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時間:2022-09-25 08:41:06
導語: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理論意義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網絡化時代,不僅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各方面的影響和改變,會計工作也因此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國會計造假事件每年都層出不窮,會計信息質量、會計隊伍建設現狀并不容樂觀??梢钥吹轿覈嘘P部門已經在會計內部控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在當前信息化環境下,由于缺乏充足的理論知識指導,使得努力收效甚微。因此,對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進行研究是順應了時展,能夠為我國財政部等部門制定相應法律法規提供理論指導。
2.現實意義
對于企業而言,財務會計部門作用巨大。一方面,對企業外部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象流量等信息,企業外部投資者及債權人通過這些信息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對未來的發展做出評估,進而決定投資。另一方面,財務會計還為企業內部的管理層、領導層提供信息,通過這些信息能夠更好地確保資金安全、規避經營風險、改善企業管理等。而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務會計部門傳統工作方式難免會受到沖擊。因此,對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進行研究有助于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性,更好的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信息。
二、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相關概述
1.會計信息化之定義
會計信息化通常是指,將會計信息當做管理信息資源來使用,通過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其他通信為主的信息化技術對這些信息資源進行收集、加工、傳輸、應用及儲存,最終達到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社會經濟體制運轉提供足夠且及時信息的目的。
2.會計信息化之特征
第一,會計信息化具有全面化。會計信息化的全面性可以從多個方面來看,其中從范圍這一角度來看,會計信息既包括了會計基本理論和方法、會計實務、會計教育又包括政府對會計的管理等其他所有會計領域,比傳統的會計系統更加全面;從功能這一角度來看,會計信息化不僅能夠實現會計核算功能,而且還可進行會計預測、決策、監督等多項功能,并且可借助信息化管理原理及信息化技術對傳統的會計流程進行重新整理。第二,會計信息化具有開放化。會計信息化的開放性特征是基于其對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的運用,具體而言時在運用了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其他現代化信息技術之后,提升了數據處理的自動化,減少了人工作業。從而使得較多的數據能夠借助互諒網直接從企業內外部進行搜集,并且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之間也可以通過授權的方式,借助互聯網獲得數據和信息,呈現一種日益開放的趨勢。第三,會計信息化具有智能化。與傳統的會計處理方式不同,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更多的是將人和計算機系統、網絡系統等其他信息化應用系統結合起來開展工作。正因為如此,會計信息化能夠完成多方面的工作,例如會計核算、控制、管理等。雖然其具有較強的智能化,但是仍然需要管理人員參與整個過程,才能夠實現其智能化。第四,會計信息化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會計信息化多元化的特點在諸多方面得以體現,例如在信息收集方面,其能夠通過對企業內外部部門信息結構進行轉換、對貨幣形態信息實現接收等方式,來拓寬信息收集的通道,實現信息收集多元化。其次,在會計信息化系統中它能夠根據既定的周期對會計信息進行披露,也可以即刻生成所需財務信息,這就是時間上的多元化。
三、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帶來的影響
1.會計信息化會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帶來影響
內部控制環境可以簡稱為內控環境,主要是對建立并且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具有較大影響的各種要素總稱。內部控制環境對于企業內部控制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是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基礎。其中,內控環境影響因素一般包括企業的治理機制、管理層理念、管理層授權、員工誠信與工作能力等。在實現企業會計信息化技術之后,會對企業會計核算環境帶來變化,與傳統的手工會計相比較,而此時的內部控制范圍、控制程度都會加大。傳統的內部會計控制往往將控制范圍限制在企業內部,但是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控制范圍還包括了整個信息系統開發過程的掌控、會計信息數據編碼的掌控等。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傳統的企業界限將會慢慢消失,企業內部控制范圍也不僅僅囿于企業內部,而是通過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實現多個企業之間信息系統共享。
2.會計信息化會對企業風險評估帶來影響
其一,會增大企業風險評估的范圍。這主要是因為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會計部門需要一批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互聯網技術等人員,這就會增加會計部門人員組成。而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全部責任都集中在了數據處理系統中。這樣一來,電子數據處理部門就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對數據進行瀏覽、拷貝、刪除甚至是篡改,并且做到不留痕跡。其二,會增大企業員工的道德風險。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會使得企業內部人員、外部人員均可對會計數據進行訪問,即使是沒有授權的人員也可以通過篡改的方式進行,而企業內部人員可能產生泄密、破壞的行為,加大了企業員工的道德風險。
