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制造業會計核算問題和措施
時間:2022-05-03 03:51:00
導語:生產制造業會計核算問題和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核算工作是實現對企業日常經營業務反映與控制,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的重要手段。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刻,生產制造類企業不斷面臨新的挑戰,需不斷提高會計核算體系的規范化程度,增強會計提供信息的真實性與相關性,以便于企業決策者做出正確的決定,從而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文章主要探討我國生產制造企業在會計核算規范化方面所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會計核算;生產制造業;問題;完善措施
生產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是社會主義現代的重要基石。實現制造業升級,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需要企業加強管理,會計核算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核算是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分析、總結,是企業任何一項管理工作的基礎。有效的會計核算,對企業了解生產、銷售、經營等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生產制造業會計核算的重要性
會計核算主要是對企業已產生、或是已結束、或是已銷售的各項財務活動的事后核算,即記賬、計算及報賬等多個財務相關工作環節的統稱。1.1會計核算是生產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落實的基礎。生產制造企業通過系統的財務核算、會計制度、資產管理等以規范自身日常經營業務。會計核算人員通過對企業日常經營業務的統計、核算,為應收賬款、資產盤點、內部審計、財務預警等公司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決策的準確性。1.2會計核算能真實反映制造企業資產使用情況。會計核算將生產制造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各項收益形成資產,其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資產使用情況。我國生產制造企業的設備、廠房、機器等固定資產及原材料、庫存占制造企業資產的絕大部分比例,企業對固定資產采購、報廢、記錄等真實反映企業資產使用狀況。1.3會計核算有助于生產制造企業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生產制造企業較其他企業相比,有生產資料成本投入大、制造過程較慢、轉換收益慢的顯著特點。生產制造企業會計部門必須制定詳細的來年年度預算及成本控制方案,只有制定詳細的年度預算,生產、倉庫、采購才能明確年度工作計劃。如果相關部門沒有將上年度會計核算工作做好,將會直接影響企業下年度的財務預算、戰略目標等工作,不但導致預算管理效率下降,還會對公司年度目標及整體戰略造成嚴重過影響。
2生產制造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2.1會計核算人員的安排不規范。會計核算人員的安排欠規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素質較低。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持續進步、國家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更新,對會計核算人員的財務技能、法律法規技能及道德技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在生產制造企業里,傳統的手工記賬、流水賬等對于會計核算工作來說比較簡單,相應會計核算崗位的工作人員要求也沒有那么高,這些人僅可以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會計事務,但對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都比較陌生,最重要的是缺乏相應財務職業素養。對比那些接受過大學或專門職業教育的會計人員來說,上述人員不論是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還是財務工作的準確性,都有很大的差距,是制造企業財務工作規范運行的一大瓶頸,對制造企身本的長遠發展、規劃也有相當大的制約。2.2會計機構及人員配置不合理。我國制造業的一大通病就是特別注重營銷和生產,對其他崗位特別是會計崗位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前期國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尚未完善、健全,導致很多制造企業特別是民營制造企業,為了節約人力成本開支及所謂錢財安全考慮,并沒有按國家會計規范對企業的財會崗位人員及機構進行合理化配置。有些企業甚至為節約成本,未設財務部門,甚至是外聘兼職財會人員或者直接內親擔任,直接影響企業會計工作質量及整體發展,對企業經營管理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2.3會計核算的賬簿建立缺乏規范性。在我國由于經濟快速發展等多方面原因,導致很多制造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制造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對企業內部的會計憑證審核不規范等問題的處理往往簡單粗暴。一些中小企業往往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完全忽視了會計核算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企業高層領導為了某些財政補助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不顧相關法律、法規及會計準則的要求,對公司的收入、利潤及其他財務數據隨意的進行人為篡改。有些企業雖然不存在上述問題,但其自身為了避免煩瑣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制作,在建立賬簿方面直接使用各種不符合規范的票據對賬目種類進行替代,刻意避開法律、法規及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進行違規、違法操作。2.4缺乏會計核算的監督體制。任何財務工作只有在良好的監督機制下才能保持平穩的運行,缺少監督體制的財務工作,就像被蛀蟲蛀空的大堤,一摧就垮。企業會計監督審核的監督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外部監督泛指公司以外的財務監督、監管,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審核、稅務局稅務檢查。