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資產核算和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10 02:36:27

導語:林木資產核算和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木資產核算和管理研究

摘要:2017年10月24日,財政部頒布了《政府會計制度》,不僅切實提高了政府各部門、各單位的會計信息可比性,還進一步為財務報表的編制和決算夯實了制度基礎。國有林場應當積極執(zhí)行《政府會計制度》,結合自身業(yè)務特點,對林木資產通過財務軟件輔助核算功能,分別按項目、功能科目、經濟分類進行多層面、多維度的核算和管理,以滿足年終部門決算、政府財報以及林業(yè)行業(yè)財務報表取數要求。本文首先闡述了《政府會計制度》下林木資產核算的內容,其次以苗木生產成本為例,總結了林木資產核算具體方法,最后提出了強化林木資產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林木資產;核算與管理對策

國有林場主要職能是負責國有林、生態(tài)公益林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管護,所以國有林場核心資產是林木資產。隨著《政府會計制度》在行政事業(yè)單位全面實施,其對于國有林場林木資產核算也帶來了一定影響。為了滿足時展需求,促進林場發(fā)展,只有加強對林木資產的核算管理,落實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才能規(guī)范財務核算程序,提升管理成效。

一、《政府會計制度》下林木資產的核算

國有林場從2019年1月1日起執(zhí)行《政府會計制度》。因國有林場會計核算具有特殊性,以及林木資產核算范圍和計量問題,《政府會計制度》中并沒有針對該項內容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所以為了解決林木資產核算問題,財政部于2018年7月12日制定了《國有林場和苗圃執(zhí)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guī)定》,其中增加了“1614營林工程”和“1941林木資產”兩個一級會計科目。具體來說,“1614營林工程”主要適用于林場發(fā)生的育苗、造林、撫育、管護各種林木和苗木的生產成本核算,而“1941林木資產”主要適用于林場營造管理的各種活立木資產和苗木資產的累計成本核算[1]。

二、林木資產核算——以“苗木生產成本”為例

(一)苗木成本核算對象確定。遵守成本效益原則,既能夠符合制度要求,又能夠節(jié)約一定的資源成本。成本核算的對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以樹種苗齡為苗木成本核算對象,即分樹種分苗齡進行成本核算。(二)成本歸集方法。(1)種子、插穗、幼苗等費用直接記入對應科目,如:使用油松種子育苗,直接記入“營林工程-苗木生產成本-新育苗-油松”或“營林工程-苗木生產成本-營養(yǎng)缽-油松-1年生油松苗”。(2)發(fā)生澆水、施肥、除草、噴藥等苗木管理費用,按照受益范圍記入“營林工程-苗木生產成本-苗木管理費”相應明細科目。如不能區(qū)分“新育苗管理”“留床苗管理”“定植苗管理費”“營養(yǎng)缽管理費”時,先記入“綜合管理費”。(3)苗木管理費在年末進行分攤,當年出圃的苗木不再分攤苗木管理費用。“綜合管理費”按照新育苗面積、留床苗面積、定植苗面積和營養(yǎng)缽面積進行分攤。“新育苗管理”按照新育苗各樹種面積進行分攤,“留床苗管理”“定植苗管理費”按照各樹種各苗齡面積進行分攤,“營養(yǎng)缽管理費”按照各樹種面積或株數進行分攤。(三)成本轉賬。因苗木苗齡發(fā)生變化,如1年生油松苗變?yōu)?年生油松苗,或者因培育方式發(fā)生變化,如新育苗變?yōu)榱舸裁纭⒘舸裁缱優(yōu)槎ㄖ裁绲龋夹枰M行成本明細科目之間的轉賬。(四)苗木出圃成本。苗木出圃成本由出圃當日該苗齡該樹種總成本與出圃當日苗齡該樹種總株數確定。即:苗木出圃成本=出圃當日該苗齡該樹種總成本/出圃當日苗齡該樹種總株數。(五)苗木成本核算科目設置。苗木成本核算在“營林工程-苗木生產成本”科目下,按育苗方式、樹種、苗齡設置明細科目,在“苗木生產成本”下設置新育苗、留床苗、定植苗、營養(yǎng)缽明細科目,在新育苗、留床苗、定植苗、營養(yǎng)缽下以樹種設置明細科目,在樹種下以苗齡設置明細科目。如下以樟子松為例,營林工程-苗木生產成本/林木資產業(yè)務(見表1)。

三、國有林場林木資產存在主要問題

(一)林木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國有林場每次領導換屆林木資產只清查盤點,沒有對盤點結果進行賬面處理,多年累積下林木資產與賬面嚴重不符。(二)苗木生產預算編制松弛。年初編制預算時沒有充分進行市場調研,預算松弛沒有精準化,預算執(zhí)行中未根據市場變化和林業(yè)工程任務量及時調整預算,導致苗木生產計劃與實際需求脫節(jié),造成有的苗木量過剩,有的短缺。(三)林木資產成本核算不精確。會計隊伍業(yè)務水平不高,林木資產核算粗放,苗木生產成本的間接費用分配方法單一,造成林木資產核算不精確,不能準確反映國有林場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導致領導決策失誤。

四、強化國有林場林木資產管理的對策

(一)健全監(jiān)管制度。首先要健全林木資產管理制度,制定林木資產驗收合格標準,確保林木資產的盤點驗收規(guī)范化,提高林木資產入賬的精確性和及時性。其次要健全崗位責任制度,將林木資產管護職責落實到人,并與管護人員簽訂管護合同,量化林木資產的管護目標,將管護人員的工資待遇與管護成效直接掛鉤,構建責任明確、監(jiān)管有力、獎懲嚴明責任體系,防止森林火災發(fā)生,確保森林資源安全。最后要完善資產清查制度,結合規(guī)章要求,定期對林木資產進行盤點清查,根據盤點清查記錄結果,按照規(guī)定程序履行審批手續(xù)后,及時進行賬務處理,真實準確反映單位的林木資產,避免國有資產流失[2]。(二)提高會計素質。林木資產不僅具有實際價值難以計量、且核算復雜等特點,而且還具有生長周期長的獨有特征。要系統精確核算林木資產成本,財務人員需具有一定的業(yè)務水平,而國有林場大部分分布在縣或鄉(xiāng)鎮(zhèn),工作條件艱苦,所以國有林場財務人員整體水平不高,中高端財務人才嚴重短缺,所以必須加大對基層財務人員培訓,提高會計隊伍業(yè)務能力,適應時代要求。防止因業(yè)務能力有限,林木資產核算不準確,導致虛增資產或虛增利潤等情況,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財務決策[3]。

《政府會計制度》的實行使得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銜接,為國有林場林木資產的核算提供參考。國有林場必須要依據該制度,從多個層面、多個維度不斷完善財務資金核算方法,積極推進核算和管理工作,促進國有林場全方位落實該制度,最終推動國有林場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彩玲.國有林場執(zhí)行政府會計制度原因探究[J].財經界,2020(24):187–188.

[2]黃光銀.國有林場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幾點建議[J].財務與會計,2020(14):73.

[3]譚璐,謝力.國有林場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措施探究[J].南方農業(yè),2020,14(08):171–172.

作者:任鳳祥 單位:山西省桑干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