3.會計信息化會對企業內部控制活動帶來影響
第一,會使得企業業務流程有所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優化。會計信息化系統采用的是流程化管理模式,一改傳統只能部分分割管理,真正實現了企業資源統一管理與共享。讓企業組織機構從過去的金字塔式樣向平行式轉變,使企業管理層、領導層能夠更好的與基層員工進行溝通,及時掌握相關信息。第二,能夠對企業控制技術進行改進。會計信息化需要十分規范的授權責任體系確保其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在這種環境下企業每一個員工對系統的操作權限、信息查看及使用權限都會被嚴格控制。并且進行會計信息化之后,能夠對信息進行批量化的篩選,實現控制技術自動化。
四、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建議
1.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進行整體優化
第一,對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內在關系加以調整。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網絡技術的使用使得信息傳遞與信息處理之間的阻隔得以打破,出現了更多的管理幅度,管理層次則相應的減少,過去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漸漸趨于平行。實際上,在這些表現后面隱藏的是對企業人員與職能之間關系的重新界定。簡而言之,就是企業應當重新審視每一位職工與其職位的關系,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每一位職員都可能成為網絡控制中的一個節點,內部控制已經從過去的命令式向協調式轉變。第二,加強企業職員素質控制與培訓。首先,應當加強對企業人力資源工作的管理與控制,要嚴格把握好職員聘用這一環節,尤其是對財務人員而言。在進行聘用、任免時,要充分考慮崗位特征、人員配備,對于職員的聘用應當從其品德、才能、績效、經驗等多方面綜合考察,還可以采用定期輪崗制度,避免財務人員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再者,企業管理層應當重視對員工的培訓。應當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財務會計崗位培訓,真正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尤其需要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加以重視,在信息環境下,企業會計人員不僅僅需要會計技能,而且還應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企業應當充分利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機會,制定培訓計劃,不斷提升會計人員操作技能。
2.充分運用信息資源對風險進行評估和控制
首先,企業應在充分運用信息資源的前提下,對自身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評估。企業風險評估不僅是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的關鍵,而且還是確保企業持續發展的法寶。尤其是在當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經濟全球化,企業經營風險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企業內部控制在執行方面已經受到了來自外界的影響。管理層應當重視風險評估工作,從環境因素、風險形成原因著手,利用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系統極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其次,在進行風險評估之后更為重要的是對風險進行控制。企業需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與資源,瞄準時機,把資本市場、產品市場、供求狀態、客戶信息等與內部風險控制有關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借助計算機多維建模技術,對風險進行模擬、分析,及時規避,做好決策。
3.強化對會計信息系統監督體系,實現定期評估制度
對會計信息系統事前審計是一項十分有必要進行的工作,通過事前審計能夠在系統投入使用之前發現問題,檢查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是否還存在漏洞,是否與法律法規有相沖突的地方,是否可以真實的反映審計情況,是否可以流暢的運行系統;系統處理過后的數據是否具有真實性與正確性,避免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現問題,降低舞弊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對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進行定期評估、審計也是必須開展的工作。這可以看做是事中控制,一般是采取調查的方式,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測試,看是否能夠找到其中薄弱環節,并提出一些強化措施,使使用單位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系統。最后,還應當對信息化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進行事后審計,以此檢驗其信息的真實性,如果發現誤差要及時進行改正,避免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
五、結語
總之,企業需要充分認識當前的新形勢,重視會計信息系統的運用,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努力提升企業員工專業知識、道德素養,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真正實現會計信息化。
作者:程震 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
- 上一篇:人民銀行內部審計的路徑選擇
- 下一篇: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