主要目的是通過非關聯利益的外部監督機構的監督,讓企業股東、政府等關聯人員真實的了解本企業的真實、無誤的財務情況。內部監督主要目的是公司管理層通過內部監督小組等監督機構對企業生產、銷售、經營等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實時監督,從而確保本企業經營活動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從重要性上來說內外部監督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監督職能,但總的來說內部監督比外部監督更加重要,正所謂靠人不如靠自己,外部監督機構因為所處行業、監督時間較短暫的因素,未完全深入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各項運行準則及經營重點等,相關督查結果會與企業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偏差。但相對比于外部監督,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內部監督機制,由于各種復雜關系的原因,導致相關監督機制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相互袒護等問題頻發。
3完善生產制造業會計核算的措施
3.1加強會計人員培訓。會計核算人員的技能素養、職業素養等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來說至關重要。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一方面通過對相應會計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與教育,促使其提升相應職業技能,達到和滿足企業相應會計核算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從社會上招錄具有較強專業素質的財會人才,以幫助企業按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與成本核算。經濟在快速發展、法律法規越來越規范、會計核算的內容逐漸增加,這些都要求會計人員的知識水平不斷提高,只有不斷對財務會計人員進行培訓,才能適應當前形勢下的會計核算工作。3.2建立、健全財務部門。在國家政策法律越來越專業、越嚴格的今天,財務部門的會計不單單是一個花錢的僅僅算賬、付款部門。建立、健全財務部門,并配置專職、專業會計人員,能為公司的資產進行全面監管,為公司省下許多不必要的開支、提高資金周轉率等。3.3加強會計核算體系建設。制造企業內部的會計人員、管理層必須知道會計核算規范化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企業經營過程中如何使會計核算規范化。企業想在21世紀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就必須保證所做出的每個戰略決策的正確性,而能夠做出正確戰略決策的前提就是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規范性,只有規范化的會計核算體系能夠為決策層提供準確無誤的公司資產、財務信息。3.4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體制。會計核算的內部監督是企業財務管理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企業監督機制的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內部監督管理機制得到徹底貫徹執行的情況下,能對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可靠、真實及合法性起到相當程度的保證。一個制造企業要想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體系,第一需要企業管理決策層面要高度重視該項監督活動,第二需要選擇具有相應財務知識及技能的合適領導及員工組成監督審核小組,第三需要切切實實加強監督小組的號召力、執行力及懲罰力,杜絕停留在紙面上的口號。3.5建立定期外部監督體制。對財務核算工作來說,外部監督是內部監督機制的重要補充,是監督機制在企業范圍內的延伸,是保證企業工作的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機制。只有建立符合制造企業的外部體系,才能使會計核算工作更加規范化,使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視野更加開闊,使會計核算工作順利、有效地開展。只有建立企業外部監督核算的監督體制,才能規范原有的因企業內部各種裙帶、利益關系而導致財務制度內部監督執行標準不統一,使得監督效果能達到管理層面及股東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外部監督機構往往會帶來不同的監督、核算方式、方法,避免企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境況,他們往往會發現一些企業內部監督機制發現不了的問題,對企業活動的合法性、規范化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4結論
現階段,我國的制造企業處于經濟轉型的非常關鍵時刻,國家層面對制造業重發有著極大的支持及愿景,相繼提出了制造立國及“中國制造2025”等。為了實現這些宏偉目標,更需要制造企業結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步伐,并結合自身情況努力提高其會計核算質量,加強制造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健全財務部門,推進企業內部會計核算體系的規范化建設,建立完善的內部、外部監督體制,使會計核算工作為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
參考文獻:
[1]陳云娥.淺談工業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規范化[J].財務與管理,2017(11):15-16.
[2]王建明.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J].會計研究,2017(22):118-120.
[3]孫貴貞.機械制造企業會計核算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會計學習,2017(19):116.
[4]惲培靜.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討[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1):58-59.
[5]龐莉.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財會學習,2017(23):128.
作者:吳元玲 單位:松陽縣四達建設有限公司
- 上一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不足與對策
- 下一篇:血站內部控制研究
精品范文
10生產調度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