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審計問題探析

時間:2022-03-16 08:08:03

導語:會計信息化審計問題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信息化審計問題探析

摘要:目前隨著企業會計信息化審計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介紹會計信息化下審計工作環境及審計目標的基礎上分析了審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審計發展的應對策略并對未來審計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希望對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審計;問題;策略

1會計信息化下審計工作環境及審計目標

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審計人員所面臨的審計環境由手工處理、計算機輔助處理,到完全的計算機處理,傳統的審計方法顯然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由于審計工作環境發生了改變,因而審計目標與傳統審計的目標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國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的目標為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時效性,其中高安全性占主導地位,高可靠性和高時效性占輔助地位。安全可靠性是通過對軟硬件的控制監測、數據通訊以及資源的監測實現的,而時效性是通過應用控制和一般控制實現的。

2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審計存在的問題

2.1審計準則有待完善。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審計人員要注意更多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原有的審計準則已經無法有效地指導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工作。雖然我國財政部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會計信息化審計工作的法規和準則,但內容較為宏觀,對于微觀層面的操作機制并沒有作具體規定,不能對實際具體的審計工作進行有效的指導。由于我國審計信息化起步相對較晚,相關的配套措施及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對審計工作有效的研究較少,缺乏理論指導體系的支撐,致使審計工作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這嚴重影響了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故審計準則有待完善。2.2審計線索更加隱蔽。企業會計實行信息化以后,財務數據的存儲也逐漸磁性化與電子化。而且利用計算機處理數據,自動化程度比較高,在日常業務處理時,只需填制好會計憑證,審核、記賬、賬簿查詢等操作可以很快完成,財務報表也可利用系統提供的報表模板直接生成。使用財務軟件可以實現無痕跡修改,即使被操作人員進行了篡改,如果沒有原始憑證就很難判斷數據的真實性。財務軟件還提供了反向操作的功能,在記賬或者結賬后,可以進行反結賬和反記賬,然后重新做賬。并且很多系統的時間也可以重新設置,在短時間內可以做出不同的賬目,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很難發現是否是最近新更改的賬。因此,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線索更加隱蔽,更容易導致經濟犯罪的發生。2.3審計風險增加。會計信息化改變了審計工作的環境,審計線索更加隱蔽,審計風險也隨之增加,它不再局限于會計報表。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使得會計信息從紙質儲存轉變為磁、光、電等介質的儲存,使用這種儲存方式對會計信息進行修改時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跡,并且也無法進行對會計信息留下證據的操作,比如像手工會計的簽字或蓋章等。對于“網上實體”,審計人員很難對審計對象的范圍進行界定,這就增加了審查會計資料,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增加。所以會計信息化環境下,除了傳統的審計風險,還要面臨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風險,審計風險增加。2.4審計軟件通用性差。財務軟件按適用范圍可以分為通用軟件與專用軟件,現階段通用軟件在財務軟件市場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但是自主開發或行業內統一開發的專用軟件仍有很多企業在使用,專用軟件通用性較差。現在的財務軟件不僅考慮核算功能,而且更加注重管理功能的開發,結構也變得更加復雜。但很多財務軟件在開發時沒有考慮到信息化審計,依然存在一些技術上的缺陷,致使更新財務軟件時很難提取歷史數據和保留審計痕跡。財務軟件功能及結構的復雜化增加了軟件開發的難度,使得審計軟件通用性較差。2.5專業審計人員缺乏。隨著會計信息化的實施,大部分高校的會計及相關專業,都開設了會計信息化有關的課程,以適應社會信息化的需要,但是目前對審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整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專業審計人才還很缺乏。近年來,我國審計部門為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也進行了多種方式的會計審計和計算機方面的培訓,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有所提升,但與審計信息化工作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很多審計人員跟不上信息技術發展和審計知識變化更新的節奏,無法對信息化審計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做出有效的識別。總之,現階段我國審計事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專業審計人員缺乏的制約。

3應對策略

3.1進一步完善審計準則。為了對會計信息化的審計業務進行規范,保證審計質量,需要重新定義審計的相關原則和工作流程等,構建包括國家標準、審計準則、審計指南在內的審計信息化規范體系,更好地指導和規范審計工作,以確保審計工作開展的公正客觀性。對阻礙審計工作開展的行為,要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對于情節惡劣的,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予以解決;全國審計信息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要積極組織制定和修訂國家標準,完善審計信息化建設、管理規范;對審計專家的經驗進行進一步的總結和推廣,促進各專業審計領域的信息化審計方法體系的構建。并且對于審計準則的建立要與國際標準相一致,進一步促進審計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3.2加快通用審計軟件開發。隨著企業會計信息化,審計的范圍也發生了變化,會計信息系統和其他計算機信息系統也包括進來,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審計工作的要求。為了適應信息化的發展,審計及相關部門應根據信息化的有關標準,強化審計軟件開發規范,利用行政手段對通用性審計軟件的開發進行鼓勵與引導,大力支持審計軟件公司的成立,促進通用性審計軟件的開發,并組織專家對具有推廣價值的審計軟件進行評審,以促進審計軟件在開展審計工作中獨立性與通用性的實現。3.3提高審計風險和安全防范意識。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審計風險增加,審計人員必須提高風險意識,如果不顧及審計風險只為完成審計任務,必然會降低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對被審計單位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和公允性無法做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從而增加了審計風險。企業會計的信息化也改變了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信息安全已不是僅靠企業內部就能完全控制的。提高審計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建立起安全可靠的會計信息化審計系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建立意外事故應急恢復備份機制;安裝系統防火墻,有效阻止不安全的IP地址通過;安裝反病毒軟件,開發能夠支持反病毒軟件的審計軟件,對相關文件進行安全檢測和殺毒;提供多重登錄體系,為審計人員賦予相應的操作權限并設置多重密碼;定期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安全檢測等。3.4強化審計人才培養。為了從根本上滿足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培養計算機技術和審計專業素養同時具備的審計人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國家應對高校審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提高重視,根據社會的需要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設置和知識結構,由會計領域逐步擴展到管理、經濟和信息等領域,尤其要重視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相關知識的培養,為社會審計工作儲備大量的復合型審計人才;(2)各級審計部門要加大培訓基地建立的力度,對各層次的審計人員進行分階段的業務培訓,邀請審計和計算機方面的專家為他們講課并定期組織他們交流經驗,加快知識的更新,提高業務技能以適應審計工作的發展;(3)審計隊伍中加入高層次計算機軟件開發人員,并對他們進行培訓,使之成為既懂會計、審計又精通計算機的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計算機審計系統開發人才,承擔起計算機審計軟件的開發、完善與更新的任務,以適應審計信息化的需求。

4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信息化必然要求審計信息化,目前我國審計信息化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一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對于提升審計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將廣泛地進入社會的各個角落,成為信息的主流載體,這些技術也必將運用到審計工作中,審計將逐漸發展為云審計、數據審計,逐漸由無紙化階段向無IT基礎設施階段邁進,審計人員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為了適應發展,我國要不斷加強相關標準與法規建設,強化審計人才培養,促進審計信息化軟件開發,此外還要加快網絡配套設施的搭建才能不斷促使我國審計跟上時代的步伐,逐步與國際接軌。總之,我國審計事業的發展還任重而道遠,仍需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姚蓉.淺談會計信息化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7(29).

[2]吳宏新.淺談審計信息化建設[J].現代商業,2014(01).

[3]王月艷.審計工作如何應對信息化環境的挑戰[J].山西財稅,2013(09).

[4]熊緒進.淺談會計信息化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0(10).

作者:李蓓 單位:山東女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