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時間:2022-10-16 10:35:26

導語:淺議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1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會計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1.1傳統手工會計。傳統的手工記賬所有憑證、現金日記賬、銀行日記賬、各種成本費用明細分類賬、往來賬、固定資產卡片等以及各種財務報表均手工填制、計算。缺點工作量大、容易出錯、核對困難,修改一個憑證需要修改各種相關明細賬及報表。1.2電算化會計(各種記賬軟件)。電算化的出現解決了手工記賬的多種缺陷。會計人員根據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記賬軟件自動生成現金日記賬、銀行日記賬、各種明細賬、往來賬,期末生成結轉憑證后,自動生成財務報表,電算化大大減少了編制憑證后到生成財務報表的工作量,并且修改憑證后,其他相關數據自動修改,降低了不同明細賬、報表之間數據錯誤可能性。電算化會計是目前使用范圍最為廣泛的會計管理方式。1.3人工智能會計。人工智能會計結合現代大數據時代,將從源頭開始進入數據管理。從業務部門申請原始單據、相關領導審批、根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各種法律規定,并結合企業內控管理、企業預算管理等相關內部管理規定,自動識別、審核原始單據,并根據業務內容、所屬部門等相關信息自動生成會計信息。人工智能會計處理可以避免由于人員的故意或疏忽造成的數據錯誤,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財務一系列的基礎工作。如:原始單據審核、發票真偽識別,記賬、報表類工作、抵扣聯認證、簡單的報稅報表填制等初級工作將由人工智能系統完成。因此,在信息技術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財務人員面臨巨大職業壓力與機遇,在此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由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轉型,更好地運用人工智能,為企業的經濟活動提供支持性服務。

2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人工智能時代對傳統財務會計的挑戰。傳統的財務會計主要以核算為中心,80%的財務會計人員從事基礎性的工作。而人工智能系統是一種程序,能勝任大批量數據處理、以及規則性強、重復性工作。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未來人工智能系統在會計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將逐步代替傳統財務流程中的手工操作,管理、監控各項自動化財務流程。可以完成大多數的基礎性工作,如:單據審核、發票認證、掃描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進行成本核算、編輯報表、簡單報稅等。同時人工智能工作速度快、效率高、準確性強,可以避免會計工作人員故意、疏忽或專業水平不足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并且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承受24小時的工作強度,是普通會計人員工時的3倍,人工智能的運用,會導致對傳統財務人員的用工需求會大大下降。2.2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全球化、多元化、集團型等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增加,需要財務人員處理的工作不僅僅是相關賬務處理,而是更復雜、更廣泛的經濟業務,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從財務核算類會計向現代管理類會計轉型。目前我國會計行業人員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基層的傳統財務會計人員已經飽和,而高水平、復合型管理會計人員仍然處于稀缺狀態,傳統的財務基礎工作將由人工智能所取代。在未來的這種趨勢下,大量的傳統財務人員將面臨失業的困境,而管理會計主要是規劃、決策、投融資、內部控制、溝通與協調、評價等工作,無法由人工智能系統完全取代,因而管理會計不僅僅是目前會計行業的稀缺資源,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缺口,是傳統財務人員轉型的方向。

3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

3.1扎實專業知識學習,提高處理業務的水平。財務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專業技能及其他相關業務方面的知識,從而在處理業務工作時,有強大的理論知識來支撐。近年經濟形勢強勁,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財稅政策不斷更新,這就需要財務人員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內容,結合所在區域、所屬行業的特點,合理合法的適用國家政策,為企業創造價值、減少支出或降低稅負,比如是否符合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是否屬于小型微利企業、是否符合研發加計扣除的標準、在企業并購、重組中稅負如何承擔。3.2加強與業務部門聯系,全局掌握企業的經濟活動,從財務角度挖掘潛在價值。財務人員不能只做賬務、單據處理方面的工作,而不了解、不參與企業其他部分的生產經營活動。因為一項經濟業務需要經歷諸多階段:洽談——合同簽訂——提供產品或勞務服務——結算(開具發票、支付款項等)往往在結算階段相關信息到達財務部門,而如支付方式、保留金、發票類型、稅費相關條款已在合同簽訂階段確定下來無法改變。因此,財務部門應該在經濟業務的初期參與其中,對合同簽訂過程中提出合理建議與要求,規避財務風險。又如,企業有財政補貼類科研、課題項目,業務部門不懂成本管理,使得該項目的成本費用少計、漏記,造成項目完成后成本費用達不到預計標準,無法達到科研、課題項目的規模要求,財務人員應積極參與其中,主要將成本費用的歸集問題對業務部門進行指導,項目進程中對費用合理性進行把關,實施監控項目進展,不僅做到財務部門對企業其他部門的服務性工作,使項目達到經濟、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并且通過對科研、課題項目的管理在符合稅控條件下合理合法地進行加計扣除,為企業降低大量稅負。3.3拓展專業化領域的財務知識與技能。會計法律、規定、準則等是全面性、統一性、概括性的規定及要求,而不同的行業有不同行業的特點,因而需要因地制宜結合所屬行業進行財務管理。比如,交通方面政府基建項目:(1)財務人員不僅要會記賬、報表類工作,并且要結合項目批復的概預算對工程項目的成本費用支出進行全面把握;(2)財務人員需要對計量支付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核對計量支付是否恰當、準確,是否符合工程進度撥款;(3)財務人員需要有一定招投標方面的知識,對《招投標法》與財務相關的信息有所了解,對制定招標文件中財務相關內容給出合理建議,如預付款、保留金、獎罰款等;(4)由于人員根據工程項目流動,每個項目有各自的特點,這種專業型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崗位由于有很多的特殊要求或工作中的駐地要求,很難被人工智能系統替代。適應科技化與信息化,熟練運用人工智能表現在:(1)人工智能系統不能完全獨立,仍然需要財務人員的操控,如結合本企業內部管理規定對程序的設置及變更;(2)對人工智能工作的不同內容,應定期或不定期對人工智能系統進行檢查、復合,對執行結果與預計偏離的部分及時查找原因、調整相關程序;(3)加強對人工智能的保密性系統管理,防止企業重要數據外泄,防止黑客攻擊。3.4投身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開發與運用。人工智能現在仍處于初始階段,與會計領域的發展需要與財會知識的融合,就需要會計人才加入到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與運用中,根據企業各方面的財務相關需要加入到人工智能系統中,更好的解放低級勞動力,節約社會財務,創造企業價值。

4結語

人工智能大力發展的時代來臨,財務人員面臨巨大壓力,但同時也有更多的機遇,人工智能可以把財務人員從繁重的基礎工作中脫離出來,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從事內控、管理、溝通、規劃、決策等相對重要的工作中,這種轉變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給財務人員更大的舞臺展現能力。在此變革之際,我們要適應時代的變化,由傳統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更好地運用人工智能,成為稀缺的復合型人才,要為企業的經濟活動提供支持性服務。

參考文獻

[1]施亭博.人工智能興起對未來會計行業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7(28).

[2]樊春霞.探究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J].當代經濟,2016(36).

[3]穆亞坤.淺析會計人員應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的沖擊[J].農家參謀,2017(10).

[4]童杰.論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轉型[J].經貿實戰,2018(1).

作者:王晶 單位: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