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科技編輯職業素養淺析
時間:2022-03-18 09:20:59
導語:鐵路科技編輯職業素養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鐵路科技圖書是展示鐵路學術信息和學術成果的主要平臺,也是引導學術研究方向、促進鐵路科技進步、引領鐵路行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因此,在當今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作為鐵路科技編輯,肩負著對國家與社會的、學術與文化的重要責任,為了更好地履行這些職責,要求鐵路科技編輯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以便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鐵路。
關鍵詞:新媒體;鐵路科技圖書;編輯;職業素養
近些年,中國高速鐵路高速發展,取得成果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全速推進了高速鐵路工程建設和走向世界的高鐵技術和相應裝備的發展。鐵路是一天24小時無停歇的服務部門,需要具備全天候無死角的安全監控,這就強化了對科學技術方面的投入。放眼到國際市場,中國的高鐵、城際、動臥等產品不僅僅是出口海外那么簡單,多個國家的鐵路工程項目都是以“中國標準”冠名的全程指導和參與,再加上各種鐵路裝備運用到其他國家的鐵路線上,就是把科技擺在首位,提高科技人員的文化素質,實現加速鐵路發展的最終目的。鐵路科技圖書是鐵路行業學術交流、傳播先進科學知識的重要載體,對推動鐵路科學技術進步具有積極的意義。鐵路科技圖書分為科技圖書和職工的教育培訓類圖書,鐵路科技圖書的主要任務是傳遞前沿鐵路技術信息,提高科研院所和相關人員的理論水平,展示鐵路科技發展成果,而教育培訓類圖書主要是鐵路局用來作為職工的入職培訓和崗位培訓,對提高職工業務素養起了巨大的作用。
1新媒體環境下鐵路科技編輯職業素養提升的必要性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傳統的出版方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就鐵路行業來說,職工的教育培訓方式不單單局限于傳統的紙質書,已慢慢向電子書,移動媒體靠攏,“全媒體閱讀”已逐步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大眾對閱讀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對編輯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今形勢下科技編輯已經從“為他人做嫁衣”的舊觀念向“編輯學者化”“學者型編輯”的理想職業定位轉變。
2新媒體環境下對鐵路科技編輯的要求
新媒體環境下讀者對圖書內容、傳播方式等都有了不一樣的要求,這對鐵路科技圖書編輯的職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一個合格的鐵路科技圖書編輯需做到以下幾點。1)嚴把政治關。作為新時代的編輯,擁有正確的政治立場、較高的政治水平是傳播現代化科技知識的科技圖書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素質。作為科技編輯要在平時的審稿過程中嚴把圖書的政治關,推廣正確的、先進的反映我國現代化建設成就的科技知識,向大眾傳遞正確的科技觀、社會觀、價值觀。2)開闊視野,準確把握鐵路前沿科技發展動態。陸東福在2018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鐵路技術創新已經飛躍了一大步,高速鐵路工程建設、高速鐵路的技術裝備制造、運營管理這三大領域的科學技術體系已在世界上保持著領先的水平。鐵路自主化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高速鐵路地震預警系統、鐵路智能牽引供電系統等功能不斷優化,設備監測檢測、故障預警技術和應急救援能力顯著提升。作為鐵路科技編輯要在鐵路大發展的前提下要積極學習其前沿科技,將頂尖科技轉化為可以傳播的生產力。要成為一個雜家,不僅要知道本專業的知識,還要對相關專業有所了解,例如:作為通信信號專業的編輯,在處理結合部相關題材的稿件時,就要對鐵路其他專業的知識有所了解,例如:道岔轉轍機相關知識與工務部門交叉,機車信號相關知識與機車車輛交叉,通信信號在鐵路行業就像一個工具,其他各個專業人員都會用到,所涉及的圖書也會給別的專業的讀者看,甚至指導別的專業的工作人員工作,這就對通信信號專業的編輯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要求編輯對其他專業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去學習,要去積累各方面的知識。3)嚴謹、創新打造精品圖書。編輯自身的價值體現在對圖書內容的選擇、對稿件思想性的把控。特別是科技編輯,要在宏觀上把控圖書質量,在選擇即將成為圖書的科技知識的時候,要把科學性和系統性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標準。對于鐵路科技編輯,我們要在圖書的內容上多下功夫,針對現場職工和高等院校這種不同的讀者對象要對內容進行甄別,選擇合適讀者定位的圖書,嚴把內容質量關,提高社會效益。對編輯的傳統定義是為他人做嫁衣,而在當今時代這已經不夠用了,新媒體環境下編輯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他人做嫁衣,同樣也是圖書的內容和產品價值的創造者,編輯工作已成為創造性的勞動。