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事業單位會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2-11 03:50:22

導語:當前事業單位會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事業單位會計管理論文

一、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

自2001年12月11號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在這一環境影響下,眾多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也隨之日益增多。經濟業務的增多勢必給會計管理工作帶來諸多困難,一些棘手的問題也頻繁出現。下文就針對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1.事業單位沒有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依靠管理制度來進行經濟活動。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何談事業單位發展與進步。而會計管理工作作為事業單位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一定要制定合理、完善的制度,才能規范會計基礎工作,為事業單位謀求長遠效益。核算基礎不足和固定資產核算方法不到位是會計管理制度不完善最明顯的兩個方面。我國事業會計管理單位是以《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為依據的,規定在會計核算中采用收付實現制的辦法進行經濟業務的會計記錄。這種核算方法不僅簡化了會計處理手續,而且理解起來簡單、方便,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但是,這種方法并不完美,也有缺點。由于會計的成本核算和財務風險過大,很難在記錄中體現單位收支余額和負債情況,使得單位內部在商討怎樣進行經濟活動時產生決策困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根據我國《會計法》,會計管理工作主要遵循兩個原則: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但是,當前會計部門的固定資產核算方法嚴重違背了這兩個原則,資產核算方法不正確、不合理,經常發生事業單位資產無故缺失現象。因為這個原因,使會計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總是有所出入,為領導者了解單位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增加了難度,嚴重損害了事業單位取得的當前利益。

2.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失去真實度

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去真實度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體現在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個方面。內部原因:單位負責人法制觀念淡薄,抵不住金錢誘惑,將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拋之腦后,濫用職權迫使會計機構人員對經濟業務的記錄做違法違規處理;會計人員不能掌握熟練的業務技能、不能很好依照國家統一準則和會計制度對會計賬戶進行分類、整理,導致出現錯賬、不規范賬、不合理賬。比如:多開設銀行賬戶使得存款不真實、不確切;一些應收款長期不更新造成壞賬、呆賬,對于無法收回的應收款不進行賬消而出現投資不實誤區;會計記錄時搞不清借貸方向,導致編制的會計分錄不正確,誤導事業單位領導者。外部原因:政府職能部門對會計工作監督不到位;公共會計主觀部門不能真正發揮好評價、預測、指引的職能;政府監督人員知法犯法,從中牟取暴利,對違規違法行為視而不見。通過仔細分析這兩方面的原因,得出一個結論:會計信息的失真不僅不利于單位內部領導者的科學決策,而且增添了單位外部信息監督員的工作難度。

3.事業單位的會計檔案不健全

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對于會計檔案的保管與核查草草了事,根本不注重會計檔案及時更新和規范化的問題。另外,會計檔案的使用和借閱手續不健全,常常出現會計資料缺失、會計檔案遺失現象。因此,對會計檔案及時立卷整理和歸檔處理,以達到實現會計資源共享、提高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對策探討

隨著經濟業務的增多,會計管理工作復雜化,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出現了許多問題。針對這些棘手問題,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防止會計工作中出現違法違規現象。加強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措施不僅能夠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而且維護了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保障了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的順利執行。

1.制定完整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

一個單位的會計組織體系就是單位內部會計管理體系。單位領導人要對會計工作全面負責,統籌大局,起到榜樣作用。其次,會計機構負責人應當嚴格依照國家統一制定的法規、制度對會計內部管理制度進行監督,保障會計檔案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協調好會計部門與其他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明確各自職責和任務,互相監督、幫助、配合,為事業單位爭取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會計隊伍,規范會計基礎工作

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執行者,規范會計基礎工作,離不開人的行動、幫助、指導。各事業單位要配合財政部門,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考核、培訓、監督,努力建設一支專業技能熟練、職業道德素質良好的會計隊伍,保障會計工作順利展開。首先把好會計人員入職這一關口,對于沒有取得會計從業上崗證的人員堅決不予通過,把會計工作的劣根性扼殺在搖籃里。其次,注重在職會計人員的上崗培訓、繼續教育,使得會計人員較快對所屬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上手、掌握及時更新的法規條例和會計知識,保證國家財政政策落實到每個企事業單位。最后,加強會計人員的法律法規教育、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在當今會計工作中形成誠實守信、敬業愛崗的良好風尚和積極主動維護財經法規的環境。

3.強化資產管理,提高使用率

在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嚴格管理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應付款項、流動資產、金融資產,強化管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以此來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在這一環節中要注意這幾方面:第一,購置事業單位的設備設施時,要及時登記注冊、建立資產明細卡,明確部門購置員和保管員的責任;第二,事業內部監督人員要對資產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保證會計資料完整、數量正確,及時維修和銷毀一些毀損或超過規定期限的會計資料,方便日后查閱。

4.對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執法力度

財政、審計等外部監督職能部門要對會計工作中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進行嚴格處罰,加大執法力度,使得各單位把財經法規、規范財務管理時刻銘記在心。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落實到各單位的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及時指出會計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積極引導、修正、規范,使得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向合法化、合理化、真實化方向發展。對于一些嚴重違反法規的會計行為,不僅要對事業單位處以經濟罰款,更要追究其法律責任,產生足夠威懾力。

作者:李廣寧單位:濟寧市財政局會計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