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研究
時間:2022-02-24 08:34:43
導語: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更新學習理念,充實學習內涵
高一學生的數學知識不是由老師教出來的,而是由自己學進去的.為此,高一學生在新課改下也應跟隨老師更新教學理念的腳步,盡快更新自己的學習理念,使學習數學的內涵更加豐富、充實.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學習過程是為滿足學習目的而不斷伸展的,明確數學學習目的是形成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先導.數學知識既嚴密又抽象,學習這門科學知識的目的在于系統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以及常用驗算方法,逐漸了解數學、熱愛數學,形成勇于攻克數學難題的能力、勇氣,從而形成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嚴謹剖析能力、精準運算能力、處理數學習題時舉一反三的能力等.比如,高一學生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要重視培養自己熱愛數學、勇于攻堅克難的品質.這是形成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只有形成這樣的品質,才能調動學習的自主性,變被老師催著學、帶著學為自己主動要學、愛學.另一方面,學習目的的導向化是學習數學的保證.學習目的導向化實際上就是高一學生要認同老師的數學價值觀,從而統一自己的外在學習目的與內在學習目的.比如,高一學生必須端正自己的學習目的,注重引導數學學習動機、培養數學學習興趣,并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知識,習得快樂,把自己從數學難學這一固有思維中解脫出來,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二、類比數學知識,訓練類比思維
高一數學的部分知識具有相似性,如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的圖象、性質等.在學習關于對數函數的圖象、性質的知識點時,高一學生可以自主回顧、復習指數函數的圖象、性質,并用表格的形式體現,再借助圖象,采取類比的方法得到對數函數的圖象、性質.這樣的類比學習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還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并學會類比處理教材中的知識,為今后的學習與探究作好準備.通過類比,學生能夠輕松地理解、接受數學新知識,并把整個學習新知識的過程變成利用類比方法探究數學的過程.實際上,類比就是建立相似的關系,借助一種事物取代其他事物,比較某個觀念、事物和另一個觀念、事物,聯系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知識,形成新的觀念,從而在類比中用新方式去考慮自己熟悉的事,或用經典方式去考慮新的數學問題.如此,高一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就能從無序慢慢變得有序,經過多次類比處理知識的經驗形成數學學習范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主動嘗試提問,加強自主學習
在數學學習中,高一學生應為自主學習預留足夠的時間,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并主動嘗試提問,在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增強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意愿.在做題時,學生還應自主發現題目的解答規律,自主探索解題的思路,自主尋找解題的方法,自主概括學習數學的理念與方法等.在該自主學習環節,高一學生不但能鍛煉數學思維,還能形成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比如,高一學生要主動在課堂上發表觀點、見解,特別是一些不愛發言的、膽小的、自信心不足的高一學生,更要主動提問,在老師和同學面前都要敢想、敢說,敢于提出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難解答的問題.高一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要把握老師所提供的發言機會,并善于自我提問、自我總結、自我提煉,包括:通過某節課的學習,自己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有什么樣的收獲?對于之前那一道數學題,哪個同學提出的解題方法比自己的更好?等等.在課后,高一學生也要善于提問,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老師或學習委員、數學課代表等組織的答疑活動,增強自主學習意識,確立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高中階段主要是為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礎的,這不僅是知識儲備,更是健康的學習心理.數學不能成為學生成長與發展道路上的傷疤.作為高一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應努力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克服退縮心理,保持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逐漸樹立信心,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陳維剛.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5(03).
王楊.普通一般高中高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6).
作者:文睿 單位:湖南邵陽市湘郡銘志學校
- 上一篇:高中數學自主學習教學論文
- 下一篇:新型自主學習文化實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