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研究
時間:2022-09-06 03:18:13
導語: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移動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大學英語自主學習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移動學習模式,新的模式下自主學習方式多元化,學習平臺或系統多樣化且智能化,學習信息資源數量龐大而且內容更新快。這些變化要求學習者不斷提升元認知能力進而有效指導與管理自主學習,因此,探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與培養,對實現高效自主學習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移動信息技術;元認知能力;自主學習
進入21世紀以來,自主學習概念獲得了外語教育界的認可,且很多學者對自主學習的概念進行了解讀與普及[1][2][3],從語言的不同維度分析了自主學習對外語習得的積極作用。根據Holec的定義,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并對自己的學習做出自我評價,即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的效率與水平受學習者的元認知能力影響很大,自主學習作為學習者自我學習管理的能力,從學習計劃、學習過程到學習結果等環節都與學習者的元認知策略緊密聯系在一起[2]。在移動互聯網已普及的今天,外語自主學習也逐漸進入移動學習時代,以智能手機為主的信息終端設備給外語學習者提供了眾多學習平臺與軟件,這些學習平臺呈現出多樣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等特征,而且新時代下學習資源空前龐大,滿足了學習者在語言聽說讀寫譯等多種語言技能的訓練與學習,這些內容更新快、時事性強,能夠實現有意義的學習。然而,面對如此多的學習平臺與軟件,如此龐大的信息內容,學習者必須依賴較好的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選擇適合自己外語水平的移動學習平臺與學習資源積極利用元認知策略指導與管理外語自主學習過程,方能保持高效的外語自主學習。
一、移動信息時代的外語自主學習
移動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外語自主學習模式與手段得到了巨大擴展,學習者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自主學習中心與紙質媒介的外語學習,他們正在充分利用智能信息設備與移動互聯網進行各種語言學習活動,而且這種情景下的外語學習也表現出新的特征:(一)極強的交互性與娛樂性。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學習者利用智能手機進行外語自主學習可以輕松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可以建立各種群組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任務布置、指導以及評價,學生之間也可以隨時進行在線學習交流討論。這固然是移動信息技術給學習帶來的極大便利,但這種便利同時也要求學習者具有較高的自律性,即控制自己在利用移動信息進行學習互動時別陷入聊天中。同時,以智能手機為主終端學習設備同時也是各種商業網站與娛樂軟件的承載者,學習者在進行移動自主學習時如何避免游離到商業或娛樂網站也需要學習者學會自我控制。(二)多樣化的學習系統與豐富的學習內容。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海量的學習資源、數字化的存儲方式、內容呈現方式的多樣化、學習空間的泛在化和學習時間異步化,移動學習的這些特征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自主學習的需要[3],學習者不必局限于傳統自主學習中心僅有的幾種電子教材。此外,商業化的外語學習軟件數量眾多,內容豐富且更新快,且不同的學習系統側重的語言學習重點不同,為學習者提供了巨大的選擇空間。但是在龐大的學習資源面前如何選擇最優的學習資料,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學習軟件與內容等成為新的問題,這不僅需要學習者了解自己的語言學習狀況,還要了解都有哪些優質學習資源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等。(三)智能化與信息化的學習方式。移動信息環境下的外語自主學習得以在智能手機平臺上實現,且以智能手機為主的學習設備具備較高的智能化,智能手機的智能程度不斷進化為計劃學習、管理學習與評價學習帶來了很多方便,如手機自帶的詞匯翻譯功能使學習者敢于進行在線英文閱讀。此外,以智能手機為平臺的軟件具備了較高的智能化,這也方便了外語自主學習,如配音軟件可以幫助學習者糾正發音。信息設備與系統軟件的智能化同時伴隨著較高信息技術,這必然要求學習者能夠充分了解和熟練使用設備與軟件的各種功能,為方便進行移動化的外語自主學習。(四)多模態外語能力訓練。傳統以自主學習實驗室為主的自主學習模式往往只能在英語的閱讀與聽力等理解能力方面給予訓練,這種模式并不能改變國人長期詬病的英語教學“啞巴英語”現象,即提升外語學習的表達能力。然而,今天智能化與信息化的學習設備為我們開展英語多方面能力訓練提供了可行的平臺,英語學習者可以在智能手機平臺上實現外語聽、說、讀、寫、譯多維度語言訓練或者語言綜合能力訓練,尤其是語言的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這兩個方面向來是我國外語教學的不足,而今天一些APP軟件正在彌補這個不足,如批改網可以實現學生寫作自主修改。
