,其對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2.信息優勢

項目導向下的高職數學教學課程擁有著良好的師資力量,并能夠對各個地區的數學教學技術以及課程資源進行獲取,從而為數學課程積累足夠多的信息資源。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對各地區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信息進行采集,建立學習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借助于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數學的教學工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策略的調整,制定符合該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策略。

3.競爭優勢

在項目導向這一教學模式中,多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其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并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實際應用能力。近年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在項目導向這一學習模式中也可以構建一個虛擬化的數字網絡平臺,并進行數學知識的采集、整理以及分析加工,在此基礎上可以將一些難以解決的現實教學問題進行迅速整合,并將其直接轉化為競爭優勢。

三、項目導向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措施

1.課程改革方向與職業技能培養方向的統一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特色便是進行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考核過程中也需要將職業技術能力的考核作為中心。而教師在進行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求數學課程內容的設置能夠滿足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實際需求,也就是說應當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這一基礎上進行課程內容的合理設置。此外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除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之外,還需要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后續的自我學習以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就要求在項目導向下的高等職業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必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并培養學生接受教育以及培訓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高職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滿足社會的用人需求,獲得良好的發展前景。

2.注重實踐應用

高職學校在項目導向的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之中,還需要根據社會的發展以及生產方式的變革等因素,要求學生在學會相應數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之中,并借此來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加強科研能力。通過理論以及實踐的結合,能夠使得學生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提升,并可以使得理論在實踐過程中得到有效的認證。而數學理論知識作為衡量高職學生專業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其實踐能力才是檢驗學生實際工作技能的重要標準。因此高職院校教師在日常的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之中,需要將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作為最終的發展目標。在堅持這一改革原則的過程中,還要求高職院校對自身的數學課程的有機構成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并加大在教學過程中實踐課程的比例。

3.注重教學過程中的系統性

在基于項目導向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也可以將具體的課程分為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任務的確認,并明確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對整個教學環節進行系統的構想;進行課程計劃的制訂,并對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工具材料進行確定:對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具體細節進行落實,并需要對實際的教學實施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這樣也能夠為后續的反思改進以及教學評估工作做好準備;對教學內容進行檢查以及評價,其目的在于對項目導向數學課程的實施進行教學質量控制,并確保能夠達到與人才培養目標所對應的期望值。這四個步驟也是在高職數學課程教學過程所必須經歷的幾個教學環節。但是在傳統的數學課程教學模式中,往往會出現重視個別教學階段這一現象。因此項目導向不僅僅需要注重知識的系統性,還需要注重教學過程的完整性,這樣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授課形式的多樣化

在項目導向的高職學校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課程改革效果,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并需要在具體教學環節應用多媒體以及戶外教學等新穎的教學形式,來對現有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形式進行更新與優化,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以及數學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通過授課形式的多樣化改革,也可以使得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豐富有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這也是提升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在項目導向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中,必須制訂一個長遠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規劃,并需要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進行充分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的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從而將學生培育成具備良好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曉云,張慧玲.構建于職業能力框架下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4(15).

[2]易同貿.基于數學素質評價體系下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J].遼寧高職學報,2015(3).

[3]王艷雙.職業院校數學課程改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8).

[4]范光.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改革總結及建議[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4(2).

作者:牛艷 單位: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