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對會計實務方面的影響
時間:2022-08-28 10:52:18
導語:會計信息化對會計實務方面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會計目標方面的影響。什么是會計目標呢?會計目標就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跨級工作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與要求。會計目標不僅代表著會計工作要達到的標準,會計實務的發展方向也由會計目標的不同而決定。會計目標在會計管理制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會計目標決定了會計工作的具體事項,外部環境的變化會影響會計目標的改變。如今,信息化飛速發展,大部分會計目標都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那么財務會計報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主要就是起到財務狀況展示的作用,向債權人、投資者、政府相關部門或社會的公眾,這些人就可以通過提供的相關信息來了解企業或經營的狀況,也反映出企業管理層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幫助領導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其實所謂的會計信息化技術,實質上就是將會計和信息技術很好地結合起來。會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并不僅僅是想為會計信息更好的服務,而是要通過會計信息和信息技術的結合建立可以服務企業管理需求的一種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筆者認為其目的的側重點更傾向于后者。現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會計信息不僅可以呈現出一份更加詳細的信息,更能滿足社會公眾對企業經濟狀況的需求。以各種智能技術、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為依托,會計信息已經變得更加系統與自動,有時自身的信息就可以起到預測和覺得的作用。綜上所述,雖然各種技術都非常的先進,但并沒有改變原來的會計目標,而是提高了原來目標的效率。2.會計主體假設方面的影響。首先來了解一下會計主體的定義,也可以說是會計實體,也可以理解成會計工作所要服務的目標。在以前的經濟中,會計服務的對象非常的明確,就是指企業。在企業中,會計的工作就是記錄和核算企業的賬目進出情況,并且需向相關的人或部門提供其所需要的相關數據與信息。在當今這個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社會,會計的工作范圍也不斷的延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但是,不管怎樣變化會計主體的表現形式和介質,會計的服務對象都是不變的,客觀存在或者發生經營行為、處理會計信息的主要依據。在會計信息化的角度來說,僅僅是會計信息的儲存介質或傳輸方式發生了改變。嚴格來講,會計主體的假設是不會被改變的。從會計主體的假設到信息化普遍的今天都沒有改變過。3.持續經營假設方面的影響。我們所說的持續經營假設其實就是指在沒有反面例證的前提下,企業的經營活動會沒有時間限制的經營下去,也沒有倒閉的可能性。在以前的經濟中,大部分的企業資產都是一些現實的物品,并且這些現實的物品都是由自然資源組成的。相比較現在的資產,在人為因素和技術方面的占有度相對較少。相對于傳統的工業企業來說,上訴所說的有價值的自然資源一直都是企業的有形資產,只要還有資源,就代表企業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可以無限的經營下去。正是因為有這些自然資源,在筆者看來大大降低了經濟上的風險。從這點上開來,就算傳統工業企業的經營存在這很多的倒閉風險,但這對人們對企業持續性經營的假設起不到任何的改變作用,更不會對以這個為基礎而建立的很多會計系統規則表現出的理性有任何的影響。從以往的經驗分析,媒介主體的“有”和“無”,主要是受信息化時代的影響,并且沒有規律可循,讓人摸不著頭腦。筆者認為,正是因為外界的虛擬的事物常常掩蓋住了真實的經濟往來行為,所以很多經營活動經常會出現短暫性,還有有時的結合、加入和退出,讓人們更加的不好控制。處于這種環境中,就決定我們要以市場的角度出發,以會計工作為基礎,來了解企業是否經營連續。4.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就是字面上的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信息質量具有可靠性,可理解性,相關性,及時性等特點。會計信息質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會計信息質量不正確,直接影響決策者決策后的實際效果,嚴重的可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會計信息一定要做到真實準確,千萬不能馬虎大意,出一點差錯后果不堪設想。不僅如此,會計信息還要滿足決策人的需求。對會計信息質量起修訂作用的操作限制主要有實質重于形式、謹慎性與重要性。在企業管理中,會計原則和財務報告要相互配合的,不僅體現出了會計核算工作共同的要求,還體現出了會計核算的規律。在現代的會計信息化環境中,會計信息系統主要應用在企業管理控制層面,會計核算過程中的原則性也被更好的體現出來。在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同時,會計確認計量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5.會計計量方面的影響。在傳統時代的經濟中,大部分的企業是用記錄成本的方法來反映會計要素計量的。現在信息化發展的越來越快,隨著會計信息化的實現,會計核算計量采取多元的計量方式,核心是歷史成本,計量方式是市場價值和重置價值等。這樣做有很大的好處,由此做出的會計信息不僅很好的反應出了歷史的成本,還進一步體現出現在的價值。不同的會計領域采用的是不同的價值計量形式,主要以歷史成本為核心的會計報表系統以及以公允價值計量為依據的財務成本管理系統,從而使多種計量方法更加適應信息需求者的需要,并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二、會計信息化的實現對會計實務方面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的實現,不僅對以往的會計實務方式有所改變,還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與以往的會計工作比較還是有很多不同的,相比來說,現代會計工作主要是基于會計信息系統而誕生的,這樣一來會計工作人員就不用再做以前的那種反復并繁雜的工作,可以把更多的工作精力與中心都轉移到非實務性工作上去,例如說業務方面和組織結構方面。在對會計信息的分析中,相關的會計人員可以從這些信息中尋找出在企業的日程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存在的問題后,就可以對企業的經營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科學的調整與準確的控制,以至于更好的做到資源的節約,避免資源浪費。還可以分析客戶的信息需求,了解客戶的具體需要,并且針對分析結果量身定制出相應的方案。在今天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會計業務也實行信息化的管理,會計信息化不單單是取代了手工會計的工作方式來進行相關工作的完成,主要的目的是運用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來打破手工操作的局限性。在信息化的環境中,企業可以運用電子交易、網絡節點和自動化等方式進行相關的工作。還可以在會計工作中隨時的記錄和處理信息。這樣不僅是工作更加的便利,還提提高了效率。現在,信息化技術發展的越來越成熟,對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利用,使會計信息處理工作變得更加的自動化和高效化。另外,可以把會計信息與業務之間結合起來,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作量,這對企業各個部門的合并與重組來說無一不是好事。也可以說,信息數據共享的實現,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冗余度,與此同時,生產和管理部門產生的數據,會計信息處理系統都會通過互聯網進行獲取,企業中的每個人都是企業會計信息的生產者和受益者,還可以對會計信息進行利用。另外,企業的管理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對生產線進行管理,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及時的發現并處理。綜上所述,完善的會計控制體系得以形成,可以減少很多會計實務管理層,使企業的會計組織可以朝著扁平化的方向發展。
三、總結
在信息化發展快速的今天,各行各業都離不開信息化,很多傳統人工的工作都被信息化所取代。把信息化應用到工作中,不僅節省人力還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與準確度。信息化是一種新的工作理念,把這種理念運用到企業中,使會計信息化更好地體現,對會計實務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掌握先進的技術并將其運用到工作中去,才能更好的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
參考文獻:
[1]鄭偉安.淺議財務管理中會計信息[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6).
[2]楊林.會計信息對會計實務的影響[J].當代經濟與社會,2016(4).
[3]雷金星.會計信息與會計實務的相互關系研究[J].會計生活與經濟,2015(12).
[4]田春慶.信息化對會計實務的影響[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08.(2).
[5]竇紅梅.信息化進程中會計實務工作的變化[J].商情,2010.(38).
作者:田明 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州農牧業機械技術培訓推廣站
- 上一篇:會計信息化共享服務模式分析
- 下一篇:高速公路經營企業會計信息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