二、移動信息時代下外語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
(一)元認知策略在移動信息化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必要性。Flavel把元認知定義為認知主體對自身心理狀態、能力、任務目標、認知策略等方面的認識,又包含認知主體對自身各種認知活動的計劃、監控、評價和調節[4]。根據Wenden的分類,元認知知識可以包括三方面的知識:認知主體的知識(Per⁃sonknowledge)、認知任務的知識(Taskknowl⁃edge)、策略知識(Strategicknowledge)[5]。從專家學者對元認知能力的定義與闡述當中不難發現,元認知能力實際上就是指一個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狀況的認識,自己計劃、管理與評價自己學習的能力,而自主學習作為課堂學習以外的必要補充是在非正式環境下且不依靠老師而完成的學習活動,其正是需要學習者具有較好的計劃學習、管理與監控學習、評價學習與調節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學習者的多種學習環境中,如課堂學習、課外實踐學習以及課外自主學習等,課外自主學習對學習者的元認知能力需求最大,是最大程度上依靠學習者在認識自己的學習狀況基礎上,自己計劃、監控、評價與調節學習的過程。移動信息環境下外語自主學習在學習方式,學習平臺,學習資源,學習時間與地點等方面給學習者進行語言自主學習帶來了極大便利,但移動學習平臺的交互性、及時性、直觀性、豐富性、趣味性、共享性等特征要求在學習者具有較好的元認知知識與策略。在自主學習的學習計劃制定、學習過程以及評價學習結果的三個環節中有了元認知的積極干預會保證較高的自主學習效率。(二)元認知能力在移動信息化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元認知能力對學習的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學習計劃制定、學習過程監控與學習結果評價三方面。在移動信息環境下,元認知策略對外語自主學習的指導意義有了新的外延,如圖1。元認知策略對外語自主學習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1)主動制定外語自主學習計劃,在元認知策略的指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計劃不再是抽象的存在,它變成了一系列具體的問題,學習者在制定學習計劃時進行較多考慮。移動信息環境下的外語自主學習中,學習者必定選擇移動學習平臺或軟件,而當前語言類學習APP體現自己的特色且遵循了某種語言習得理論,它們數量龐大、良莠不齊,這就需要學習者在進行外語自主學習時反思自身的外語水平,制定合適的學習任務,選擇適合自己的移動學習平臺與軟件。(2)在執行外語自主學習計劃的過程中,學習者主動監控學習過程。元認知策略對學習的監控主要表現為學習者學習時有無嚴格執行學習計劃以及學習過程中是否專注于學習內容。移動信息環境下,外語自主學習獲得了新的環境與新的學習工具,即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以智能手機為主的智能信息終端設備,這一新的平臺娛樂性極高、互動性極強等特征要求學習者時刻監督自己專注于學習內容中,避免自己的注意力游離在學習內容與娛樂性內容之間。元認知策略在監控外語自主學習過程中還涉及在線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程度,學習過程中是否有積極利用其它手段解決當前學習問題,以及學習者是否積極利用移動學習平臺的多種功能提高學習效率。(3)針對學習結果,學習者客觀評價本次移動信息化外語自主學習的計劃、過程與結果三個環節。反思本次自主學習的學習計劃與自己的外語水平契合程度,學習過程的進展情況,以及評價學習結果。移動信息環境下,評價外語自主學習還包括對移動學習平臺或APP的評價,分析此次學習利用的移動學習平臺是否具有適合自己外語水平的學習內容,這個學習平臺的頁面設計布局是否有利于自己更加專注于學習內容,它的學習內容與設計是否能有針對性訓練外語能力或拓寬我的語言知識,它的學習內容是否具有階梯難度以方便我日后繼續學習,以及學習者是否習慣或喜歡上這個學習平臺還是放棄這個移動學習平臺繼續搜尋更好的學習平臺等。
三、移動信息時代下外語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培養
