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下會計信息化建設分析

時間:2022-09-14 04:09:08

導語:物聯網下會計信息化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聯網下會計信息化建設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會計行業進一步成熟,會計信息化在實際應用中顯示出了顯著的效果。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了解與重視物聯網技術將會使會計信息的范圍擴大,不再用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數據收集,大幅度地降低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除了會計信息渠道會更廣泛,信息交流也將更加順暢,減少信息阻礙,使企業的會計工作更加方便簡潔,增大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空間。

一、物聯網的內涵以及發展概述

隨著世界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的興起與普及,同時傳感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物聯網技術隨之快速地被開發且應用到實際。簡單來說,物聯網是以互聯網與傳統的電信網絡為基礎進行的相關概念的延伸和擴展。其發展主旨是互聯網的應用擴展和應用創新,發展精神則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進行創新與改進。在物聯網條件下,大部分關于經濟體系的構建及發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物聯網可以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同時也可以實現自動反饋與智能控制,使經濟交易及業務操作更加簡潔與準確。在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合理運用互聯網,實現相關的應用創新,將會給企業帶來諸多方便與快捷。會計信息化是在做一種具有預期性的數據研究,是會計信息和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在物聯網技術條件下會產生新的火花,可以發掘出更多的開發點,因此物聯網技術的快速成熟可以推動會計信息化進一步的發展。

二、物聯網對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影響

物聯網條件下,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去了解事物的信息,可以隨時取用所需要的會計信息,很大程度地促進了會計信息的交流,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利用價值,擴大了會計信息的范圍,降低會計核算的成本。因此,利用物聯網的新特征將給會計信息化帶來新的發展空間,為會計信息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1.實現會計信息標準化。傳統模式的會計核算方法效率比較低,而且數據分析處理能力不足,在數據的轉換過程中還存在著計算錯誤的風險,影響分析的效率。物聯網環境有利于加強過程和成本的控制,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產品的生產過程可以用特定的感應設備采集,記錄到數據倉庫的信息也能得到及時的更新,可以清晰地計算生產成本,核算結果將會更為科學與嚴謹。經過特定算法分析處理的數據將會以多種形式呈現出來,在保證效率的同時,也改善了信息的相關性,增加了財務數據的對比性,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了風險,為分析者與使用者的決策與流程優化帶來數據依據。2.保證數據及時、完整、準確。傳統方式下數據一般是在業務發生或者已經完成之后才進行處理,而物聯網條件下的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可以在業務發生時就獲取以及更新數據,保證了數據的及時性,因此當會計信息時就可以及時了解相關信息作為參考,使企業可以在最短時間之內做出最正確的決定。而且,在物聯網環境下,可以將存有物品信息的電子標簽帶到產品入庫、銷售出庫等環節之中,如此設備就可以自動識別,將與其相關的信息同時提供到數據倉庫,大大增加了數據的關聯性,增加分析價值。傳統模式下,很多環節需要會計人員人工完成,在物聯網條件下,數據讀取不再需要會計人員介入,不但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也可以充分保證數據的完整與準確。3.促進會計信息系統之間的協同合作。傳統模式下信息采集比較混亂,不但增加了分析難度,而且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通過物聯網技術就可以加深企業與供應商、金融機構以及會計事務所之間的聯系,實現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資源產生更多利用價值。另一方面,信息化的企業中一般會有幾個系統化的控制管理體系比如會計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以方便企業對不同種類信息的采集,數據導入導出的過程中容易引起混亂與錯誤。然而在物聯網條件下,高度集成的運行模式就可以實現低成本運營、高效管理與簡捷維護,而且可以快速整理分析數據,及時得出數據分析的結果,使得內部會計工作更加簡潔,也方便和其他部門的溝通與協作,能夠很好地促進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統一性。4.輔助監管與決策。利用物聯網技術設計的會計監管系統作為會計信息化的輔助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完善會計信息體系。會計信息系統對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成本進行監控之后,就可以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發展情況,方便做出最正確的管理決策。因此,在物聯網條件下可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利用技術工具有效監管,更好地控制數據流,實現全面的內部控制與監督,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數據依據。

