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方法
時間:2022-04-15 09:05:34
導語:新形勢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由粗放向集約轉型,要求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將隨著由量的擴展向質的提升轉變,突出表現在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上。研究新形勢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提升的途徑與對策,將值得我們去研究思考。
關鍵詞:高職;職業素養;提升對策
一、背景分析
(一)培育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
職業性和教育性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兩個重要屬性,其中職業性集中表現為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當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比如在很多世界500強企業中,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應用中,國外的技術工人在工作中所突顯出的敬業和工作態度是讓人難忘和贊揚的,這些工人把本職工作完成的好壞,與人格榮辱統一在一起。問其原因,世界一流企業在職業人才開發過程中很重視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的引導培育,這非常值得我國高職院校學習與借鑒。
(二)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是促進高職學生就業的有力保障
分析當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現狀,通過中國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和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公司,從2012年開始對長江流域的1000多家企業進行了一項為期3年的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主要調查研究了當前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企業對高職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調查表明,企業需要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對高職學生人才評價的四項能力為:溝通能力、責任心、團隊精神、執行力,總結出當前企業最重視高職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和素養。
二、新形勢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提升的途徑及方法
(一)以就業崗位需求為導向,系統規劃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
新經濟形勢下,高職院校應該堅持“立足行業,面向市場,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堅持“厚德樹人、技能立業、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堅持“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的育人標準,為行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建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應對機遇,應深入培育“以就業崗位為核心”的職業素養。第一,全面分析具體的就業崗位對高職畢業生有哪些特定的專業能力要求。高職院校應該圍繞“培育職業素養”,作為一條人才培養主線。學校主動對接企業真實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分析研究崗位職業活動要求的工作習慣、生活作風等職業素養成分,作為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舉措。第二,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一中三全”德育工作體系,形成“一主四基”(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為主陣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基地、志愿者服務基地)、“一主三室”(網絡微時代主動權、心理咨詢室、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特色成長輔導室)的德育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
(二)以實踐教學為切入點,全面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
高職院校應該重點抓好實踐教學環節,改善專業實踐教學條件,全面促進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第一,緊緊聯系地方政府,與行業內知名企業合作。協同推進“校企融合,雙向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定向培養、訂單培養等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方式,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產業發展職業崗位的職業能力提升為主線,構建“三模塊、三遞進”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包括“基礎能力+人文素質共享”課程模塊、“專項能力+職業素養”課程模塊和“核心能力+校訓精神”課程模塊等;校企共同架構、開發專業群在線學習云平臺,優化專業群的素材資源庫、課程資源庫、培訓資源庫,建成“三庫一平臺”的共享型專業群數字化教學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在線學習、培訓。第二,整合優化校內實習實訓資源,提高其共享程度,以“虛擬+仿真+實境”的方式建設集育人、示范、研發、服務、鑒定、科普“六位一體”的情境教學工場,重點建設與完善以新技術應用為切入點的校內情境教學工場;按照“校中企、企中校”的理念,建立企業專家工作室和教師工作站,并以工作室和工作站建設為牽引,提升服務產業、引領產業發展能力;依托“新技術應用”進行設備儀器改造研發,提升創新新創業能力;建立校外專業群生產性綜合實訓基地,實現群內場地教學資源高度共享;在完善現有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建立校企共建頂崗實習實訓基地,以滿足專業群就業崗位人才培養需求。第三,提升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水平,必須建成高素質的“四精雙創,優勢互補、雙向促進”的教學團隊。引進、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干青年教師,每年安排一定數量教師到國內外交流、培訓、研修,每年安排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鍛煉;聘請校內外兼職教師,建立動態的兼職教師庫,從教學理念、教學組織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等方面進行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培訓,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三)以加強教師團隊建設為載體,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
根據現代大學管理標準,各高職院校應該主動學習與借鑒“準入+培訓+考核”的方式,培育一支具備良好職業道德,掌握熟練工作技能,勤勞敬業和文明誠信的教師服務團隊:一是完善崗位聘任和合同管理制度;二是按崗位建立培訓制度,改革職稱評定辦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更加鼓勵學術水平提高、鼓勵創優質崗位業績的職稱晉升機制;三是健全干部崗位輪換制度,提升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四是完善薪酬制度,打破平均主義,科學設計符合員工需要的福利項目;五是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分類型建立教職工教學、科研等獎勵辦法,建立工作責任追究制。
作者:李勇 何燕 單位: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孫君.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芻議[J].江陰職業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5.
[2]胡若靜,劉育兵.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途徑探析[J].職業教育,2011,07.
[3]王東.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思考與實踐[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4,01.
- 上一篇:檔案局黨建工作及創“四好”班子工作計劃
- 下一篇:檔案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