編輯的基本素質是文字處理能力,通過編輯加工,包括詞語、文字的使用,語句通暢的判斷與修改,標點的應用等,編輯一方面要保證圖書的品質,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然后再增值,使得圖書更適合讀者和市場需要。編輯加工不是簡單的對錯修改,必須是增值性的加工。4)數字出版大背景下,準確把握讀者市場,使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取得平衡。出版的本質是利用信息技術完成對虛擬信息內容的生產與供應,來傳播思想、傳承文化的生產活動。要重視出版本身的信息屬性,同時完整理解“互聯網+”。完整的“互聯網+”應該包括“技術+”與“信息內容+”兩個方面,以技術支撐的“知識+”是“互聯網+”的高級形態。出版的核心是知識服務,當前鐵路大發展,技術裝備不斷更新,對鐵路職工的教育工作也是重中之重。推進高速鐵路科技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是鐵路技術人才的培養,加強鐵路局集團公司及各級站段職工的培訓,并提高日常培訓的質量,是提高鐵路職工隊伍素質建設的重要途徑。而出版社在職工培訓工作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作為編輯,要深入基層,了解一線員工的實際需求,結合各種資源與技術,打造出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例如:紙質的培訓圖書,電子書。針對實訓課程可以采用VR技術模擬現實的場景,來幫助職工鍛煉動手的操作能力,這樣既可以節約購置設備的成本,不受場地限制,可以真實地模擬多種運營場景,對提高職工在處理應急事件的流程很有幫助。
3新媒體環境下鐵路科技編輯提升職業素養的途徑
1)加強學習,實現由“文字編輯”向“科學編輯”轉變。科研意識是科技編輯鑒別和運用高質量科研信息的基礎和前提,是編輯對學術把關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編輯必備的基本素質,編輯應結合自身工作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個有心人,審讀稿件的時候能有效的捕捉關鍵知識點,平時的和作者及相關工作人員、專家的接觸中要虛心求教,多多收集前沿知識,了解前沿科技動態。2)加強交流,努力成為學術型編輯。關注每年鐵路總公司、行業委員會、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的重點的科技項目,由此項目了解相關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并對此項目的背景知識作深入了解,有機會的條件下積極參加相關的學術討論會議,了解參會專家的最新的學術觀點和研究報告。通過參加學術會議獲取相關的最新知識點,結識領域內的專家學者。了解學術動態。3)加強創新,成為新時代的科技編輯。創新是進步的源泉,新媒體環境下對編輯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編輯在關注本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關注新媒體的相關知識。促進鐵路專業圖書的數字化融合出版。近年來,伴隨著出版業的革新發展,數字出版發展勢頭強勁,數字出版已被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成為新興文化產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為數字出版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出版社正在努力尋求產品和服務的突破,擴大數字出版的業務布局。“傳統+數字”的深度融合,已成為當下我國出版業發展的主旋律。“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作為鐵路科技知識的傳播者,要承擔起建設交通強國的先行責任,將鐵路科技出版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為進一步鞏固我國鐵路在世界的“領跑者”地位做貢獻,強化對建設交通強國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于殿利.大時代呼喚大編輯[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3.
[2]王維朗,劉志強,游濱.科技期刊編輯提升科研能力的途徑與策略[J].科技與出版,2018(9).
[3]木塔里甫•買買提.新時代圖書編輯職業素養提升探析[J].傳播與版權,2018(7).
[4]劉華東,馮維娜,張新新.“出版+人工智能”智能出版流程再造[J].出版廣角,2018(1):14-16.
[5]周麗娟,章誠,林本蘭.內外兼修——數字化時代高校學報編輯的職業素養[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3):125-127.
[6]常思敏.科技期刊編輯的4種類型[J].編輯學報,2009(4):295-297.
[7]姬建敏.數字化時代編輯出版學關注的新問題[J].河南大學學報,2001,51(3):152-156.
作者:李嘉懿 單位:中國鐵道出版社
- 上一篇:語文教學提升職業素養的作用
- 下一篇:研究生職業核心素養培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