三、物聯網下會計信息化建設發展方向與路徑

1.拓展會計視野,提高企業認識。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需要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的綜合型人才,如此才可以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與時俱進,跟得上物聯網的發展。不同企業之間對于會計信息都會進行一些分享,信息的共享有利于會計行業的發展,在物聯網條件下,會計信息化可以拓展會計視野,提高企業的認識,以會計管理的角度對會計政策會計信息進行開發,促進會計信息化發展。2.提供會計信息化優化方案。物聯網條件下,會計信息系統以及管理系統中的數據流程、成本核算都需要數據的采集、系統的整合。進一步開發會計信息系統,提供優化方案,明確管理系統,這些因素都對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制定會計信息系統的優化方案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物聯網條件下,數據傳輸得及時、準確、完整,這些都為優化會計信息系統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便利。3.推進會計信息化標準化體系建設。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標準體系,這是影響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關鍵因素,缺失標準化會嚴重影響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導致市場混亂以及不規范。現有的會計信息化規范代表著不同的經濟利益體,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對物聯網下會計信息化發展非常不利。因此,標準體系的制定是物聯網下會計信息化繼續發展的關鍵。4.應用會計信息技術提升管理水平。我國物聯網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在物聯網條件下,會計信息化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更多的發展機會,也使得會計信息化的管理思想有更多的創新。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更好地防范企業會計風險,增強會計信息技術的應用強度,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時,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會計準則、會計資料和標準來進行有效的監管,以合理的運作方式及時地解決出現的信息披露、信息篡改等信息安全問題,給予相應的處理意見與解決措施。因此,促進物聯網在會計信息化中的實際應用,既可以根據有效的會計信息化數據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且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會計信息化隨著經濟發展不斷進步。5.促進集成一體化裝置。物聯網條件下,通過網絡技術的整合,數據不但具有時效性,而且更為充分與完整,不僅可以實現數據的處理,而且也能實現真正的一體化裝置,實現資源共享,達成集成目標,解決了會計信息的孤島問題。清楚物聯網條件下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流程,更是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對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進程與信息水平有著重大的影響。6.加強監管,促進可持續發展。從國家角度考慮,物聯網的發展速度直接影響我國市場經濟的提升。從企業角度考慮,在物聯網條件下,為了保證企業在經營運作過程中減少利益損失,更是需要在物聯網下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加強國家和社會的監督。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宏觀調控以及對會計信息的監督力度。首先,采取合適的宏觀調控手段或者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文件,促進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推動會計信息化的改革;其次,加強對各企業會計信息的檢查,采取相應措施促進會計信息規范化并保證數據真實準確;再次,國家審計機關應當不定期進行抽檢,對于徇私舞弊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企業進行嚴懲。加強監管并且給與一定程度的引導,才能保證我國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并且促進會計信息化進行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以及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物聯網技術實現了信息實時共享,同時也可以實現自動反饋與智能控制,使經濟交易以及業務操作極為便利與高效,擴大了會計核算信息的范圍,有效促進企業的會計發展。研究物聯網條件下的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方向與路徑,使物聯網技術能在會計領域得到應用,提高核算效率,提升數據準確性,在不斷的探尋中,將物聯網的特點更好地應用在會計信息化過程中,促進會計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剛 單位: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謝彥琦,邵華清.物聯網條件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15,(6).

[2]郭楠.物聯網條件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路徑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6,(2).

[3]陳秀芬.物聯網技術下會計信息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4]楊敏.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路徑[J].商業會計,2016,(11).

[5]毛華揚,佟彤.物聯網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構建探析[J].財會通訊,2013,(10).

[6]王洪偉.物聯網視域下會計信息化發展展望[J].統計與管理,2014,(4).

[7]宋云.物聯網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5).