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及優化

時間:2022-07-21 10:29:39

導語: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及優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及優化

摘要:風險管理在企業財務會計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認識到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意義,重點分析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表現形式及產生的原因。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本文更全面的讓企業掌握財務會計風險的基本情況,也為以后更好的優化會計風險管理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優化

現代企業發展對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視。在企業管理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非常為重要。財務會計風險有不同的形式和原因,一旦出現財務風險管理問題將會導致企業經營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加強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意識,只有人人關心風險,才能使企業高速發展,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相關人員必須了解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含義和主要形式以及原因,然后提出了合理優化財務會計風險管理措施,減少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風險,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財務會計全面風險管理的現狀

(一)風險的意識淡薄

近年來,不少企業缺乏風險意識,不重視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風險管理工作滯后。企業風險存在著隨機性、瞬間性,容易被企業忽視,當風險發生時,驚惶失措,難于應對。企業應當定期對風險評估,識別、衡量、防范和控制企業各種因素產生的風險,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由于忽略某些不確定因素,很可能給企業帶來潛在風險,如不提前管控風險,將會使企業陷于困窘,甚至處于危險的邊緣。

(二)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

由于財務會計風險管理沒有引起領導層足夠重視以及不完善的組織體系是目前風險管理缺失的主要問題,在風險來臨時,企業全然不知,更不知風險產生的原因,只能被動應付,對風險的“破壞力”難于承受,即使采用了對策,也是亡羊補牢,各部門之間相互扯皮更加深了風險對企業的傷害,使企業遍體鱗傷。因此,企業應當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從容應對風險襲擊,化危為安,甚至將危險轉為難得的機遇。

(三)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的企業,未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沒有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形成一套全面系統、行之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甚至有的只是簡單的條條框框,流于形式,難于落實,何談風險管理系統和制度的執行力。(四)風險管理手段落后還有的企業對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框架和概念不清楚、不熟悉,導致了對風險辨別、評估、管控、應對方法單一性、局限性、隨意性、主觀性,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

二、財務會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高財會人員的風險意識

風險意識是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必須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風險意識教育,讓他們真正明白風險的內涵,對風險全面、完整、系統把握,在風險發生時坦誠應對。風險,不能單純地理解為可能發生的危險,還包括可能取得利益的機會,是危險和機會并存。從謹慎性原則來看,討論風險,應多思考危險,多分析危險原因,多預防危險發生,讓事件向取得收益的機會發展。因此要樹立正確的風險觀,防止“談虎色變”,產生恐慌情緒,影響企業風險有效管理。比如企業負債經營,它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同時也會帶來杠桿效應,如果息稅前資金利潤率大于借入資金利息率,負債經營可取,反之企業為銀行打工,不可取。企業要生產經營,必然要付出代價,問題是什么代價,代價多大,代價是否可以彌補,如果收益大于代價,就能夠為企業創造財富。只有對風險有了深刻認識,才能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為企業風險經營創造更大的財富。

(二)完善風險考核評價機制

企業必須提高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意識,找出和衡量風險因素、建立風險管理策略、方法和企業內部各級風險管理體系。不少企業風險評估簡單落后,必須完善風險評估機制,確保企業風險經營有效運行。組織開展風險管理評比,使風險管理處于常態化,提高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有效實施,使企業在風險中茁壯成長。

(三)衡量風險的大小

衡量風險,是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技術環節,也是企業從容應對財務會計風險的前提。從財務管理角度看,風險與收益相關。對于單項資產,可以用方差、標準差和變化系數等方法衡量風險。比如企業有兩個互斥投資方案,假定它們的期望投資收益率相同,可以計算它們的標準差大小,標準差越大則風險越大,標準差越小則風險越小。如果它們的期望收益率不同,可以計算它們的變化系數大小,變化系數越大則風險越大,變化系數越小則風險越小。對于投資組合的風險,可以采用資產組合標準差等方法衡量。風險可以分為公司風險和市場風險。公司風險,是個別公司特有事件產生的風險,可以通過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公司風險又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經營風險是由生產經營原因引起的風險,而財務風險是借款引起的風險,可以通過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分別衡量它們風險大小,總杠桿系數可以衡量公司整體風險。市場風險,是那些影響所有公司因素引起的風險,雖然不能通過投資組合分散市場風險,但承受市場風險也會得到市場補償,市場風險對有的資產影響大,對有的資產影響小,可以用β系數衡量單項資產和投資組合的市場風險大小。企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多種經濟指標和管理者的職業判斷等綜合估算風險的大小。由此可見,通過對風險定量分析,企業可以分散風險,將風險在可控范圍內,獲得承擔風險的額外收益。

(四)提出風險應對策

根據不同類型的風險,可以選擇相應的對策。風險對策一般包括規避風險、減少風險、轉移風險、接受風險。對于難以承擔墊資的投資項目,支出大于收益的研發項目等,企業可以采用規避風險策略。企業多種經營、組合投資等屬于減少風險策略,企業購買的財產保險、發行債券等屬于轉移風險策略,企業將資產損失計入成本費用、資產減值計提準備金等屬于接受風險策略。企業究竟采取何種策略管理風險,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一成不變方法可循,需要全程監控風險,掌握風險產生、變化的規律,采取行之有效又恰到好處的對策。因此,企業有效管控風險,主要是避免高風險事件發生,將風險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持續不斷地降低風險,接受風險需要得到補償。

三、優化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應當加強對會計人員綜合知識培訓,提高綜合運用能力,駕馭復雜事情和大數據能力,剖解各種難題。其次,加強對會計人員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讓財務會計員以法核算、以法監督,以德修身,以德工作,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從容地管理企業風險,做好預算、控制、評價、考核等財務基礎工作,提升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水平。

(二)落實財務預算管理的使命

財務預算是企業財務工作的奮斗目標,協調企業財務資源的工具,控制財務支出的標準和考核財務支出的依據,在財務管理中發揮著重大作用。企業會計人員要落實使命,做好財務預算的前期準備工作,運用現代財務預算方法,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財務預算,作為企業財務行為指南,完成企業財務目標。

(三)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

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工作效率,落實會計工作責任,企業應當建立和健全會計崗位責任制。有了會計崗位責任制,才能使會計人員以法辦事,以德辦事,執行企業內控制度,規避財務會計風險,完成財務目標。

(四)建立獎懲機制

獎懲機制是抑惡揚善的重要手段,對會計人員起著引導或威懾作用,促使會計人員自覺地做好工作。對遵循工作規范的會計人員褒獎,對違反工作規范的會計人員懲罰,體現了權利和義務統一的關系,從而形成講先進、學先進、做先進的良好工作風尚。

四、結束語

企業管理的發展,財務會計工作的各種風險與企業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加強會計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這篇文章中,各種措施可以有效地優化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理的影響,保證企業的經濟利益。

作者:張貴元 單位:捷浪(上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