元認知能力是一個學習者對學習的自我反思,是每個青少年自然成長的附帶結果,但青少年學習者的元認知能力也可以通過培訓得以較快提升。在移動信息化外語自主學習中,結合移動信息化的學習特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習者的元認知能力是可行的與亟需的任務。(一)培養學習者基礎元認知能力。移動信息環境下的外語自主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它必須符合一般學習活動的元認知要求,即制訂學習計劃,監控學習過程以及評價學習結果。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其中,教師指導法與學習日志法是訓練學習者元認知能力的較好方法。在制訂學習計劃方面,教師教會學生如何反思自己的外語技能掌握情況,以及結合自身外語能力制訂學習方案、選擇學習內容與方法。培訓制訂學習計劃的能力可以通過思維暴露的方式寫在學習日志中,同樣,學習監控培訓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是否按照學習計劃進行,是否采取了一定的學習策略進行學習,是否在學習中進行了互動等,教師可以在某一學習活動中通過提問或提醒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學習監控思維,或者在學習完成后依然讓學生把學習過程情況分門別類地記錄在學習日志中。對學習評價思維與能力的培訓時,教師指導學生回顧學習計劃的制訂是否合理,學習過程是否按計劃進行,學習結果是否滿意以及學習的難點重點有無標記,同時在學習日志中記錄這些評價內容。如此往復的訓練逐漸培養了學習者的自我反思意識與元認知能力。(二)提升學習者移動信息素養。學習者的移動信息素養指一個學生利用智能信息設備進行在線或離線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所有知識。移動信息時代的自主學習從學習內容、平臺、手段以及時間地點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若一個學習者的移動信息能力與知識較少的話,很難適應這一時代變化,也就無從談起高效的自主學習。在外語自主學習中,學習者進行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技能訓練時要利用智能手機上的學習平臺與各種APP軟件,然而學習者對學習平臺與APP軟件的了解程度與接受程度決定了他們如何制訂學習計劃,如何監控學習過程以及評價學習等。以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為例,很多外語學習者到目前依然不知道可以從微信公眾號里搜索想要的學習內容,不知道如何查看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歷史消息等。又如當前許多學習類APP能夠記錄學習者的學習時間、難點與錯題等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這一功能可以輔助學習者的元認知對學習的監控作用。日益智能化的APP軟件具備了前所未有的學習診斷與評價功能,這些功能可以輔助學習者的元認知對學習計劃制訂與評價學習的作用。(三)培養學習者批判性思維。作為一種自我反思的能力,元認知能力需要學習者在制訂學習計劃、監控學習過程以及評價學習結果等方面具有批判性思維,尤其在制訂學習計劃時涉及學習者針對自我語言水平、學習習慣、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平臺與軟件等多方面進行反思,這一環節需要學習者能夠以批判性的思維從海量的學習資源中選出適合自己水平的學習內容,從眾多的學習方法中選出有效的學習方法,從龐大的學習類APP軟件中甄別出好的學習軟件。在監控學習過程中,學習要敢于批判自己的學習計劃優劣,敢于批評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佳表現。評價學習環節,學習者要敢于承認自己學習過程中的錯誤與不足,要敢于評價學習平臺與軟件的優劣,要善于批評學習方法適當與否等。批判性思維是學習者在進行各種選擇時的必要思維,沒有批判就沒有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舍棄與保留,這是移動信息環境下在海量資源中進行自主學習的思維過程。
四、結語
移動互聯網與智能信息終端設備的普及為人類帶來了獲取信息的革命,也使得學習方式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其豐富的信息內容、智能化的應用方式、以及便攜使用方式等特征極大地方便了學習者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然而,移動網絡與智能信息設備同樣是一把雙刃劍,它們在給學習者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自身也存在著較難克服的矛盾,海量信息與眾多的學習系統給學習者的選擇帶來了困難,較強的娛樂性無時無刻不在分散著學習者的注意力,智能化的學習平臺并不能取代學習者進行自我學習管理。面對當前如此多的問題,學習者必須在教師的指導培訓下提升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培養對自主學習活動進行學習計劃、監控學習過程與評價學習的意識與習慣,逐漸克服移動網絡與智能信息設備的天然弊端,使其真正服務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
作者:趙保成 單位:鄭州商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評價機制研究
- 下一篇:幼兒園安全教育與管理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