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影響研究
時間:2022-10-07 10:49:12
導語: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影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互聯網+”與各行業領域的不斷融合和深入,“互聯網+教育”模式成為高職教育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交互式教學已逐漸成為主導教學方式之一[1][2]。本文針對網絡平臺的交互式學習模式對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校2017級全日制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二年級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抽取2個班為實驗組,2個班為對照組。實驗組97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90人;對照組95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89人。兩組護生的年齡、性別比例、生源所在地、上學期學習基礎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研究方法。4個班級、兩組護生均由同一教師教授“內科護理”,該課程的教學大綱、進程、課時完全相同。對照組采用常規多媒體教學,以案例導入進行教學;觀察組采用智慧職教平臺及手機APP云課堂,以線上線下的交互式教學模式實施教學。觀察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1.2.1智慧職教和手機。APP云課堂的教學平臺建設在智慧職教平臺上,由內科教學團隊建設“內科護理”MOOC課程,按照網絡課程碎片化的特點,對內科護理的知識進行分解重建,形成微視頻、課件、動畫、習題庫、案例庫等。全部課程建設完成后,任課老師即可開課,根據自己的教學需求將課程資源導入開課班級中,教師和學生均可在手機APP云課堂中進行線上的教與學。1.2.2教學實施。師生互動是交互式教學的關鍵環節[3],因此在教學實施中根據學情將教學環節設計為課前知識傳遞、課中內化、課后拓展3個階段,全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逐級行動,實現教學目標。課前:教師根據教學進程,提前2-3天將教學內容如課件、案例、討論等至云課堂中。學生通過手機登錄云課堂,按要求完成課前任務,并通過平臺的線上討論、答疑等方式進行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互動。課中:教師利用云課堂進行輔助課堂教學,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在課中引入頭腦風暴、小組PK、提問等方式完成課中任務。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以點評、解析、總結等方式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任務思考、分析中逐步掌握重點和難點。云課堂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即時數據分析。課后:教師通過云課堂課后作業、新知拓展、下次課預習等任務單,學生通過手機查收任務,并在平臺進行教學點評、反饋教學效果、提交作業、交流提問等。教師利用云課堂為學生在線答疑,查看學生的學習數據,監測學習效果,實現學習行為分析。1.2.3教學保障。學校已實施網絡WIFI全覆蓋,學生均有智能手機。1.3評價指標。本研究觀察兩組護生的課程考核成績和自主學習能力。兩組的課程考核成績由平時成績、實踐成績、理論成績組成;自主學習能力是在課程開始前和期末考核后進行自主學習能力測定,利用問卷星現場,現場提交。采用林毅、姜安麗的《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本量表共28題,由自我管理能力(10題)、信息能力(11題)、學習合作能力(7題)組成。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正向陳述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賦值1~5分,反向陳述則計分相反;總分為28~140分,得分越高表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強;Cronbach’s系數為0.86,量表有良好的效度與信度[4]。1.4數據處理。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z±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P<0.01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生的課程考核成績比較總分由平時成績(20%)、實踐成績(20%)、理論考試成績(60%)加權百分制得出,見表1。2.2兩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比較網絡平臺的交互式學習模式實施前后兩組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見表2。
3討論
3.1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分析。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構成要素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合作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4]。研究結果表明,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總體水平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不善于組織和利用信息化資源,該結果與有關研究結果較一致[5][6]。自主學習能力是護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基礎,也是職業發展的需要,傳統的課堂教學遠遠不能滿足護生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的優勢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3.2基于網絡平臺的交互式學習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前,網絡平臺、信息化技術無不深刻影響著高職教育,傳統依賴于教材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也無法體現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6]。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網絡平臺交互式教學后,實驗組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各維度得分和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網絡平臺教學有利于促進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首先,利用“互聯網+”的網絡平臺教學可實現教學資源的統籌和共享。其次,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網絡在護生學習、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護生幾乎離不開手機,寬松愉快的網絡環境能充分調動護生的興趣,發揮他們的學習潛能,激發護生的學習動機尤其是內源性學習動機將有助于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第三,交互式學習模式突出的是“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提高護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有助于其自主學習。第四,在此學習過程中,護生通過云課堂與教師、同學共同參與教學空間的頭腦風暴、小組PK、討論點評等環節,并進行交流互動,增強了護生的溝通能力,提高了護生的學習合作能力,促進了教學效果的實現。
4小結
基于移動網絡和智能終端的學習方法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逐漸成為輔助傳統教學的重要工具和途徑。利用網絡平臺后,師生雙向交互的特點更為顯著,師生教與學的成績、效果、評價均能在平臺中及時反饋,讓師生都能夠及時調整教與學,尤其有助于護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綜合管理,在學習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能自主學習、獨立掌控自己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1]李明偉.“互聯網+交互式教學”的模式研究[J].教育觀察,2017,6(21):55-56.
[2]羅丹,孫悅.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4):265-266.
[3]陳廣鴻,羅慧燕,李語,等.醫學交互式教學及其評價標準初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9):34-36.
[4]林毅,姜安麗.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6):1-4.
[5]劉佳娉.影響交互式教學在高職教育中應用的關鍵因素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9):207-208.
[6]陳紅濤,董彩梅.空間教學對專科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影響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3):157-160.
作者:殷曉敏 李燦輝 單位:岳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日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
- 下一篇:幼兒教師職業素養養成“三位一體”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